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文涌

作品数:51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肿瘤
  • 10篇胃癌
  • 10篇细胞
  • 9篇免疫
  • 8篇蛋白
  • 8篇肝细胞
  • 6篇预后
  • 6篇直肠
  • 6篇细胞癌
  • 6篇肝细胞癌
  • 5篇胆管
  • 5篇手术
  • 5篇组织化学
  • 5篇外科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结直肠
  • 5篇肠癌
  • 4篇胆管癌
  • 4篇直肠癌

机构

  • 4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武警安徽省总...
  • 1篇含山县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庐江县人民医...

作者

  • 51篇吴文涌
  • 18篇孟翔凌
  • 11篇余昌俊
  • 8篇吴正升
  • 6篇张长乐
  • 6篇周郑
  • 5篇汪正广
  • 4篇徐阿曼
  • 4篇熊茂明
  • 4篇孟刚
  • 3篇杨文奇
  • 3篇朱化刚
  • 2篇刘省存
  • 2篇刘学停
  • 2篇张震
  • 2篇李俊
  • 2篇齐勇
  • 2篇黄冉
  • 2篇顾问
  • 2篇马伟

传媒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消化外科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MIP与MDM2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c-maf诱导蛋白(CMIP)和小鼠双微体基因(MDM2)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IP、MDM2蛋白在115例HCC及98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8例癌旁组织中CMIP蛋白全部阳性表达,HCC中CMIP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39%(66/115);MDM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9%(66/115)和12.24%(12/98);两种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MIP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HBs Ag)状况、有无脉管浸润、甲胎蛋白(AFP)水平、有无肝脏被膜侵犯、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MDM2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HBs Ag状况、有无脉管浸润、AFP水平、有无肝脏被膜侵犯、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关。(3)HCC中CMIP与MDM2蛋白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 HCC中存在较高比例的CMIP蛋白表达缺失和MDM2蛋白过表达,CMIP失活、下调与MDM2激活、上调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王樾吴文涌吴正升周郑余昌俊孟翔凌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CMIPMDM2免疫组化
MTA2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及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20例结直肠癌标本,均取其原发病灶,并收集距肿瘤组织5cm以上的非肿瘤性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MTA2、p53的表达。并根据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两者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MTA2阳性表达率为59.16%(71/120),p53阳性表达率为61.67%(74/120),两者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表达率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A2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余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p53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余各因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TA2可作为新的结直肠癌临床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其临床意义可能优于p53。
万鸿孟翔凌吴文涌
关键词:结直肠癌P53肿瘤转移
Ezrin及CD44V6的表达与胆管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Ezrin与CD44V6在胆管癌进展中的作用及与胆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管癌、27例癌旁及12例正常胆管壁标本进行Ezrin蛋白和CD44V6蛋白检测。结果①Ezrin表达在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上皮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4.5%(18/33)、59.3%(16/27)和66.7%(8/12),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4V6表达在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胆管上皮组织阳性率分别为27.1%(9/33)、11.1%(3/27)和0%(0/12),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33例胆管癌组织中,Ezrin表达强弱在不同大小肿瘤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部位、浸润和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CD44V6表达强弱与肿瘤的TNM分期、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和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Ezrin和CD44V6表达与胆管癌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无密切相关。
张懿孟翔凌朱立新汪正广吴文涌陈伟张震徐坤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CD44
酸离子敏感通道1a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酸离子敏感通道1a(acid-sensing ion channel 1a,ASIC1a)属于氨氯敏感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及表达。在生理环境下,细胞通过H^+的多种转运方式维持细胞外和细胞内的pH值并相对稳定在7.0~7.5左右。在一些病理条件如过敏性哮喘、肾炎、关节炎、肠炎、急性肺损伤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组织的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和ATP水解的H^+积聚,导致组织酸化及体液pH值急剧下降至4.0~6.0左右,而进一步激活的ASIC1a可引起炎症性疾病病情急剧恶化。近年来,靶向ASIC1a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本文就ASIC1a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做简要综述,探讨ASIC1a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彦邑孟晓明胡成穆吴文涌黄艳
关键词:炎症性疾病PH
基于外科精准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精准医学模式在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到2016年某医学院校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精准医学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发放教学问卷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精准医学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吴文涌周郑汪碧君邹兵兵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
