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晋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单发小肝癌的术式选择及免疫状态改善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单发小肝癌的近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对患者免疫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单发小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开腹肝切除术,研究组50例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并观察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红素(TBIL)]、细胞免疫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术后2周时AST水平低于术前(P<0.05),ALT、TBIL水平恢复至术前(P>0.05)。术后1周,研究组CD3^+、CD4^+、CD8^+、NK恢复至术前(P>0.05),术后2周时上述指标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研究组ALT、AST、TBIL水平及CD3^+、CD4^+、N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单发小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势,利于促进患者近期肝功能的恢复,改善细胞免疫,减轻创伤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 高晋刘建生廉文瑞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免疫水平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胰头异物取出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性,54岁,因腹痛检查发现腹部异物1d入院。既往20年前头部外伤后诊断“精神分裂症”,平素交流困难,不能回忆异物何时何种原因进入体内。体格检查:剑突下压痛阳性。余阴性。
- 刘宇魏志刚高晋王斌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头体格检查精神分裂症外伤后
- 金雀异黄素抗胰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胰腺癌是目前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很高,而且近年来在国内外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近年来对其外科手术治疗和化疗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患者的预后仍未得到较大改进。
- 高晋刘建生
-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金雀异黄素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治疗病死率发病率
- 诱骗受体3联合甲胎蛋白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3,DcR3)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HCC患者作为实验组(HCC组),同期肝脏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cR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DcR3对HCC的诊断效能,并分析DcR3联合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诊断HCC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HCC组血清DcR3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DcR3水平会逐渐下降;但随着肿瘤进展,血清DcR3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DcR3单独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DcR3联合AFP检测诊断HCC的敏感度为90%,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血清DcR3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预后更差(P<0.001)。结论血清DcR3联合AFP检测对HC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对预后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张晓栋梁超杰刘宇高晋傅旺旺张永平
- 关键词:肝癌诱骗受体3甲胎蛋白
- 胃癌组织中高迁移率蛋白A1 A2表达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胃癌(gastric cancer)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尽管目前胃癌根治术已渐趋成熟,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疗法也在不断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治疗却常因肿瘤转移和复发而失败。肿瘤的浸润、转移是肿瘤细胞同宿主细胞间表现复杂的交互程序[1],此过程涉及多种不同的基因及产物,因此探讨癌变浸润转移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
- 高晋刘建生
- 关键词:癌侵袭转移胃癌组织迁移率分子靶向治疗蛋白
- 诱骗受体3在肝癌临床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诱骗受体3(DcR3)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其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尤其在肝癌中,DcR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因此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可作为一种早期诊断方法。DcR3也可以作为评估肝癌治疗效果的指标,其表达水平与疾病进程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同时,DcR3的发现也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靶点。通过抑制DcR3的表达或阻断其信号转导,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为治疗肝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途径。未来通过深入研究DcR3的作用机制,开发针对DcR3的诊疗策略,有望为肝癌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可能。
- 张晓栋梁超杰刘宇高晋傅旺旺张永平
- 关键词:肝癌诱骗受体3甲胎蛋白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