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梅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口译工作语言能力被引量:8
- 2020年
- 研究从专业技能研究和心理语言学的双语记忆表征视域,探讨口译工作语言的领域特异性,重点剖析口译工作语言能力的构成、特征、心理运行机制及提升路径。口译工作语言能力即口译双语能力,在单语交际下的母语和外语能力之上衍生和发展,并在口译实践或专业培训中获得领域特异性,包括专业领域语言使用能力、快速语码转换能力和控制"中际语"不稳定性能力。口译工作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即是双语记忆表征和语码转换机制的重构过程;要实现母语和外语能力向口译工作语言能力的转变,重在通过优化A、B语词汇层连接表征、加强抑制形式干扰的能力和提升语码间的快速切换能力。本研究有助于更好揭示口译特异性及其能力构成,为口译教学提供针对性参考。
- 陈雪梅
- 关键词:口译工作语言双语能力
- 同传技能:探索同传过程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着眼于探索同传的过程 ,从而挖掘一名优秀的同传译员在同传活动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在借鉴已有对同传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阐述同传的串行过程和多任务操作过程 ,并在每一阶段后总结启发和技巧 ,旨在为同传技能的探究及培训提出新思路。
- 陈雪梅陈丽莉
-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英语翻译
- 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研究——以英汉、汉英同传为例
- 职业和学生译员在同传表现上呈现诸多差异,通过现实观察和文献梳理,发现两者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语篇意义加工层面。结合同传语义加工路径和语义加工策略,本研究提出同传“并行-综合语义加工”专业技能这一概念。“并行”不仅指“脱壳”和...
- 陈雪梅
- 关键词:英汉翻译同声传译语义加工译员
- 口译语义加工跨学科研究:认识论溯源被引量:1
- 2019年
- 口译语义加工是口译认知过程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口译的认知过程研究自始至终具有跨学科性质,从结构主义的符码转换到认知主义信息加工范式的线性符号运算,从人文学派的释意理论的"口译三角模型"到具身认知影响下的"认知-语用模型",这些理论或范式都对口译的语义加工层面有所阐述。通过回顾口译语义加工研究的认识论演变,我们能更好地认识相关口译理论背后的跨学科支撑及其局限性,以便结合口译认知活动自身特点,从新的视域更有效地开展口译跨学科研究。
- 陈雪梅
- 关键词:口译语义加工跨学科研究
- 口译教学中语言进修与技能培训的契合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中国的双语环境下,口译教学中的语言进修必不可少。将语言进修独立于技能培训之外是"分而治之"的做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探索语言进修和口译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不仅是一箭双雕之策,更使语言进修具有针对性。语言进修与技能培训的契合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口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学员的双语记忆表征和加工路径的差异性以及语言进修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契合的具体形式。
- 陈雪梅
- 关键词:口译逻辑思维能力
- 口译工作语言能力探究
- 陈雪梅
- 口译语义加工研究跨学科新探
- 2019年
- 口译语义加工是口译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口译研究的两大主要流派——释意理论和信息加工范式皆借鉴跨学科的视域对口译的语义加工进行了阐述,但“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行现象、双语背景和方向性因素以及语义加工路径的专家技能特征仍有待解释。有鉴于此,该文从跨学科视域,借鉴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专家技能研究和联结主义的并行分布加工理论的研究成果,分别阐释口译语义加工的路径选择、专家译员语义加工特征及“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行现象。
- 陈雪梅
- 关键词:口译语义加工
- 同声传译中的语对特异性因素研究
- 2024年
- 语对因素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同声传译的过程一直是引发争议的话题。同传的理解过程有别于单语理解过程,其多任务操作性使译员受到来自源语语言形式的各层面干扰。源语信息的表层结构通过心理建模化为深层结构,但其表征的内涵也带上语言和文化特异性烙印,因此并不能完全与源语分离。语对的特异性差异对同传的认知负荷带来挑战,句法结构迥异的语对比句法结构相似的语对消耗更多的认知负荷。
- 陈雪梅
- 关键词:同声传译
- 从同传的过程探索同传技能
- 本文着眼于探索同传的过程,从而挖掘一名优秀的同传译员在同传活动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作者从认知的角度,特别是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从两个层面上阐述了同传复杂而高度紧张的过程:串行过程和多任务操作过程,并在每一阶段后总结出启发...
- 陈雪梅
- 关键词:多任务操作工作记忆
- 文献传递
- 双语记忆表征与口译教学被引量:3
- 2013年
- 面对广大的合成双语学员,中国口译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的契合,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为此提供了理论框架。从定义上追溯并列双语译员和合成双语译员的语言学起源,运用心理学"双语记忆表征模型"(如概念中介模型和修正层级模型)对两者的记忆表征进行探讨,文章得出:口译教学应依据不同类型双语者的记忆表征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进修和技能培训,促成他们向理想的译员记忆表征转化。
- 陈雪梅
- 关键词:口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