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丛
-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体系建构
- 2023年
- 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应加快构建中国故事的国际化叙事体系。在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故事贯古通今,具有当代传承价值。故事题材应涵盖中国人的故事,外国人和中国的故事;故事选材原则应立足全时空语境,考量输出预期,推进国别化和分众化,尊重文化差异,遵循客观表述,坚持正面导向。
- 李丛李依鸿
- 关键词:中国故事
- 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沟通之变解读被引量:2
- 2010年
- 小说《倾城之恋》通过对话和心理描写再现了在家族和战争的社会背景下男女主人公心灵沟通的过程及内心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由此而影像出人生哲学:在末日意识下用真情沟通安稳生活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
- 李丛
- 关键词:真情沟通安稳永恒
- 保加利亚青年价值观形成的背景、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 2009年
- 当代保加利亚青年经历了东欧剧变、加入欧盟等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思想观念必然受到重大的冲击,形成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探讨社会转型后的保加利亚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和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能够为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使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进行。
- 李丛
- 关键词:青年价值观
- 浅析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对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其特点和不足,以便对国内开设的留学生汉语本科专业有所启示,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 李丛
- 关键词:课程设置
- 日韩留学生颜色词联想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选取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各80人作为被试,选定白、红、黄、蓝、紫和粉红6个基本颜色词,制成颜色词的自由联想问卷;采用自由联想和跨文化比较等方法,比较日韩留学生对这些颜色词的联想在具体、抽象及情绪维度上的差异,有助于认识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
- 李丛
- 关键词:留学生颜色词联想民族文化
-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讨
- 2009年
- 李丛
- 关键词:汉语口语教学艺术性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交际能力教学法理论
- 讲好雷锋故事
- 一、作品简介(一)主题意义1.了解雷锋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精神美德。2.讲述雷锋故事,感受中国"仁爱"的精神文化。3.让留学生感受雷锋精神的普世价值和国际传播。(二)理论依据1.共情叙事理论。2.《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
- 李丛曹儒
- 关键词:雷锋精神联想法
- 神奇的饮食汉字“饺子”
- 一、作品内容简介本作品紧密围绕"饺子"这一美食主题,讲授跟"饺子"有关的形声字及其相关的文化教学内容。二、作品适用对象中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形声字结构特点:上下结构、左右结构。(2)掌握...
- 李丛
- 关键词:形声字
- “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实现路径被引量:3
- 2022年
- 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当今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新战略,也是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依据“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从故事选材、文本配备、展现形式、分类分级等方面规划对外讲述的故事内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活动拓展和传播平台角度提出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实现路径。
- 李丛李依鸿
- 共情叙事视角下面向东北亚讲好中国故事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通过分析东北亚的文化特点和共情叙事的理论框架,尝试找到适用于在东北亚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探索共情叙事理论在中国故事全球传播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共情叙事的内涵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情感共鸣来增强故事吸引力与说服力的共情原则;从内容适配、实践路径双维度,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共情叙事在提高受众对中国故事接受度和认同感方面的有效性;提出构建共情传播新格局的建议,以期为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提供理论参考,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分众化、区域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进路。
- 李丛管鸿慧
- 关键词:中国故事东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