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积贵
-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与MRI对伴侵袭征象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有侵袭征象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伴侵袭征象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检查阳性率。结果 CT检查阳性率为91.14%,MRI为94.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在检出骨膜反应及关节侵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RI对病理骨折检查阳性率高于CT(P<0.05)。CT与MRI的液-液平面及囊腔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I对ABC的检出率基本相当,但在检出病理骨折方面MRI具有显著优势,建议临床检查病理骨折时使用MRI。
- 薛少军王积贵
- 关键词:CTMRI动脉瘤样骨囊肿
- 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 2019年
-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症,多是指阑尾腔堵塞、细菌侵入所致的一种炎症反应现象,其临床表现为:按压腹部(主要为右下腹)或者阑尾点会剧烈疼痛(常见为反跳痛)并且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1]。该病虽诊断难度不大,但针对少数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需将其与盲肠憩室炎等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2]。急性阑尾炎患者如果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患者腹部很容易被细菌感染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进行准确诊断,进而接受及时的治疗措施。
- 胡善文王磊侯晓丽王积贵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多层螺旋CT细菌感染盲肠憩室炎外科病症
- 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47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判断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本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29例(38髋)。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 37%、97. 30%、80. 00%,显著高于CT的78. 95%、76. 67%、11. 76%(χ2=4. 537、4. 887、9. 815,P=0. 033、0. 027、0. 001)。结论 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各有利弊,而相较于CT,MRI阳性检出率更高,敏感度、特异度更高。
- 胡善文王磊侯小丽王积贵罗新辉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敏感度特异度
-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比较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经穿刺活检及病理诊断确诊为肝癌的96例患者,采取分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主体分为两组,包括对比组(48例,进行肝脏增强CT检查)与研究组(48例,采取肝脏MRI检查),比较诊断准确性。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比组,肝内病变灶数、肝外病变灶数多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检查诊断中,肝脏MRI诊断准确率、检查病变结果等均比增强CT更加理想,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值得在肝癌诊断中推广,但是,两种检查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均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准确率,应结合实验室等其他辅助检查手段。
- 蔡映军王积贵
- 关键词:肝脏MRI肝癌准确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双气相CT扫描平均肺密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患者双气相CT平均肺密度(mean lung density, MLD)定量与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COPD患者60例,进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CT扫描,采用"数字肺"肺密度工具测量全肺及各个肺叶的MLD,并于1周内行PFT检查。分析COPD患者双气相MLD与PFT的相关性。结果吸气相全肺及各肺叶的吸气相MLD(MLDin)与PFT呈轻度正相关(P<0.05),呼气相全肺及各肺叶的呼气相MLD(MLDex)、全肺及各肺叶平均肺密度差(MLDex-MLDin)与PFT呈中-高度正相关(P<0.01),全肺及各肺叶平均肺密度比(MLDex/in)与PFT呈中-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双气相CT定量测量COPD患者MLD与PF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全肺MLDex/in与PFT的相关性最好。
- 黄晓旗白利杰沈聪丁晖刘敏王积贵郭佑民王剑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定量肺功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HIE的患儿CT表现和程度及合并颅内出血的类型。结果:轻度21例,中度39例,重度7例,合并出血27例。CT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轻度HIE患者病变常累及1-2个脑叶,以额顶叶多见;而中、重度者灰白质均受累且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及硬膜下出血等。结论:CT检查为HIE患儿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及分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 胡善文王积贵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凝诊矽肺后送有资质医疗机构确诊的金矿钻工矽肺病例167例X线胸片和CT资料。结果:CT检查确诊Ⅰ期矽肺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检查组(P<0.01),两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较X线胸片可提供更加敏感、丰富的影像资料,对矽肺的诊断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尤其对矽肺的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积贵胡善文
- 关键词:矽肺X线胸片螺旋CT
- 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谷欣荣张晓中王积贵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动脉硬化脑梗死炎症因子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