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全毅
- 作品数:64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程砚秋的声腔创造与悲怨美学风格
- 程砚秋表演艺术最突出的是旦角声腔上的创新发展,其唱腔真当得起"自成机杼、独一无二"之特色。1922年以后仅仅几年时间,程砚秋新腔风靡大江南北,从嗓子失润到发展出幽咽婉转的声腔共鸣与演唱方法,这是难能可贵的艺术创举。然而,...
- 颜全毅
- 关键词:美学风格
- 和而不同 深情则一——我的两部云南少数民族爱情戏剧创作被引量:1
- 2021年
-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优美的旋律、清新的歌词,许多中国人能脱口而出的《小河淌水》,是来自云南普洱一带的民歌旋律,也让人们对云南地域文化充满着浓厚兴趣与情感。丰富而独到的地域风情、脍炙人口的音乐,也让《小河淌水》成为值得开掘的戏剧题材。
- 颜全毅
- 关键词:戏剧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地域风情和而不同民歌旋律脱口而出
- 程砚秋的声腔创造与悲怨美学风格
- 2017年
- 民国京剧男旦艺术大发展,旦角以新剧、新腔为号召,"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以程腔、程剧之别具一格、特色鲜明而成门立户,"程腔"是京剧青衣声腔行的一大创新,但又与程剧之悲怨美学风格紧密相连、相得益彰。程腔、程剧的悲怨风格,构成了程砚秋表演艺术的美学基点。
- 颜全毅
- 关键词:京剧艺术男旦艺术程派
- 清代京剧文学认识简论
- 2004年
- 本文对清代京剧文学在戏曲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进行了探究 ,认为京剧文学和元杂剧、明清传奇一样 ,是戏曲文学在清代中期以来的收获 ,对清代京剧文学应该给予相应的认识高度 ;并对清代京剧文学的总体特色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予以分析探讨 ;同时 ,本文还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钱穆、徐凌霄等学术大家对京剧文学深刻的认识研究。
- 颜全毅
- 关键词:清代剧目演员表演技艺
- 还原与重塑——浅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曲名著改编剧目
- 2003年
- 本文论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曲创作名著改编剧目的成果与缺失 ,通过对《骆驼祥子》、《孔乙己》、《死水微澜》、《金子》以及南戏改编工程等名著改编剧目的具体分析 ,探讨了当代戏曲名著改编作品在创作上的两大主要要点 :还原与重塑。无论是还原抑或重塑 ,需要尽量展示出戏曲艺术本体的魅力 ,同时 ,在原著的基础上 ,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与需要的作品。
- 颜全毅
- 关键词:戏曲创作名著改编
- 戏曲创作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戏曲创作的教学传授,实际是戏曲编剧、创作、传播人才培养的特色教学体系,它具备了相当的独特性。在众多大学文科课程中,以教授创作为目的的专业本来少之又少,以戏曲编剧手法为教学手段,以培养戏曲编剧为教学目的,这种学科自然更是具备小众化和精英化的特色。
- 颜全毅
- 关键词:戏曲创作教学体系文科课程教学目的编剧
- 越剧发展的市场化生态:长项与短板
- 2016年
- 从1906年田头吟唱的滩簧小调发展起来,成为当代戏曲最为活跃和知名的剧种之一,越剧走过了110年。在2006年越剧百年之际,经历了民国革新、海上流派纷呈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浙派崛起等几个大的黄金时期,越剧已经基本完成了其剧种美学、风格的奠定与地域、流派不同层次、样貌的布局发展,而进入21世纪之后的短短15年里,中国社会进入加速都市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文化生态与市场格局向多元化、纵深化发展,作为较为追求时尚、关注都市和青年观众的戏曲剧种,越剧在这十几年中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是试图探索并构筑出新世纪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市场化生态。
- 颜全毅
- 关键词:文化生态市场化越剧短板戏曲剧种信息网络化
- 电视戏曲的娱乐探索与争议——以《越女争锋》为案例
- 2010年
- 一电视戏曲作为一个概念,直到20世纪后20年才逐渐发展成熟。利用电视的专题、欣赏、系列剧等多种手段,以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推广、播出戏曲,逐步发展为戏曲欣赏、戏曲知识。
- 颜全毅
- 关键词:电视戏曲节目策划上海越剧院观众群可看性
- 清代京剧文学史
- 《清代京剧文学史》是以清代京剧的剧目和剧本创作情况、特色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系统地勾勒、探讨清代京剧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价值。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史的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忽略了京剧文学的存在,这与京剧作为国剧的地位...
- 颜全毅
- 关键词:清代京剧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
- 历史与人文的现代观照——浅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曲历史剧创作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戏曲历史剧创作的大致状况,认为人文观照是这一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的核心指向。并以《夕照祁山》、《贵人遗香》、《夏王悲歌》、《马陵道》等剧目为代表,分析了九十年代戏曲历史剧对历史反思、人性思考与审美意识诸方面上的深入成果。
- 颜全毅
- 关键词:戏曲创作历史剧人文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