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永祥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显像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前列腺
  • 3篇PET/C
  • 3篇PET/CT
  • 2篇腰椎
  • 2篇腰椎内固定
  • 2篇术后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前列腺特异
  • 2篇前列腺特异性
  • 2篇肿瘤
  • 2篇椎间隙
  • 2篇椎间隙感染
  • 2篇内固定
  • 2篇护理
  • 2篇计算机断层
  • 1篇代谢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长沙市第四医...

作者

  • 13篇唐永祥
  • 4篇胡硕
  • 3篇王剑龙
  • 2篇冯莉
  • 2篇郭刚文
  • 2篇齐琳
  • 2篇周晓哲
  • 2篇易小平
  • 1篇孙建锋
  • 1篇肖波
  • 1篇黄国庆
  • 1篇胡玉
  • 1篇邹开力
  • 1篇陈敏丰
  • 1篇陈登明
  • 1篇陈艳萍
  • 1篇孙剑锋
  • 1篇李湘民
  • 1篇陈颜亮
  • 1篇胡杨柳子

传媒

  • 6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核素分子探针^(18)F-NT靶向前列腺癌的实验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新型核素分子探针^(18)F-NT在前列腺癌细胞及荷瘤小鼠的靶向性,为后续^(18)F-NT靶向前列腺癌的在体显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18)F-NT,并完成质量控制检测。选取高表达神经降压素受体1(NTR1)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分3组进行细胞结合实验,分别为实验组、阻断组和对照组(游离^(18)F离子)。对照组在细胞中加入游离^(18)F离子,实验组在细胞中加^(18)F-NT,阻断组细胞中加入^(18)F-NT前30 min加入神经降压素(NT)进行阻断。复制荷PC3前列腺癌裸鼠模型,分为实验组和阻断组,每组3只。阻断组单次尾静脉注射NT 0.2 ml(浓度为1 mg/ml);实验组注射0.2 ml生理盐水,30 min后两组裸鼠尾静脉分别注射37 MBq/ml的^(18)F-NT 0.2 ml,1 h后处死裸鼠,分离主要脏器及肿瘤组织,γ计数器测量各脏器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分析两组肿瘤细胞的放射性计数及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值(%ID/g)。结果成功制备^(18)F-NT,其理化性质及各项质控指标均达标。细胞结合实验显示,PC3细胞实验组计数值(5 825.00±1 074.52)/min,高于阻断组(1 941.66±173.58)/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7,P=0.003),而对照组计数值仅为(170.33±56.59)/min;两组荷瘤裸鼠体内生物学分布实验表明,^(18)F-NT血液清除较快,主要经肾脏代谢。实验组肿瘤摄取值最高,为(1.02±0.49)%ID/g,阻断组肿瘤摄取值降低,为(0.21±0.03)%ID/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49)。结论^(18)F-NT标记率和放化纯高,体外稳定性好,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结合^(18)F-NT高,PC3荷瘤裸鼠的肿瘤摄取^(18)F-NT高,细胞和荷瘤均能被NT有效阻断,为后续^(18)F-NT靶向前列腺癌NTR1在体显像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邹开力唐永祥周明李建胡硕
关键词:前列腺癌PC3
腰椎内固定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诊疗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及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的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0年至2011年944例腰椎内固定术后中的14例椎间隙感染的诊治。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52岁。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5例,随访时间1年。结果所有患者症状6个月后完全消失;经过半年随访疗效满意,血沉正常。3~6个月复查X线片示相邻椎体间融合骨桥形成有12例,有2例无骨性融合,均恢复劳动力。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隙感染患者,对于革兰阴性菌感染者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危机生命需立即行手术病灶清除治疗;对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早期应用强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有望避免再次手术干预。
王剑龙周晓哲唐永祥郭刚文孙建锋陈颜亮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椎间隙感染
皮质下带状灰质异位^(18)F-FDG PET/CT显像联合MRI 1例
2024年
患者男, 18岁, 因"发作性意识障碍、四肢抽搐12年余"入院。患者于2010年起病, 表现为失神、惊恐、双眼右侧凝视、全面性强直阵挛(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 GTCS)等多种发作类型并存, 渐进性加重, 熬夜、疲劳状态易诱发。外院联用奥卡西平0.375 g和左乙拉西坦0.5 g, 均每日2次。自诉服药后病情较前好转。患者为35周早产, 出生时有轻微缺氧, 现智力发育边缘状态, 运动发育无异常。入院24 h视频脑电图:双侧颞区/蝶骨电极区大量非同步性尖慢、棘慢、多棘慢波发放, 左侧明显占优势, 监测到2次局灶继发GTCS。
温诗蕊肖玲冯莉唐永祥
关键词:四肢抽搐视频脑电图奥卡西平皮质下蝶骨电极
