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静
-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杀灭效果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评价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杀灭效果。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白色念珠菌悬液接种于24孔板上,培养白色念珠菌生物膜,通过活菌计数评价生物膜的培养稳定性;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不同时间后,平板计数法计算残余活菌的量,荧光染色观察死亡真菌的情况,透射显微镜观察真菌形态变化。结果白色念珠菌培养72 h后,可在24孔板上形成典型的、成熟的、稳定的生物膜结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作用20 s可杀灭90%真菌,作用时间超过55 s,则无活菌检出;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荧光素标记的死细胞面积也相应增加;透射显微镜结果显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白色念珠菌的细胞结构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结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可破坏白色念珠菌结构,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 蒲启康刘思静黄欢熊靖飞张丽方志汪川
-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灭菌
- 结核分枝杆菌clpP2抗原表位预测与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酪蛋白酶蛋白水解亚基单位2(clpP2)的抗原表位,为结核病疫苗、药物研制等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以clpP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软件DNA Star预测二级结构;运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运用VaxiPred软件综合预测T细胞抗原表位,用ABCpred、COBEPro和BepiPredPred软件综合预测其B细胞抗原表位;采用DNA Star Protean、SignalP、TMHMM在线软件和NCBI数据库分析其免疫学相关信息。结果 clpP2蛋白结构丰富,含有较多潜在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表位;也含有较多的B细胞线性和构象优势表位,这些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柔韧性指数都较高。结论 clpP2蛋白具有诱导免疫应答的潜能,可以作为结核监测、治疗、预防的新靶点。
- 刘思静蒋明娟蒲启康任晨艳苏琳张祥汪川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表位
- 结核分枝杆菌Rv2660c蛋白结构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v2660c蛋白的结构并预测其抗原表位,为研发针对结核潜伏性感染的治疗性疫苗和药物提供新的靶点。方法用BLAST软件分析Rv2660c蛋白与人类蛋白的同源性,然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二级结构、跨膜结构、信号肽序列及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BLAST结果显示,Rv2660c蛋白与人类蛋白同源性不高,同源性最高的人类蛋白是MAD 6蛋白,同源性仅为16%。Rv2660c蛋白无跨膜区,为胞外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该蛋白含丰富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19-35、48-54、28-44和58-73位氨基酸残基可能存在优势线性B细胞表位;56-64位和65-74位氨基酸可能存在优势辅助性T细胞表位,66-74、41-49、63-71位氨基酸可能存在优势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结论 Rv2660c蛋白含丰富抗原表位,具有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性,可望作为潜伏性感染结核的治疗性疫苗和药物的作用靶点。
- 蒋明娟刘思静任晨艳蒲启康张祥苏琳汪川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表位预测生物信息学
- 三种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 2015年
- 通过对3种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提取方法主要是破壁方式的比较,找到一种可高效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的方法,为该菌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技术。以绵羊李斯特菌新鲜液体培养物为材料,收集菌沉淀,分别选用3种破壁方式破除细胞壁,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丙酮沉淀法沉淀破壁液中的菌体蛋白,采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所得菌体蛋白。溶菌酶-超声破壁-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得到的李斯特菌菌体蛋白SDS-PAGE条带清晰丰富,Western-blot条带特异。溶菌酶-超声破壁-TCA-丙酮沉淀法可有效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满足常用蛋白分析技术的要求,是一种提取李斯特菌菌体蛋白的可靠方法。
- 徐宗凯林青青周梦莹刘思静黄耀李文熙李兴桥余倩汪川
- 关键词:李斯特菌蛋白质