胃癌组织中NLRC5表达的意义及其影响胃癌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NLRC5)、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NLRC5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初步探讨NLRC5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石蜡标本93例,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中NLRC5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分析NLRC5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胃癌细胞株MKN-45和MGC-803分别转染p EGFP-C2-NLRC5重组质粒,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验证NLRC5转染效率。采用MTT细胞增殖和细胞划痕实验对NLRC5进行功能分析,观察体外实验中NLRC5表达变化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NLRC5在93例胃癌标本中阳性表达67例(72.04%),阴性表达26例(27.96%)。NLCR5的表达情况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情况密切相关。Kaplan-mer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LCR5阴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好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93例胃癌标本中β-catenin阳性表达63例(67.74%),阴性表达30例(32.2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C5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胃癌细胞在过表达NLRC5后,MTT细胞增殖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β-catenin和下游关键靶蛋白C-myc、金属基质蛋白酶-7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NLRC5广泛表达于胃癌组织中,其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NLRC5高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C5高表达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C5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性,NLRC5的表达变化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的表达。提示NL
徐徽吴文涌张震孟刚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闭孔疝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汤大纬熊茂明孟翔凌吴文涌范学圣
IARS2在胃癌预后中的临床应用
2019年
为检测IARS2和MYO5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IARS2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ARS2和MYO5B的表达,使用线性回归分析两者m RNA表达相关性。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6对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ARS2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IARS2表达情况将胃癌患者分为IARS2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发现,较之癌旁组织,IASR2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而MYO5B在胃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5),且两者表达负相关(r=0.5768, p=0.0008)。免疫组化显示IASR2阳性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9%。IASR2高表达提示更高的胃癌淋巴结转移(p=0.041)和TNM分期(p=0.004)及更低的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p=0.000 6)。研究提示IARS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的标志物。
陈晨吴文涌
关键词:胃癌标志物
PPFIA4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探讨PPFIA4在肝细胞癌组织和HCCLM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方法选择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PFIA4表达情况并进行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设计siRNA质粒瞬转敲低HCCLM3细胞中PPFIA4表达,选取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PPFIA4对HCCLM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借助Western blot法检测HCCLM3细胞株转染siRNA质粒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PPFIA4在肝细胞癌组织和肝细胞癌细胞(HCCLM3、Li-7、MHCC97H)中高表达;PPFIA4高表达提示患者临床分期较晚,总体生存期(OS)较短;敲低HCCLM3细胞株中PPFIA4表达后,HCC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P<0.001),并且EMT标志物表达发生变化,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增加(P<0.01),而间充质标志物Vimentin、N-cadherin的表达下降(P<0.05、P<0.01)。结论PPFIA4在肝细胞癌组织和肝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沉默PPFIA4后能够调控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抑制HCCLM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具体机制可能与EMT相关。
崔浩东殷济民郭凯汪碧君王天兵吴文涌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迁移EMT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TGF-β1、Smad-3和Smad-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信号传导蛋白Smad-3和Smad-7水平的变化,为上皮间质化(EMT)与CRC的关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通过ELISA法对CRC患者血清中TGF-β1、Smad-3和Smad-7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GF-β1、Smad-3和Smad-7的水平。结果 CRC患者血清中TGF-β1和Sma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mad-7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Dueks分期等级的增高,TGF-β1和Smad-3水平逐渐增高(P<0.01),Smad-7水平则逐渐降低(P<0.01)。结论 TGF-β1、Smad-3和Smad-7在CRC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郑孝翔吴文涌余昌俊
关键词:结直肠癌TGF-Β1SMADELISA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