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 作品数:12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方法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Ⅲ~Ⅳ级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方法在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超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共102例(102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行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方法治疗,B组行常规乳化劈核方法治疗,术后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有效超声时间,在手术治疗前、治疗后首日及1周时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值,检测并比较手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患者患眼术后的角膜水肿情况进行评估分级。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两组在术中应用的超声能量相同,但A组术中的有效超声时间明显小于B组[(46.19±10.58)s vs (58.02±8.49)s,t=5.1142,P<0.05]。术后首日及术后1周,A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值均明显大于B组(P<0.05);术后1、2个月A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著大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首日及术后1周角膜水肿分级,A组角膜水肿眼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反式劈核钩预劈核在治疗超高近视合并白内障,可明显减少有效超声时间,术后患者最佳矫视力正值恢复更好,术后角膜水肿眼数更少,疗效确切,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魏玮 李志国关键词:近视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ART联合植入1例 分享ART联合植入病例1例:患者,女性,7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年"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史。既往史无殊。术前双眼视力0.3,晶体皮质混浊,核Ⅲ级,患者要求术后双眼脱镜,根据术前检查,双眼散光大,手术方案:主视... 魏玮黄斑囊样水肿的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的表现特征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黄斑囊样水肿(CME)的眼底自发荧光(FAF)检查的影像特点。方法 102例(127眼)CME均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或眼底荧光造影(FFA)确诊,予行FAF检查,FAF图片的采集采用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激发光波长为488 nm蓝光,光栅为500 nm。采用cirrus 4000 OCT对患者的眼底黄斑部进行扫描,并自动进行黄斑厚度分析。结果 CME在FAF图像中表现为黄斑中心凹部位一个或数个囊样、花瓣样高荧光,形态同晚期FFA的囊样荧光积存相似。127个CME患眼中FAF阳性(真阳性)90眼,中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488.2±148.1)m;FAF阴性(假阴性)37眼,中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为(408.1±132.8)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FAF对CME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快捷、安全及无创的特点,值得推广。 沈肇萌 张琳轶 魏玮 崔红波 李志国关键词:黄斑囊样水肿 眼底自发荧光 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青光眼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MMP-2、TIMP-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青光眼阴虚火旺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接受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早晚各1次,每次1滴,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临床疗效、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以及血清MMP-2和TIMP-2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36/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28/3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流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IMP-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胶鸡子黄汤加减可有效提高青光眼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调节血清MMP-2、TIMP-2水平。 魏玮 汪德瑾关键词:青光眼 阴虚火旺证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短波自发荧光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 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继发于多种眼底疾病,导致视力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多种方法可以诊断CME,其中无创的检查方法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短波自发荧光(SW-AF),已经证实OCT的诊断效率高,但SW-AF的诊断价值尚未确定. 目的 研究SW-AF对于CME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眼科就诊的易引起CME的其他原发眼病或内眼手术史者140例189眼,所有患眼分别行SW-AF、红外光自发荧光(IR-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OCT检查,分析SW-AF对于诊断CM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将SW-AF、IR-AF和FFA的检查结果分别与OCT进行比较,判断SW-AF诊断CME的临床价值.所有纳入对象均签署相关检查知情同意书.结果 SW-AF诊断CME的灵敏度为78.29%,特异度为96.67%,约登指数为0.75,阳性预测值为98.06%,阴性预测值为67.44%,阳性似然比为3.61,阴性似然比为0.03,符合率为84.13%,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可信区间(CI):0.823 ~0.926(P<0.001).SW-AF和IR-AF对CME诊断阳性结果明显低于O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53,91.35,均P<0.001),SW-AF、IR-AF、FFA与OCT诊断间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7、0.12和0.85. 结论 SW-AF对诊断CME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又能反映OCT所无法提供的RPE代谢信息.与OCT比较,SW-AF诊断CME的一致性高于IR-AF,但低于FFA. 沈肇萌 张琳轶 张娴 魏玮 李志国关键词:眼底自发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37例(40眼)圆锥角膜患者,采用共焦显微镜分别记录每位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1.5年和术后2年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37例(40眼)圆锥角膜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年丢失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年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较多,其中术后3个月丢失率达到峰值,术后1年之后内皮细胞丢失趋于平稳,因此深板层角膜移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角膜移植术式。 魏玮 李志国 姚玉峰关键词:角膜 圆锥角膜 角膜内皮细胞 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核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1.8 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E)治疗核性白内障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120例核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60例(预劈核组),采用1.8 mm微切口未劈核PE治疗60例(未劈核组)。记录两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全眼散光程度、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预劈核组有效超声时间和超声能量明显低于未劈核组[(44.04±8.93)s比(59.03±9.98)s和(11.29±1.08)%比(14.1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9和5.289,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1 d和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全眼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劈核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未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明显小于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微切口预劈核PE治疗核性白内障,可以有效改善术前全眼散光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度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好。 周锡松 魏玮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Y型Dumon气管支架治疗复杂性气道病变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017年 近年来气管、支气管内安置支架治疗气道狭窄取得了较好效果^([1-2])。金属气管支架临床应用广泛,但国内硅酮支架的应用及护理尚缺乏经验。本文拟探讨Y型Dumon气管支架治疗复杂性气道病变的围术期护理,为临床提供相关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经硬质气管镜放置Dumon支架的患者13例,其中1例为双Y型气管硅酮支架,另有1例为气管软化患者,术后恢复后患者强行要求取出,再次加重后置入。1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3~73岁,平均(62±8.63)岁; 董红意 王颖 黄燕 魏玮 吴丹丹关键词:护理 双眼视盘水肿病例一例 <正>分享双眼视盘水肿病例一例。患者,女性,47岁,因'双眼反复眼红1月'就诊,根据眼底照相,FFA检查后诊断'双眼视盘水肿',行头颅CTA检查提示'颅内静脉窦血栓',给予相应降颅压处理后复查CTA好转。1月后又因'因双... 魏玮关键词:水肿 头颅 眼科 文献传递 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联合植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联合植入的术后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散光白内障患者18例36眼,通过术前规划测量,在主视眼植入Acrysof IQ Restor Toric+2.5D(SV25TX)人工晶状体,非主视眼植入Acrysof IQ Restor Toric+3D(SND1TX)人工晶状体,术后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在最后一次随访中记录患者远中近视力,电脑验光记录残余散光和等效球镜度数,对比敏感度检查,散瞳裂隙灯下观察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位置以及轴位旋转情况。结果联合植入术后患者远距离(4m)视力(Log MAR)0.05±0.04、中距离(60cm)视力(Log MAR)0.10±0.00、近距离(40cm)视力(Log MAR)0.06±0.04。术后残余散光为(0.29±0.17)D,明显低于术前的(1.37±0.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效球镜接近正视(-0.33±0.16)D。术前角膜散光与术后实际矫正散光呈正相关(r=0.937,P<0.01)。术后在无眩光及有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散瞳裂隙灯下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所有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4眼无旋转,28眼旋转<3°,4眼旋转3°~5°,无一眼旋转>5°。结论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联合植入具有可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高,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魏玮 李志国 诸科璇关键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