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玲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宋代咏史诗繁荣的思想文化背景
- 2017年
- 宋帝对儒、释、道兼容并蓄的态度促使宋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而学术文化的建构也体现在宋人咏史创作的各个方面,其中以理学、佛学、道学的影响较大。在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宋代文人士大夫浸染释、道,并以之贯通其人格及文学创作,将释、道历史人物、思想及体悟方式引进咏史写作中,诠释、体现三教合一的思想观念。而释、道人物也多博通经史,好论古今治乱,不仅创作了不少咏史诗,而且在此启发下将释、道宗教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事件及语录公案等赋为具有咏史性质的诗歌。
- 张焕玲
- 关键词:三教合一思想文化
- 郑思肖姓字寓意考被引量:2
- 2013年
- 郑思肖生于宋元之交,故国沦丧,国破家亡,作为宋遗民,他的姓名号均为后来所改,古今学者皆认为其姓字号深寓不忘故宋之意,据郑思肖诗文集中资料认为改后的姓字则寓含着对其父郑起的深深怀念和誓死肖父的决心。
- 张焕玲
- 关键词:郑思肖
- 宋代史地杂咏与地方志的文化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宋代史地杂咏是古代咏史诗发展中的又一变体,它在命题、体制及风格上,承晚唐五代咏史组诗的余风流韵,专咏一城一地之风土及古迹,史地结合,以地系史,更多具有地理掌故的倾向,开咏史与地理结合之风气。两宋时期据文献可稽的史地杂咏多达25种,与地方志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史地杂咏在为地方志广泛引用的基础上,其史地价值也逐渐被读者所了解认识,甚至被录入地理著述中,实现了文学与地理的转换与融合。
- 张焕玲
- 关键词:地方志史学价值地理文献
- 宋代蒙学文化视野下的咏经史诗创作
- 2017年
- 自唐代李翰《蒙求》、胡曾《咏史诗》等作为诗体训蒙读物而流行于世后,咏经史之作就以其文史兼备、韵律优美、德识并重、便于讽诵的特点颇受学者、蒙师、童蒙的青睐。宋人在继承唐人的基础上,也创作了一系列的咏经史蒙求读物,泽被后世,影响甚巨。
- 张焕玲
- 论徐公修《史记百咏》的思想艺术
- 2015年
- 清代是咏史诗创作的集大成时期,不仅涌现出数以万计的咏史单篇,而且出现许多大型组诗乃至咏史专集。就专咏《史记》大型联章组诗而言,徐公修《史记百咏》可称个中楚翘。诗人秉承《史记》精神,以七言律诗赋写始黄帝、唐尧帝,迄秦始皇的历代人物,在吟咏时精心构思,巧妙剪裁,口诛笔伐,微言大义,细致刻画,烘托渲染,不仅讴歌了明君能臣的丰功伟绩和高大形象,而且多方搜集比勘,诗蕴史心,称评侯伯辅臣,功过是非,褒贬公允。
- 张焕玲
- 关键词:思想艺术
- 论宋代咏史诗中所体现的历史风云气被引量:1
- 2017年
- 宋帝重视编撰史书,以古鉴今,且以极大的热情阅读经史,并赋为咏史诗,具有重要的文化导向作用,直接促进了咏史诗的繁荣。而宋代政治思想及历史文化的嬗变,亦无不体现在咏史诗的选材及抒发的情志中,使诗中既洋溢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创建功勋的远大抱负,为国捐躯的忠肝义胆,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以及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又有对功成身退的渴望、穷而独善的思考及隐逸先贤的仰慕之情,突出地体现了士人与生俱来的忠君爱国情怀、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及隐逸情结,是政治格局、时代风云及社会现实在咏史诗创作中的投影。
- 张焕玲
- 关键词:政治导向
- 论罗惇衍《集义轩咏史诗钞》的思想内容
- 2014年
- 清代是古代咏史诗创作的集大成时期,在众多咏史诗集中,罗惇衍的《集义轩咏史诗钞》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人有感而发,观古人之善恶得失、为自身之规范鉴戒,是孔门"兴观群怨"文艺观的忠实践行者。在选材方面,诗人眼光独到,能够注意到社会文化发展中众多的变化,以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历史,并通过咏史传达出这种变化。在注释体例上采用自注、释词以注典,充分体现出诗集的文献价值和补史之功。诗集虽是恪守《御批资治通鉴》所作,却处处渗透着诗人以史为鉴、教化人心的史学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认识论和表彰乡贤、以诗传人的文献观。
- 张焕玲张海燕
- 关键词:史学观认识论文献观
- 论宋代咏经诗及其繁荣的历史文化背景被引量:1
- 2017年
- 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全宋诗》《全宋诗订补》及相关的补遗论文中的660馀首咏经诗的基础上,以历代咏经诗及儒家文化为参照,从社会文化渊源、思想内容和艺术审美理想等方面宏观考察了宋人咏经诗,挖掘其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文人的独特心态以及经学文化之新变。认为宋人咏经诗继承了前代咏经文学及诗体蒙学教材编纂的优良传统,有所创新地走向繁荣,既丰富充实了宋诗的题材内容,反映并推动了经学思想的传播普及,又提高了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从而成为咏经诗发展阶段上的一座高峰。这与宋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理学家先经后史的观念、社会训蒙需求及宋学的繁荣发展等现实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
- 张焕玲
- 关键词:理学宋真宗
-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08年
- 宋代咏史怀古诗的百年研究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二十世纪初至建国前的发轫期,多点评注解、个案分析;建国后至八十年代的发展期,注重赏析与议论之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兴盛期,个案分析与宏观研究并重。新时期以来,对宋代咏史怀古诗的研究热度还在持续升温,然缺陷和不足亦非常明显。
- 赵望秦张焕玲
- 关键词:宋代咏史怀古诗
-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论郑思肖《一百二十图诗集》的思想艺术
- 2013年
- 宋元之际的遗民诗人郑思肖秉承家学传统,精于诗文,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规模空前的大型题画咏史组诗《一百二十图诗集》借以抒怀言志,尚友古人,表达诗人茕茕孑立的孤寂之情、忠贞不渝的爱国之心、诗意栖息的游仙情结、效仿隐逸的高风亮节。
- 张焕玲
- 关键词:郑思肖思想情感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