^(68)Ga-PSMA-617 PET/CT与mpMRI对前列腺癌包膜外和精囊腺侵犯诊断效能的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617 PET/CT与多参数磁共振(mpMRI)诊断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EPE)和精囊腺侵犯(SVI)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前接受^(68)Ga-PSMA-617 PET/CT和mpMRI检查的11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为66.0(61.3,71.0)岁,中位体质量指数为28.86(19.01,24.77)kg/m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为13.50(9.26,21.99)ng/ml。以RP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EPE和SV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索联合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前列腺癌EPE及SVI的效能。在联合诊断中,采用并联策略,即任一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判定为阳性,两项检查均为阴性时才判定为阴性。结果RP术后病理示,113例中EPE 46例(40.71%),SVI 11例(9.70%)。在诊断EPE方面,^(68)Ga-PSMA-61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7.39%(8/46)、97.01%(65/67)、80.00%(8/10)和63.11%(65/103),mpMR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78%(16/46)、83.58%(56/67)、59.26%(16/27)和65.12%(56/86);mpMR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68)Ga-PSMA-617 PET/CT(P=0.048),特异性低于^(68)Ga-PSMA-617 PET/CT(P=0.008)。联合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EPE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65%(21/46)、80.60%(54/67)、61.76%(21/34)和68.35%(54/79)。在诊断SVI方面,^(68)Ga-PSMA-617 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7.27%(3/11)、96.08%(98/102)、42.86%(3/7)和92.45%(98/106),mpMRI的相应值分别为36.36%(4/11)、88.24%(90/102)、25.00%(4/16)和92.78%(90/97),^(68)Ga-PSMA-617 PET/CT的特异性高于mpMRI(P=0.033)。联合两种影像学检查诊断SV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45%(5/11)、85.29%(87/102)、25.00%(5/20)和93
王胤钊高小妹唐永祥易小平张金薇胡硕陈敏丰齐琳蔡燚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日益提升,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临床当中骨科患者增多。骨科患者除了手术治疗之外,临床护理工作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住院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后期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护理工作是重要的,也是很狠繁琐的。在骨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包括了大量的内容:专业的护理技能、心里护理、人文关怀等。
胡杨柳子王微唐永祥
关键词:骨科临床护理护理体会
基于PET代谢网络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亚型分类及评估手术预后
2025年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寻和发掘颞叶癫痫亚型分类及不同亚型手术预后的脑代谢网络特征,为实现颞叶癫痫亚型分类及评估手术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癫痫中心137例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18)F-FDG PET图像作为训练组数据,通过Kullback-Leibler散度相似性估计法获取网络连接数据,提取了6902个网络属性指标以及相关人口学和临床特征。采用决策树、随机森林等8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将上述提取的网络特征构建模型对TLE进行亚型分类,并采用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癫痫中心92例药物难治性TLE患者的^(18)F-FDG PET代谢网络数据对训练模型进行验证(独立测试组)。进一步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选择临床实用性最高的模型分别对105例颞叶内侧癫痫(训练组76例,独立测试组29例)和33例颞叶外侧癫痫(训练组23例,独立测试组10例)中手术患者进行预后预测。结果训练组男84例,女53例,年龄(22.0±8.0)岁,独立测试组男45例,女47例,年龄(24.2±12.8)岁。训练组8种机器学习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在0.904至0.985之间;独立测试组AUC在0.859至0.946之间。根据上述模型性能比较,发现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结果最准确且稳定[AUC 0.985(95%CI:0.985~0.986),准确度0.998(95%CI:0.995~1.000),灵敏度0.957(95%CI:0.898~1.000),特异度1.000(95%CI:1.000~1.000)]。颞叶内侧癫痫手术患者训练组对手术预后的预测AUC为0.838(95%CI:0.753~0.923),准确度为0.838(95%CI:0.836~0.841);独立测试组AUC达到了0.783(95%CI:0.549~1.000),准确度为0.793(95%CI:0.782~0.804)。颞叶外侧癫痫手术患者训练组对手术预后的预测AUC为0.962(95%CI:0.881~1.000),准确度为0.957(95%CI:0.953~0.960);而独立测试组AUC也达到了0.800(95%CI:0.408~1.000),准确度为0.900(95%CI:0.882~0.918)。结论提取^(18)F-FDG PET的�
