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
- 作品数:39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数字技术应用于腓动脉嵌合穿支腓骨皮瓣修复前臂组织缺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联合数字化技术在腓动脉嵌合穿支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诊的5例前臂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有桡骨或尺骨缺损、肌腱外露,均为男性,年龄28~46岁。术前对供区行DSA检查,初步明确皮瓣的走形、管径、分布情况。将获取DSA-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参考前臂缺损的具体形状和大小,在软件中模拟腓动脉嵌合穿支腓骨皮瓣的设计与切取,并进行前臂骨缺损的模拟复位。根据数字化重建和模拟结果,进行术前设计和手术操作。结果所有腓动脉嵌合穿支腓骨皮瓣均顺利切取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皮瓣完整成活5例,其中1例术后皮瓣下淤血,手术清除后皮瓣愈合。术后随访18个月,皮瓣外形、功能均良好。结论DSA技术联合数字化技术可精确设计腓动脉嵌合穿支腓骨皮瓣的切取,实现根据缺损的部位,骨的形态实施个性化的切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任远洋季亮李青松胡艳春梁伟王祥胡兴峰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17例足跗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经验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足跗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7例足跗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骨髓炎病程最长5年,最短4个月,平均2年。所有患者均采用“蛋壳式”彻底清创后,用载敏感抗生素硫酸钙填充骨缺损。结果:本组慢性骨髓炎1期治愈率达到94%(16/17),所有患者得到有效随访,最长2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随访X线提示硫酸钙逐步吸收并诱导成骨良好。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评分)评价结果,13例优,4例良。结论:采用蛋壳式彻底清创加载敏感抗生素的硫酸钙骨腔填充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足跗骨慢性骨髓炎,对于足跗骨的骨感染疮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季亮胡兴峰陶磊王苑梁伟代晓娟任家谋李青松
- 关键词:跗骨骨髓炎抗生素硫酸钙
- 带神经的指动脉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利用指动脉残端及创面周围皮肤软组织设计皮瓣,介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以一侧指固有动脉神经束残端为皮瓣蒂部或旋转点的两种方法修复指端皮肤缺损16例.观察皮瓣存活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6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时间1~3个月,早期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 10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讨论 采用携带指神经的指动脉残端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创伤小,操作简便,静脉回流好,功能外观满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 李青松杨颇宋开芳秦杰季亮陶磊梁伟周家顺
- 关键词:指损伤
- 抗生素骨水泥预处理联合延迟一期髂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多发掌骨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预处理联合延迟一期髂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多发掌骨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对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手部开放性多发掌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骨折克氏针联合微型钢板固定,同时修复损伤的肌腱、血管、神经,5~7 d后利用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手背部创面。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46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0 cm×9.0 cm~7.0 cm×15.0 cm,其中合并肌腱断裂12例(无肌腱缺损),主要血管、神经损伤10例,掌指关节骨折脱位2例。所有患者急诊彻底清创后创面行抗生素骨水泥片覆盖5~7 d,采用髂腹股沟游离皮瓣覆盖。术后专科门诊、微信、电话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形及手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16例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1例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观察皮瓣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外观不臃肿,触摸质地柔软,供区愈合良好,均无感觉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患者掌指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为(10±10)°~(60±15)°,远、近侧指骨间关节主动活动均正常,且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差1例。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预处理联合延迟一期髂腹股沟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开放性多发掌骨骨折具有感染率低、皮瓣供区隐蔽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王祥李青松梁伟季亮胡兴峰刘文科彭阳罗其鑫
- 关键词:髂腹股沟皮瓣
- 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14年
- 指掌骨骨折手术因手术部位特殊性、手术操作要求过高等因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本文由指掌骨骨折的特点入手,对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操作、内固定材料、术后功能锻炼并发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 梁伟
- 关键词: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并发症
- 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体会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28~71岁,平均(40.31±4.76)岁,骨折按照AO/OTA分型,均为C3型骨折。所有患者均选择肱骨远端平行钢板固定。[结果]21例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7±4.31)个月。21例均获得骨愈合。疗效评价根据Mayo肘关节表现评分(MEPS):优13例,良3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76.19%。[结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暴露,双钢板固定稳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4周在医师指导下恢复较大活动范围非常重要。
- 梁伟李青松季亮王祥魏翔李敬鹏徐鼎罗其鑫
- 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骨折固定术
- 手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相关问题探讨
- 〔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相关问题。〔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62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根据不同类型的原始损伤及松解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分析以下问题:1、肘关节松解手术...
- 杨颇宋开芳李青松秦杰季亮梁伟周家顺
- 关键词:肘关节僵硬松解术
- 应用热塑性聚氨酯支架协助机器人导航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热塑性聚氨酯(TPU)支架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三科应用机器人导航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5岁和46岁;右、左侧各1例;骨折均为AO分型B1型,均为交通事故致伤。术中采用TPU支架固定患者患肢前臂、手和腕关节,以避免术中患肢移位。结果2例手术用时均为45 min。2例患者术后螺钉均位于舟骨轴心,实现有效固定;实际导针与规划导针成角分别为2.23°和1.68°,重合度较好;2例手术均一次完成打入导针,术中未需要调整;术中未使用止血带,均出血量<5 ml。结论使用TPU支架可以实现个体化腕关节固定,对应用机器人导航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有辅助作用。
- 季亮李青松胡兴峰梁伟王祥
- 关键词:舟骨骨折机器人手术热塑性聚氨酯
- 一种简易肘关节生物力学实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肘关节生物力学实验系统,涉及肘关节生物力学实验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架和上位机,安装架连接有肘关节机构;肘关节机构设有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前臂的端部设有前臂髓内旋转应力机构;...
- 梁伟
- 文献传递
- 手近节指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 2016年
- 目的:探讨手近节指骨骨折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治疗对策。方法:钢板螺钉治疗的近节指骨骨折70例,全部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7%。其中肌腱粘连6例,占54.5%,指骨畸形愈合3例,占27.2%,不愈合2例,占18.2%。结论:内置物对肌腱的干扰,内置物选择不当,过多的骨折暴露致局部血运的破坏,术后没有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造成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 梁伟宋开芳李青松杨颇秦杰季亮陶磊周家顺
- 关键词:近节指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