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李勤
- 作品数:39 被引量:396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技术驱动的地理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创新
- 2025年
-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地理学教育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该文聚焦于技术驱动的地理学教学改革,结合遥感技术、GIS、大数据分析及虚拟仿真实验等现代技术,探索技术在地理学教育中的作用、教学创新路径以及实际教学改革案例。研究表明,技术的引入不仅优化了地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该文进一步提出加强技术与课程融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师技术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及探索新兴技术应用的建议,为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提供了参考。
- 董李勤李红英李红英程希平张昆
- 关键词:遥感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校企合作
- 一种森林倒木采样分析用的刮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森林倒木采样分析用的刮取装置,包括有手持握筒和刮取组件,所述手持握筒的后侧设置有容腔槽,所述容腔槽内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手持握筒的后侧一边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有圆形挡片;所述刮取组件包括有圆筒...
- 刘婷婷巩合德王妍方牛芸董李勤
- 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8年
-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苜蓿和羊草的出苗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苜蓿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出苗率最高(93%),土壤含水量为30%时最低(2%);在5%土壤含水量时羊草出苗率最大(76%),在30%含水量时最低(9%);随着含水量增加,紫花苜蓿和羊草幼苗根苗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7.5%~10%更适宜于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羊草种子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7.5%;综合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宜苜蓿和羊草播种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7.5%~10%和5%~7.5%。
- 杨焜马红媛马红媛杨帆杨帆赵丹丹董李勤
- 关键词:紫花苜蓿羊草土壤含水量出苗率幼苗
- 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57
- 2011年
-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并且未来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模式也会发生改变。从气候变化对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水文与生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中发现,当前全球气候背景下的湿地生态水文学正在从单一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为主要对象,发展成为以研究气候-水文-生态三者相互作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现关于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文-生态之间的关系多集中于单向作用的研究,特别是水文过程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较多,缺乏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湿地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全面认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水文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而基于物理机制的湿地生态水文模型,逐渐成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湿地生态水文响应的重要工具。
- 董李勤章光新
-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地生态水文
- 增温对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 2025年
- 全球变暖正在深刻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枯落物分解过程。本研究旨在评估增温对青藏高原若尔盖湿地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结合野外控制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增温对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枯落物分解速率,枯落物碳(C)、氮(N)、磷(P)含量及CO2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增温提高了木里薹草枯落物的可溶性糖含量(P<0.05),降低了木质素含量和C/N(P<0.05);(2)经过1年的分解,增温处理的枯落物质量下降了33.98%,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的28.84%(P<0.05);(3)在分解过程中,枯落物C、N、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4)在快速分解阶段,增温处理下的CO_(2)通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气体通量与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5),与枯落物质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r=0.77,P<0.01)。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增温对高寒沼泽枯落物分解动态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 李思奇许培轩胡昭佚吴正江张昆董李勤
- 关键词:增温青藏高原
- 若尔盖高原湿地木里苔草生理生态特征对水深梯度的响应被引量:6
- 2020年
- 木里苔草作为一种典型的高原湿地植被景观,其生理生态特征受到水深梯度变化的显著影响。选取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典型植物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在-5cm、-3.5cm、0cm、8cm和22cm水深梯度下株高、叶长和叶宽的生长特征及增长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叶氮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木里苔草在水深为8cm时呈现最大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其中以株高对水深梯度的响应最为显著,叶宽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并不明显,适度干旱或淹水都对木里苔草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叶绿素、叶氮含量和生物量也都在8cm水位下达到最大。通过此实验,可以阐明木里苔草生长对水深条件的响应,为若尔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依据。
- 董李勤杨文姚鹏举王洪军王妍方王妍方
- 关键词:生理生态水深梯度
-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180
- 2013年
- 以全球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对水循环与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目前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重点研究领域:水循环要素变化的检测与归因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与水资源影响的定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演变趋势预估、气候变化对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策略;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中的气候变化情景、水文模拟及陆-气模型耦合等重要技术手段。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李峰平章光新董李勤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模拟
- 2000—2019年若尔盖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7
- 2022年
- 基于2000—2019年逐年MODIS–NPP数据和逐月气温、降水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植被多年平均NPP为366.55 gC/(m^(2)·a),呈东高西低的态势;2000—2019年植被平均NPP总体上以1.66 gC/(m^(2)·a)的增加速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NPP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整个高原面积的95.75%。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植被多年平均NPP存在差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年际增长速率也有所不同,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若尔盖高原植被NPP与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降水量并不是影响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主导气候因子;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的影响,气温是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此外,还发现年均最高温、年均最低温对若尔盖高原植被NPP变化的影响不同,年均最高温对若尔盖高原植被NPP的影响更为显著。
- 王耠熠张聪赵丽董李勤张昆
- 关键词:净初级生产力若尔盖高原气候因子
- 地级尺度下的云南省绿地空间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ESDA-GIS分析2008—2018年云南省地级区域人均公园绿地的变化格局,探究其绿地建设水平和结构变化,并借助离差系数来衡量绿地建设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2008—2018年云南省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形成集约发展态势;绿地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速的同步化程度较低,各州市的绿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西南、西北地区的协调度较高,而滇中地区的协调度则偏低。
- 唐静董继兴董李勤程希平
- 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探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森林体验既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体验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建设森林体验基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感知型、认知型、参与型等3种基地构建模式。通过梳理国内森林体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深化合作机制、健全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定位目标市场、提升专业素质等路径,以期为实现森林体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 程希平董李勤巩合德陈鑫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