朱昊月肖玲肖波胡硕唐永祥冯莉唐攀
关键词:癫痫颞叶癫痫队列研究
促凋亡基因PUMA的研究进展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PUMA(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属于Bcl-2家族中的BH3仅有蛋白,可在包括基因毒性应激、癌基因无受控表达、毒素、氧化还原状态改变、感染及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减少等多种应激诱发的细胞依赖p53及非依赖p53机制凋亡中起关键调节作用。PUMA主要机制是将各种凋亡信号传导给胞体内线粒体,线粒体经过各种过程间接作用于Bcl-2家族成员中的Bax和(或)Bak抑制凋亡作用,阻断抑制凋亡家族因子的抗凋亡作用。PUMA直接与所有已知的抗凋亡Bcl-2家族结合并对抗其阻断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caspase的激活,将细胞推向凋亡程序。PUMA基因的敲除或抑制会导致凋亡抑制,从而潜在的增加了癌症的危险性和治疗的对抗性。PUMA表达的上调可增加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而抑制PUMA的表达可能会遏制组织损伤和退行性疾病细胞的过度死亡,因此PUMA是细胞死亡刺激的总体感应器,为肿瘤和组织损伤治疗提供了有重要意义的药物靶点方向。
王剑龙郭刚文孙剑锋周晓哲唐永祥
关键词:PUMABCL-2家族细胞凋亡肿瘤
腰椎内固定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前后及手术和保守治疗方案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本科自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行腰椎内固定术944例的发生椎间隙感染者14例,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者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行保守治疗,做好此类患者发病特点、临床诊治、护理方案与一般椎间隙感染表现不同的确诊前后及治疗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症状6月后完全消失,均恢复劳动力,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了解清楚腰椎内固定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发病的不同特点,做好诊疗前后的护理,可在综合方面改善患者的转归。
陈艳萍唐永祥胡玉
关键词:椎间隙感染腰椎内固定护理
氢气对心搏骤停兔心肌糖代谢的PET显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18F-氟-2-脱氧葡萄糖(18F-fluroro-2-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了解心搏骤停兔心肌糖代谢的变化规律及氢气干预对其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5只,分为3组:氢气组6只,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只。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钾诱导心搏骤停兔模型,在心搏骤停5 min后开始行心肺复苏。氢气组与对照组开始复苏时分别予以4%氢气+96%氧气和纯氧吸入,持续30 min,假手术组麻醉、气管插管后予以肾上腺素注射+氯化钾缓慢注射,但未诱导心搏骤停。记录各组动物基础及复苏后30 min生命体征和复苏相关参数。3组均于基础状态及复苏后2和24 h利用PET测定左心室心肌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结果:3组基础体重、生命体征及行PET检查前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假手术组3次左心室18F-FDG SUVmax值无显著变化。氢气组及对照组复苏后2 h左心室18F-FDG SUVmax较基础值明显升高(分别为1.89±0.47 vs 3.47±1.24及1.90±0.36 vs 4.26±0.80,P<0.01),与对照组相比,氢气组升高幅度较低,24 h后均明显回降(氢气组2.02±0.64,对照组2.07±0.61),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骤停复苏后兔心肌糖代谢存在明显增强过程,氢气干预可降低糖代谢增强的程度。
姜广军黄国庆李湘民姚政彬唐永祥艾宇航
关键词:氢气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葡萄糖代谢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18)F-FDGPET/CT棕色脂肪摄取的影像学特点、影响及干预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检查中棕色脂肪组织(BAT)高摄取受检者的影像学特点、影响因素,并分析可能减少患者BAT摄取的干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3575例次^(18)F-FDG PET/CT全身检查受检者图像,共24例BAT摄取阳性患者,采用视觉评分、半定量法分析记录各个高摄取部位SUVmax、SUVmean及总体积,收集受检者临床相关参数通过统计学分析BAT高摄取^(18)F-FDG的影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随着对BAT激活视觉评分的增高3个定量指标逐渐增大,呈正相关并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BAT摄取阳性者中年龄越低,其总体积、SUVmean和SUVmax就越大(P<0.01),女性受检者BAT阳性所占比例明显较男性高(P<0.01),BAT激活情况与受检者BMI指数无相关(P>0.05);BAT阳性组受检者的室外日平均温度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视觉评分法是对量化BAT摄取一个方便快捷的好方法,年龄、性别和温度可影响BAT的摄取,而BMI指数对BAT的摄取无明显影响,无论温度的高低,棕色脂肪的动员趋向与总统动员趋势。
唐永祥何婷婷朱泽华邹开力
关键词:棕色脂肪PET/CT影像学特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