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全亮
-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微胶囊化棕榈油的品质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以麦芽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为复配壁材、蔗糖脂肪酸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乳化剂制备棕榈油微胶囊,检测其基本理化指标,探讨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微粒微观结构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自制微胶囊的含油量是38.21%,蛋白质含量是24.68%,自由下落堆积成锥体的休止角是36.1°,水溶解度是75.8%,所得微胶囊散落性良好,微观结构完整,表面结构光滑,形状呈球形或椭球形,微胶囊颗粒大小主要集中在0~40μm的范围内;热重分析表明,微胶囊热稳定性良好,高温对微胶囊品质影响较小;储藏实验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微胶囊化的棕榈油过氧化值增加量为6.5mmol/kg;红外谱图表明,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壁材与芯材未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制备的微胶囊成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及品质。
- 刘全亮马传国王化林季敏OIO Cheng KeatWONG Soo Khwan
- 关键词:棕榈油微胶囊贮藏
- 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酸解制备中长碳链结构酯被引量:1
- 2015年
- 以中碳链脂肪酸(MFCA)和大豆油为原料,酸性离子液体1-甲基-3-羧甲基咪唑硫酸氢盐[AAMIM][HSO4]为催化剂,通过酸解反应制备中长碳链结构酯(MLCT)。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最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6 h,底物物质的量比为10∶1,催化剂添加量为4%(以底物总量计),中碳链脂肪酸的结合率最大为51.49%。在对辛酸、癸酸选择性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癸酸与辛酸在酸解反应过程中具有竞争性,且癸酸占有竞争优势。纯化脱酸后产品中MLCT占总质量的72.96%。
- 柴小超马传国魏佳丽刘全亮殷俊俊王化林裴梦雪
- 关键词:离子液体酸解
- 棕榈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 本研究以不同熔点的棕榈油为芯材,选用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复合壁材对棕榈油进行微胶囊化。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干燥,重点研究喷雾干燥初期乳状液制备工艺条件、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各种因素,并对各阶段的工艺参数进行...
- 刘全亮
- 关键词:棕榈油乳状液微胶囊喷雾干燥贮藏
- 棕榈油硬脂和棕榈油中间分提物性能及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改善油脂可塑性和口溶性,及为开发以棕榈油产品为主要原料专用油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棕榈油硬脂(PSt)、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两者间相容性。测定二元混合体系固体脂肪含量(SFC)值,并通过计算其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值△SFC,结合T–△SFC曲线、二元等温曲线等直观分析,结果表明:PSt与PMF混合物在25℃、PSt含量为30%~50%时,二者间偏晶现象严重;而在35℃~50℃时,二者间共晶现象较为严重;在0℃~10℃和30℃~35℃范围内,二者间具有较好相容性。
- 季敏李勇强Ooi Cheng KeatWong Soo Khwan刘全亮马传国
- 关键词:棕榈油
- 米糠毛油中去甲基甾醇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对米糠毛油中去甲基甾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更准确,重现性好,加标回收率为93.5%,相对标准偏差为1.30%,适合米糠毛油中去甲基甾醇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 魏佳丽马传国柴小超刘全亮王化林殷俊俊裴梦雪
-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 棕榈油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该文主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含油量为30%以上棕榈油微胶囊,并对制备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2.5%(单甘脂∶蔗糖酯=3∶7)、剪切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为70℃、壁材∶芯材=1.5∶1、进风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包埋率为82.3%、含油量为32.9%的微胶囊。
- 刘全亮马传国季敏Ooi Cheng KeatWong Soo Khwan
- 关键词:棕榈油微胶囊粉末油脂乳化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酸解反应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了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大豆油与辛酸、癸酸反应合成中长碳链结构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离子液体进行了筛选,考察了底物摩尔比(大豆油与辛酸癸酸混合物(摩尔比3∶1)摩尔比)、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中碳链脂肪酸(MCFA)结合率的影响。以1-羧甲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为催化剂,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1∶8,催化剂添加量12%(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13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中MCFA的结合率为46.72%,辛酸、癸酸的结合率分别为30.04%、16.68%。通过考察辛酸、癸酸参与反应的难易程度可知,癸酸较辛酸更容易发生酸解反应。
- 柴小超马传国魏佳丽刘全亮王化林殷俊俊裴梦雪
- 关键词:离子液体固载结合率大豆油
- 橄榄油中极性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该文利用液液萃取法研究了橄榄油中极性总多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提取次数与提取时间对总多酚提取量影响较大。根据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了橄榄油总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溶剂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料液比2 mL/g,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橄榄油的总酚含量为11.16 mg/kg。
- 裴梦雪马传国殷俊俊王化林刘全亮
- 关键词:橄榄油总酚含量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