徐鹏 作品数:23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韦尼克脑病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对韦尼克脑病的认识和早期临床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消化科、产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2005-01—2015-12收治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72岁)W E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饮酒为韦尼克脑病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和意识精神障碍三大主征,但典型的W E"三联征"很少同时出现,20例患者中只有2例(10%)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绝大多数患者经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1后疗效显著.结论 WE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十分困难,颅脑M RI可作为诊断此病的重要辅助检查.及时大量补充维生素B1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徐鹏 徐璐 刘雷 卢芸芸 李新建关键词:韦尼克脑病 病因 发病机制 原发性头痛与认知的关系 2025年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临床实践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头痛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该综述旨在系统回顾已有的研究,探讨头痛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显示,头痛可以导致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功能的下降。同时,认知功能的变化也可能与头痛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各种认知干预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头痛的症状和情绪反应。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头痛和认知之间的机制和关系,并开发更多的认知干预手段,以提高头痛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Headache is a common symptom that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foun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dach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headache 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function on headach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eadache can lead to a decline in cognitive functions such as attention, memory, executive func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peed. At the same time,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headache. Various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can be effective in modulating symptoms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headache. Future studies can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dache and cognition, and develop more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cognitiv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headache patients. 曹伊凡 李若林 徐鹏关键词:原发性头痛 认知行为疗法 MPO-ANCA相关肥厚性硬脊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5年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A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大约15%的AAV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肥厚性硬脊膜炎(HSP)是一种少见的以硬脊膜增厚和炎症反应纤维化为特征的累及神经系统的临床形式。本文报道1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NCA相关HSP,并结合最新的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点,加强临床医生对HSP的认识,减少漏诊或误诊。 赵春霞 王浩宇 曹伊凡 张梓钰 李若林 徐鹏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肥厚性硬脑膜炎 影像学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跨病变压力比:评价方法和临床意义 2025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其结构和功能评估对制定临床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CAS病变的血管内治疗指征以往主要依据脑血管造影显示的管腔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跨病变压力比(pressure ratio,PR)作为动脉狭窄后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ICAS病变评估方面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就ICAS病变PR的评价方法和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曹英丽 张婧 张魁 陈杨慧 于继鑫 徐鹏 李若林 卓军 张俊湖关键词:颅内动脉硬化 脑血管循环 骨骼肌中卫星细胞衰老生物学机制及潜在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 2024年 背景:卫星细胞是一种肌源性干细胞,位于肌纤维膜与基底膜之间,但尚未有综述完全揭示卫星细胞衰老机制及其潜在应对策略,这对于当前减缓骨骼肌老化的策略应用难以起到有效的指导效果。目的:综述骨骼肌中卫星细胞衰老的机制及其相关减缓其衰老的应对策略。方法:检索各数据库时间截至2023年5月,包括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Skeletal muscle,satellite cells,aging,mechanism,solution strategye”;中文检索词:“骨骼肌,卫星细胞,衰老,老化,机制,应对策略”。经过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8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卫星细胞位于肌纤维膜与基底膜之间,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通常处于静息状态,但在肌肉组织受刺激时会被激活并参与修复和恢复正常组织结构的过程,衰老会导致卫星细胞数量减少,并引发肌力和耐力的下降等症状。②卫星细胞衰老的机制主要涉及再生能力下降、串扰能力随生态位变化、年龄依赖性损失和异质性变化,衰老的卫星细胞数量减少以及活性降低会导致肌肉再生速度变慢和损伤恢复时间增加,且在分化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肌肉质量下降和功能退化。③针对卫星细胞衰老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调节体内卫星细胞的受体环境、外源手段干预促进卫星细胞再生、人体肌肉模型构建和运动和饮食干预诱导卫星细胞增殖等,这些策略具有一定的潜力,可以为卫星细胞的再生和治疗骨骼肌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④未来的研究建议深入探究卫星细胞衰老机制,探究卫星细胞与生态位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卫星细胞与免疫系统和线粒体功能等因素的关系,开发应用人体肌肉模型来提高研究深度和准确性。 解瑛傲 孔健达 陈芸 李志林 徐鹏关键词:骨骼肌 卫星细胞 衰老 生物学机制 自我更新 有症状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断裂: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有症状椎动脉狭窄是指引起头晕、复视、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中重度椎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1]。由于解剖因素、血流动力学等原因,起始部是椎动脉最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部位;9%~33%的后循环缺血是因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ertebral artery ostium stenosis,VAOS)所致[2]。 曹伊凡 徐鹏 赵春霞 张梓钰 张俊湖 李若林关键词:椎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后循环缺血 表现为卒中预警综合征的有症状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出血: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卒中预警综合征(stroke warning syndrome,SWS)是一种罕见但高危的缺血性卒中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短期内(通常24 h~7 d)反复刻板样发作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1]。SWS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8.3%,其中42%~71%最终会发展为脑梗死[2]。SWS的病因包括穿支动脉病变、载体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高反应性等,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脑小血管病、动脉-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梗死周围去极化等[3]。 徐鹏 曹伊凡 赵春霞 张梓钰 李若林 张俊湖关键词:脑出血 支架置入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iScore评分和血清高半胱氨酸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risk score,iScore)和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患者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core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然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iScore评分和血清Hcy独立及联合预测END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41例(60.6%),年龄(65.02±12.17)岁;基线NIHSS评分(12.15±5.67)分,iScore评分(124.58±37.51)分,103例(25.9%)发生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在心房颤动、空腹血糖、血清Hcy、卒中病因学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基线NIHSS评分和iScore评分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和卒中病因学分型后,iScore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0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9~1.040;P=0.004]、血清Hcy(OR 1.191,95%CI 1.075~1.588;P<0.001)以及基线NIHSS评分(OR 1.289,95%CI 1.101~1.613;P=0.023)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iScore评分与血清Hcy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 0.820~0.898;P<0.001),显著高于iScore评分或血清Hcy单独预测(P<0.001)。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5%和85.76%。结论iScore评分联合血清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马金凤 王琳 刘丹 于香利 陈芸 徐鹏关键词:卒中 疾病恶化 高半胱氨酸 抗NMDA受体脑炎伴发卵巢囊肿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anti-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诊治的抗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此病例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经验。结果:患者因"言语混乱15天,意识不清1天"收入我院。行脑脊液及血液检查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较之前显著改善,且任何的后遗症均未留下。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低,我们需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徐鹏 李红芳 尹海燕 陈芸 马金凤 郝永楠 齐子有 刘丽霞 张爱梅 宋莉血清微小RNA-124、微小RNA-181c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124、miR-181c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行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患者,分析血清miR-124、miR-181c表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转归不良组21例,转归良好组60例。转归不良组年龄≥60岁比例高于转归良好组[76.19%(16/21)比46.67%(2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转归良好组术前和术后1、7 d血清miR-124水平高于转归不良组(2.81±0.82比2.24±0.74、3.01±1.52比2.07±1.04、3.25±1.67比1.86±0.92),miR-181c水平低于转归不良组(1.43±0.59比1.79±0.65、1.35±0.62比1.94±0.79、1.24±0.60比2.16±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术前和术后1、7 d血清miR-124、miR-181c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7 d miR-124、miR-181c预测术后转归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术前和术后1 d,分别为0.806、0.861,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1.43%、76.19%,特异度分别为88.33%、85.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24、miR-181c表达与Solitaire支架取栓术后转归有关,尤其是术后7 d的表达水平应用价值更高,可用于术后转归预测。 杨鹏 朱云亮 徐鹏 褚旭 齐子有关键词:脑梗死 微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