- 绵羊李斯特菌在小鼠体内的感染增殖规律及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绵羊李斯特菌(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C57BL/6J小鼠后,细菌在小鼠体内感染增殖规律及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为Li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载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寇氏法测定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C57BL/6J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以0.1×LD50剂量静脉或滴鼻接种小鼠,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肝、脾和肺中的细菌载量、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肝和脾组织匀浆液中IFN-γ肺组织匀浆液中IFN-γ、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6.3×106(cfu)和2.5×108(cfu)。Li静脉感染小鼠后能够在肝、脾和肺中增殖,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和炎性浸润并诱导IFN-γ泌水平上调,三种器官中肝的各指标变化最显著。“滴鼻感染小鼠后主要在肺部增殖,引起肺部病理损害并诱导肺组织IFN-γ、TNF-α和IL-6分泌水平上调。结论静脉接种Li可以在小鼠体内引起全身性多器官的病理和免疫反应,而滴鼻接种Li可以针对性地在小鼠肺部引起病理和免疫反应;Li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载体。
- 周梦莹蒋明娟任晨艳刘思静蒲启康汪川
- 关键词:细胞因子
- 绵羊李斯特菌为载体的结核多阶段T细胞表位疫苗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构建以绵羊李斯特菌(Listerria ivanovii,LI)为载体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征性抗原蛋白的疫苗候选菌株,并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将MTB早期感染、潜伏感染和复发阶段的4种抗原基因的细胞表位串联形成融合抗原基因,即多阶段结核杆菌抗原基因,命名为msv。将msv插入含有LI同源序列的打靶质粒,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基因组整合msv抗原基因的重组LI菌株。观察重组菌株的体外生长情况,通过Western blot验证靶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测定重组菌株对C57BL/6小鼠的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以0.1×LD50为免疫剂量,通过尾静脉接种小鼠,通过接种前及接种后1、2、3、5、7、14 d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脏器载菌量和脏器病理切片评价疫苗候选株的安全性。为测定疫苗候选株的免疫效果,另取3组小鼠分别尾静脉免疫LI-msv、LI、NS,免疫后第9天制备脾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能表达多阶段结核杆菌抗原的疫苗候选株LI-msv。LI-msv对C57BL/6小鼠的LD50为3.3×10^8 CFU/只。通过尾静脉接种小鼠后,LI-msv主要在小鼠肝脏和脾脏内短期繁殖,7d后能被机体清除,对肝、脾的病理损伤时间短且可恢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接种LI-msv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化出了特异的IFN-γ^+CD4^+T细胞和IFN-γ^+CD8^+T细胞,阳性细胞比率较相应载体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高(P<0.005);特异性TNF-α^+CD4^+T细胞比率高于相应载体对照组(P<0.01)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5),TNF-α^+CD8^+T细胞比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一株以LI为载体的表达结核杆菌多阶段抗原的疫苗候选株。该菌株具有生物安全性,且能诱导一定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有望作为结核疫苗�
- 刘婷刘思静周玉真张云雯汪川
- 关键词:结核病安全性免疫效果
- 粗壮女贞提取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与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其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因此,安全有效的预防AS策略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得尤为重要。生活...
- 刘思静
- 关键词: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入血成分
- 一种绵羊李斯特菌平衡致死系统、构建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绵羊李斯特菌平衡致死系统、构建方法及应用,在actA和plcB双基因减毒LI菌株的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缺失四个基因(actA、plcB、dal、dat)的减毒营养缺失株(LI△actAplcB△d...
- 汪川周玉真刘思静张云雯
- 文献传递
- 李斯特菌溶血素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李斯特菌溶血素(LLO)是胆固醇依赖的溶细胞毒素家族中的一个成孔毒素,是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国内外研究表明,LLO能帮助细菌逃离噬菌体、不产生细胞毒作用、促进外源性抗原提呈,以及刺激CD8^+T细胞免疫应答等,已在一些新型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研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LLO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致病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 刘思静蒲启康蒋明娟汪川
- 关键词:李斯特菌溶血素疫苗
- 国内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由《耶鲁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条例》引发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讨被引量:14
- 2013年
- 本文对比了《耶鲁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手册》和国内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状况,探讨得出国内高校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进而探讨对大学生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方式,以及提出一系列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 李昊刘思静黄耀李文熙刘佳琪
-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