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郑
-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筛选克罗恩病中Intelectin-1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比克罗恩病患者的病变与正常肠黏膜,筛选与肠凝集素-1(Intelectin-1)相互作用的差异蛋白,探讨Intelectin-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克罗恩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克罗恩病患者病变及正常组织中与Intelectin-1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MALDI-TOF/TOFMS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与Intelectin-1相互作用蛋白;并使用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分析技术验证所鉴定的Intelectin-1相互作用蛋白。结果利用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技术成功筛选出4个与Intelectin-1相互作用差异蛋白,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腺苷酸三磷酸酶(ATPase)、热休克蛋白90(HSP90)、锌指蛋白(ZNF)。结论Intelectin-1可能通过与TRAF3、ATPase、HSP90、ZNF蛋白相互作用,而影响克罗恩病的发展。
- 顾问周郑吴文涌刘晓昌余昌俊
- 关键词:克罗恩病免疫共沉淀质谱
-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力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通过菌血症的动物实验,研究不同耐药程度细菌毒力的差异性。方法用30只家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通过中心静脉分别注入3种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株:菌株A(敏感菌株);菌株B(多重耐药菌株);菌株C(泛耐药菌株),建立菌血症模型。结果 A,B,C3组家兔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0.5±3.6)d、(12.7±2.3)d和(13.9±0.3)d(A与C比较,P<0.004);C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A组(A与C比较,P=0.027);A组的CD4/CD8变化幅度显著大于C组(A与C比较,P=0.036);A组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更高(A与B比较,P<0.01;A与C比较,P<0.01);且A组家兔组织中的细菌负荷更多。结论泛耐药菌导致的菌血症对机体的损害小于敏感菌感染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敏感菌感染动物,泛耐药菌感染动物存活时间较长,炎症反应的程度较低。
- 周郑任建安张长乐刘海燕顾国胜黎介寿
- 关键词:菌血症肺炎克雷伯菌泛耐药多重耐药
- 基于外科精准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精准医学模式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到2016年某医学院校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精准医学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发放教学问卷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精准医学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 吴文涌周郑汪碧君邹兵兵
-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
-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细菌学演变及耐药性分析
-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的预后和多种因素相关。而细菌学演变和耐药性特征是决定肠外瘘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研究了肠外瘘病人的细菌学演变和耐药性特征,以及常见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病菌的基因分布和流行病...
- 周郑
- 关键词:肠外瘘腹腔感染并发症耐药性
- 胃癌术后消化道瘘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管理对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胃癌术后发生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消化道瘘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围手术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食管-空肠吻合口瘘4例(16.0%),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9例(36.0%),胆瘘1例(4.0%),胰瘘2例(8.0%),小肠-小肠吻合口瘘4例(16.0%),十二指肠残端瘘3例(12.0%),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合并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4.0%),小肠-、肠吻合口瘘合并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4.0%).12例消化道瘘发生在胃癌术后1周内;11例出现在术后7~14 d内;2例发生在术后2周以后.其中合并糖尿病16例(64.0%);高龄14例(56.0%);术前合并贫血10例(40.0%);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9例(36.0%);术中联合脏器切除4例(16.0%).本组25例中23例治愈,其中21例消化道瘘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愈合,2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愈;另2例死亡,1例死于腹腔内出血,1例死于腹腔感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加强胃癌术后消化道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促进瘘的愈合.
- 周郑刘大潮曹子川余昌俊吴文涌
-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 手助腹腔镜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在胃癌治疗中应用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手助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胃癌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以及术后第3天外周血,分别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同时收集患者的术前参数:患者的基本资料、合并的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指标;术中参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肿瘤的大小与分期,手术方式及手术性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在术中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肿瘤的大小与分期,手术方式及手术性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助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切口长度[(5.07±0.41)vs(13.00±1.75)cm](P<0.05);在术中失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手助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3±61.87)vs(242.5±105.08)m L;(3.12±0.73)vs(3.38±0.83)d;(7.83±1.56)vs(8.68±1.96)d](P<0.05);细胞因子CRP、IL-6及COR在术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手助腹腔镜组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94.22±14.99)vs(101.81±18.66)mg·L^(-1);(35.83±4.12)vs(38.56±4.58)ng·L^(-1);(389.00±30.97)vs(406.61±36.89)μg·L^(-1)](P<0.05);而术后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是安全可行的,其短期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且手助腹腔镜具有对机体干扰较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的优势。
- 周郑顾问吴文涌朱德芾余昌俊
- 关键词:手助腹腔镜开放手术胃癌
-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与耐药性分析
- 目的调查2001-2006年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谱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留取226例患者的腹腔脓液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导致肠外瘘的原因分别为胃肠手术99例 (43.8%),外伤60例(26.5...
- 周郑任建安王革非王新波范朝刚黎介寿
- 关键词:肠外瘘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
- 文献传递
- 肺炎克雷伯菌致低白细胞血症机制的研究
- 菌血症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形成,可以诱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包括促炎,抑炎介质的过度激活,细胞凋亡等,最终破坏生理内稳态的平衡。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同种属的细菌,由于耐药程度不同,它们引起的菌血症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
- 周郑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发病机制动物模型多重耐药血清蛋白质组学
-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 研究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谱及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方法 取226例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腹腔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获取菌株5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3株,革兰阳性菌180株,真菌7株.前10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肠球菌59株,铜绿假单胞菌5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8株,阴沟肠杆菌17株,奇异变形杆菌15株,摩氏摩根菌15株,粪肠球菌12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表达超广谱13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分别为102株和17株.甲氧两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结论 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谱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基本对甲氧西林耐药.
- 周郑任建安王革非王新波范朝刚黎介寿
- 关键词:肠外瘘外科感染耐药性病原细菌
- 手助腹腔镜胃癌D2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技术在胃癌D2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12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laparoseopiesurgery,HALS)与13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1aparoscopieassistedsurgery,LAS)治疗胃癌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AJCC/UICC分期、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发热例数、术后止痛剂使用例数、术后鼻饲肠内营养的时间、术后进流质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均完成根治性胃切除和胃周淋巴结的彻底清扫,HALS组无一例中转开腹,LAS组有20例中转开腹。HALS组手术时间(228,2±30.8)min,明显短于LAS组手术时间(256.0±46.7)min(t=-5.371,P=0.000);HALS组手术切口长度(5.2±0.4)cm,与LAS组(5.1±0.5)enl无统计学差异(t=1.681,P=0.094);HALS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6.9±5.9)枚,与IJAs组(16.2±6.4)枚无统计学差异(t=0.863,P=0.389);HAl.s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4.3±1.1)d,与IJAs组(4.4±1.9)d无统计学差异(t=-0.493,P=0.622);HALS组术后发热例数64例,与LAS组57例无统计学差异(X2=0.053,P=0.818);HAI.S组术后82例使用止痛剂与LAS组79例无统计学羞异(X2=0.332,P=0.565);HALS组术后鼻饲肠内营养的时间(37±0.8)d,与LAS组(3.6±0,9)d无统计学差异(t=0.892,P=0.373);HALS组术后进食流质时间(6.0±1.4)d与LAS组(6.2±1.4)d,无统计学差异(t=-1.082,P=0.280);HALS组术后住院时间(9.8±1.6)d,与LAS组(10.0±1.4)d无统计学差异(t=-1.005,P=0.316);HALS组术后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2例,LAS组术后肠梗阻2例、肺部感染2例,2组比较均尤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2组随访1~19个月,平均9个月,HALS组1�
- 齐勇吴文涌孟翔凌张长乐余昌俊周郑
- 关键词:手助腹腔镜腹腔镜辅助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