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萍 作品数:22 被引量:89 H指数:6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预防CPT-11引起的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胶囊预防伊立替康(CPT-11)引起的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化疗+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和腹泻的发生率及分级。结果观察组化疗前后KPS评分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Ⅰ~Ⅱ级腹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Ⅲ~Ⅳ级腹泻发生率为5.5%,对照组为27.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预防化疗相关性腹泻有良好的效果。 方立萍 吴紫权 宋晨 郑培实 陈骏关键词:化疗 腹泻 双歧杆菌 CPT-11 氨磷汀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骨髓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细胞保护剂氨磷汀在肺癌患者化疗中的骨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原则,选择3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共化疗72例次,观察组化疗前应用氨磷汀,对照组不用。其中观察组15例患者共化疗36例次,对照组15例患者共化疗36例次,每例患者化疗1~3个周期,比较两组化疗的血液学毒性。结果观察组中0级白细胞毒性反应占30.6%(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4/36);Ⅰ~Ⅲ级白细胞毒性反应占69.4%(25/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30/36);观察组0级血红蛋白毒性反应占61.1%(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Ⅰ~Ⅲ级血红蛋白毒性反应占38.9%(14/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2%(26/36);观察组0级血小板毒性反应占75.0%(27/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14/36);Ⅰ~Ⅲ级血小板毒性反应占25.0%(9/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22/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磷汀对NSCLC化疗患者的骨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方立萍 吴紫权 乔京京 赵金波关键词:氨磷汀 肺肿瘤 化学疗法 骨髓保护 模拟胃癌外周血微转移免疫磁珠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胃癌外周血微转移细胞的免疫磁珠检测法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将胃癌细胞与PBMC及全血细胞混合,细胞混合液与单克隆抗体(抗CA199、CEA单抗)在4℃条件下作用90分钟,然后与包... 方立萍关键词:胃癌 微转移 免疫磁珠 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8例Ⅲ~Ⅳ期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治疗剂量国产吉西他滨(泽菲)1000mg/m2,静滴,第1,8天,每3~4周重复,2周期后CT评价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0例,PR10例,有效率26.3%(10/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1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1年生存率27.2%。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副反应轻,顺应性好。 方立萍 吴紫权 乔京京 赵金波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老年 化疗 华蟾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组加入0.4、0.60、.8μmol/L华蟾素,对照组不加药,采用MTT法检测两组244、8 h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髓系白血病基因(Mcl)-1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均<0.05;实验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cl-1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华蟾素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具有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使Caspase-3表达升高,Mcl-1表达降低。 郑培实 张阳 蒋葵 戴朝霞 徐丽叶 方立萍 丁晓蕾关键词:华蟾素 肝癌 肝肿瘤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EA、CYFRA21-1和NSE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对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40例肺癌(腺癌62例,鳞癌46例,小细胞癌32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及疗效的关系。[结果]腺癌CEA水平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P<0.01),鳞癌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P<0.01),小细胞肺癌NSE水平高于腺癌和鳞癌(P<0.01)。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中,腺癌CEA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3.126,P<0.01),鳞癌CYFRA21-1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2.905,P<0.01),小细胞肺癌NSE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3.216,P<0.01)。[结论]CEA、CYFRA21-1和NSE分别在肺腺癌、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3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 方立萍 吴紫权 宋晨 赵金波 张阳关键词:肺肿瘤 CEA CYFRA21-1 NSE GP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与肺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GP方案对晚期肺鳞癌与肺腺癌治疗的疗效差别,为晚期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肺鳞癌组30例与肺腺癌组35例均接受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顺铂(75 mg/m2),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CT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共65例均可评价,鳞癌组CR 0例,PR 9例,SD 14例,腺癌组CR 0例,PR 9例,SD 16例,两组有效率RR(CR+PR)分别为30%和25.7%(P=0.628),两组疾病控制率DCR(CR+PR+SD)分别为76.7%和71.4%(P=0.549)。鳞癌组中位生存期11.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1个月,1年生存率48%,2年生存率13.2%。腺癌组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8个月,1年生存率29%,2年生存率11.2%。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均可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肺鳞癌与肺腺癌的疾病控制率相近,但对鳞癌表现出比腺癌更好的生存优势。 方立萍 吴紫权 赵金波 张阳关键词:肺腺癌 肺鳞癌 吉西他滨 顺铂 模拟胃癌外周血微转移免疫磁珠检测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建立胃癌外周血微转移癌细胞的免疫磁珠检测法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将胃癌细胞与PBMC及全血细胞混合,细胞混合液与单克隆抗体(CA199、CEA单抗)在4℃下作用90分钟,然后与免疫磁珠(M-450)作用60分钟后,在磁性细胞分离器中分离,涂片,HE染色,计算玫瑰花环形成率,并进行灵敏度的检测。结果:免疫磁珠技术敏感性高,当PBMC与SGC-7901细胞比为5×105:1时可检测到恶性细胞。1 ml外周血中有20个肿瘤细胞即可被检测出来。结论:免疫磁珠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敏感性强且临床实用价值高的检测技术,可提高胃癌转移的早期诊断率。 王文秀 方立萍 路丹 信涛 徐玉清关键词:胃癌 微转移 免疫磁珠 单克隆抗体 免疫磁珠技术在肿瘤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4年 免疫磁珠是一种含铁的小微粒与单克隆抗体通过共价键偶联而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在磁力作用下发生力学移动 ,具有良好的磁感应性。此技术在检测和分离肿瘤细胞、骨髓净化、磁导向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令人瞩目 ,对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 方立萍 王文秀 徐玉清关键词:肿瘤 免疫磁化分离 索拉菲尼联合华蟾素对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协同抑制效应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与华蟾素对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将离体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成四组,索拉非尼组予索拉非尼6.0μmol/L干预,华蟾素组予华蟾素0.6μmol/L干预,联合组予索拉非尼和华蟾素联合干预(剂量同前),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MTT法检测四组细胞增殖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M c l-1 mRNA表达,W estern b lot法检测M c l-1蛋白表达。结果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索拉非尼组和华蟾素组,索拉非尼组和华蟾素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索拉菲尼组及联合组M c l-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华蟾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索拉菲尼、华蟾素及联合组M c l-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华蟾素对SMMC-7721细胞显示出协同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为抑制M c l-1蛋白表达。 郑培实 张阳 蒋葵 李英华 徐丽叶 方立萍 丁晓蕾关键词:索拉非尼 华蟾素 肝脏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