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韵

作品数:2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教育
  • 5篇家庭
  • 5篇教师
  • 4篇择校
  • 3篇社会
  • 3篇视域
  • 3篇文化
  • 3篇高校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择校热
  • 2篇社会学
  • 2篇思政
  • 2篇乡村
  • 2篇留守
  • 2篇逻辑
  • 2篇逻辑与
  • 2篇民办
  • 2篇课程
  • 2篇家政

机构

  • 22篇湖州师范学院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陆韵
  • 2篇王珏

传媒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中国德育
  • 2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江苏高教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四川教育
  • 1篇教育科学论坛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基础教育
  • 1篇当代教师教育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农家科技(中...
  • 1篇黑龙江教师发...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协同理论视域下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的发展困境与破解路径
2025年
发展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是深入推动家校合作、实现高效协同育人的必要前提。通过协同理论视角的审视,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发展以制度体系创新为坚实基础,以职前培养为关键阶段,以职后培训为有效路径,并以教师专业自觉为内在动力。当前该胜任力的发展面临外部协同疏离、职前协同缺失、职后协同偏移和内生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为了打破上述困境,应致力于优化家校合作组织建构与家校合作机制,创新家校合作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范式,建设家校合作分层培训体系与校本资源库,建构家校合作反思机制与终身学习支持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师家校合作胜任力,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王珏陆韵王丽梅
关键词:破解路径
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补偿与创生
2023年
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严重缺失这一困境,从“推进城乡携手,助力院校结对帮扶”“优化课后服务,开发乡村特色课程”“整合社区资源,提供多元教育服务”三方面着手,着力补偿乡村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同时,“助人自助”终极目标的实现须从三方面助推家庭文化资本的自主创生:强化优秀品质,激活儿童发展潜能;汇聚多方力量,助推文化资本积累;提高监护人素质,改善隔代教育困境。
傅安妮陆韵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创生
松散耦合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系及实践路径被引量:1
2025年
家校社在协同育人中面临相互僭越、疏离与对立的困境,其背后蕴藏着松散耦合的关系,体现在主体互动、行动逻辑、育人理念与规则惯例等方面。松散耦合理论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实践启示:增强家校社耦合粘性,外在制度规范与内在价值共识凝聚合力;丰富家校社耦合形式,精准施策与多元定制服务相互补充;创新家校社耦合元素,科学育人理念与民间教养智慧双向互通;释放家校社耦合效应,跨界资源流动与局部经验创生协同共进。
陆韵
乡村留守老人抗逆力及其培育策略研究——基于安吉县S村的个案调查
2019年
关爱留守老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基于浙江省安吉县S村的个案调研,发现留守老人面临距离阻隔下的“不安全感”、衣食保障背后的“无意义感”、亲子关系中的情感疏离和通讯技术发展的遗留困惑,他们的自我调适包含信念支撑、获取非正式群体的支持、争取就业创业机会以及家庭沟通与情感维系。针对留守老人的抗逆力培育可参考以下举措:构建亲友互助网络、搭建老人就业平台、营造兴趣活动空间、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陆韵
关键词:留守老人抗逆力
陌生人社会儿童之善及其彰显限度被引量:1
2018年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引起儿童生活世界的变化,交往对象身份的模糊、日常生活时空的拓展、道德灰色地带的蔓延、个体生活形式的多元使儿童的善意面临风险。然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提升和个人德性生成是相互促进的,儿童善良美德的养成是适应与超越现实的应然选择。儿童之善具有边界之限、程度之限,受制于规则并体现层次性。学校道德教育须引导儿童把握善的彰显限度,在天性释放与自我保存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陆韵
关键词: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道德教育
高校教师群体社会分层对参与学校决策的影响及应对被引量:6
2018年
高校教师群体因地位差异而形成的社会分层受到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和政治权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教师参与学校决策过程中,社会分层既凸显沟通协商的必要性又为此制造了困境,利益分歧、价值观分裂、机会与资源的不均等分布使各层级教师之间产生观念冲突。同时,利益分化影响共识达成、地位差异干预决策公正、结构维持妨碍全面参与。提升教师参与决策成效、推进民主自治进程,需不断改进高校决策机制:发挥次级组织的协调作用,营造自由表达的协商环境,明确参与者的责权利关系,加强决策形成的全程监督。
陆韵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分层民主自治
“扎根中国”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被引量:1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思想对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带来重要启示,在“扎根中国”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需聚焦当下教育改革发展需求、打破“唯西方论”思想禁锢、探寻中国道路汲取中国智慧、坚持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取向。为将这一理念逻辑落到实处,教育者可围绕以下路径展开“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实践:厘清课程目标,使家国情怀成为教育学人“灵魂”;丰富课程内涵,使普世价值与本土经验互动联通;优化教学方法,使理论深耕与现实洞察相融共促;完善评价体系,使思政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陆韵刘念雨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
芬兰公共卫生管理改革经验及启示——以结构不良问题为视角
2014年
结构不良问题又称"恶劣问题",它没有明确的解决方式。芬兰公共卫生管理中的结构不良问题有三个基本特点:循环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问题解决过程的线性化。这些特征体现在芬兰公共卫生管理改革的各个方面,包括新公共管理、质量管理、分权化管理和病人导向。通过分析芬兰公共卫生管理改革中的结构不良问题,发现结构不良问题的特点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识别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考虑多种解决方案,从中选择合适的问题解决方式。
陆韵
关键词:公共管理卫生管理结构不良问题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教师: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教师,有利于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当前,新时代教师存在三方面的现实困境: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冲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冲突;职业失范与职业道德的冲突。基于知行...
杨玥陆韵林欢欢
关键词:知行合一文化特质
中小学家委会制度的内涵、局限与优化路径
2025年
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是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化组织。制度理论视角下家委会制度涵盖运行制度、理念共识和文化习俗三大基础要素,从而奠定组织秩序、激发成员动力并促进关系协调。为应对当下家委会制度规制薄弱、规范缺失与文化失协等问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确保家委会运作规范,提升科学制度监督力;坚守家委会核心价值,强化道德准则约束力;营造家委会公平氛围,增强家校文化凝聚力。
王珏陆韵宁兰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