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加拉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发酵
  • 2篇油脂
  • 2篇微生物油脂
  • 2篇纤维素降解
  • 2篇菌株
  • 2篇菌株筛选
  • 2篇降解
  • 2篇发酵条件
  • 1篇液态
  • 1篇油脂含量
  • 1篇真菌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功能
  • 1篇曲霉
  • 1篇砖茶
  • 1篇茯砖茶
  • 1篇烯酸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降解菌
  • 1篇纤维素酶

机构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蒋加拉
  • 5篇刘素纯
  • 2篇陈学武
  • 2篇关美玲
  • 1篇胡博涵
  • 1篇黄建安
  • 1篇刘仲华
  • 1篇贾洪信
  • 1篇李佳莲
  • 1篇陈敏娜
  • 1篇张雪娇
  • 1篇任智璐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茶叶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省第二届...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纤维素降解的菌株筛选及其运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筛选降解稻草纤维素菌株,为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与滤纸条培养基从采集的腐木、腐土和腐叶等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然后经液态发酵后测定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与降解稻草的天然纤维素酶活力,综合考虑这两种酶活力,对其进行单独与混合发酵培养。筛选分解稻草能力较强的菌株组合。结果:初筛到5株真菌和5株细菌纤维素降解力较优的菌株。经酶活力测定后,得到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两株真菌F3和F5与两株细菌B1和B5,其中F3和B1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分别为705.6U、214.6U;F5和B5天然纤维素酶活分别为466.5U、204.8U。混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纤维素酶活,F3/F5具有稳定而较高的酶活力,某时间段酶活高达646.8U,且后续酶活力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F3/B5在某时间段的酶活高达788.6U。结论:菌株的混合培养可以提高纤维素酶活。
蒋加拉刘素纯关美玲
关键词:纤维素酶降解酶活力
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学功能及利用真菌生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极高的保健价值,利用真菌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功能以及利用真菌生产的研究进行概括。
蒋加拉刘素纯陈学武陈敏娜张雪娇
关键词:花生四烯酸生理功能真菌发酵
氟对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和黑曲霉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用单孢子接种,分别通过固体平板培养与液体培养,测定氟对分离自黑茶的6株冠突散囊菌和1株黑曲霉生长的抑制率、菌体生长速率和菌丝生物量,研究氟对各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株冠突散囊菌在含氟2000mg/L、黑曲霉在含氟1800mg/L的固体培养基中能生长。100mg/L剂量的氟对冠突散囊菌生长的抑制率为0.76%-10.24%,对黑曲霉的抑制率达35.71%。随氟浓度的增加,生长速率变小,抑制率增大。液体培养中,100mg/L的氟对冠突散囊菌与黑曲霉菌丝生物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4.47%、80.59%。冠突散囊菌的子囊孢子与黑曲霉的分生孢子对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两种培养方式表明冠突散囊菌比黑曲霉更耐氟。
关美玲刘素纯黄建安刘仲华蒋加拉
关键词:茯砖茶冠突散囊菌黑曲霉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相互作用分析
目的:筛选降解稻草纤维素菌株,为纤维素的高效降解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与滤纸条培养基从采集的腐木腐土和腐叶等样品中筛选出纤维素降解菌。然后经液态发酵后测定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与降解...
蒋加拉刘素纯贾洪信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菌种筛选
文献传递
产油脂菌株的筛选及其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为开发微生物油脂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油脂含量为13.52%的曲霉,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1株油脂含量为18.75%的高产油脂曲霉.通过对菌体产油脂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摇瓶发酵培养最适产油脂条件为:以30g/L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0.897g/L硫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80∶1,培养温度28℃,pH6.5,摇瓶发酵120h.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所得菌体生物量为12.62g/L,油脂产量为4.748g/L,菌株油脂含量为37.62%,淀粉利用率为78.53%.
陈学武胡博涵刘素纯任智璐蒋加拉李佳莲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霉菌发酵条件油脂含量
微生物油脂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油脂需求量日益尖锐,动植物油脂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成本低、周期短、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等特点。本研究利用不同糖类作为碳源筛选产油菌,同时筛选降解稻草的菌株并将产油菌株对稻草降解物进行...
蒋加拉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发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