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辰方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细胞浆中PrP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探讨在胞浆中表达的PrP的理化特征以及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我们构建了胞浆型PrP(CytoPrP)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通过蛋白酶敏感性实验检测CytoPrP及其蛋白酶抗性,利用MTT和Trypan Blue细胞计数检测CytoPrP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CytoPrP在胞浆内的存在受蛋白酶抑制剂的控制;与野生型PrP相比,CytoPrP具有相对较强的蛋白酶K(PK)抗性。MTT和细胞计数实验均显示,Cyto-PrP的存在可诱导明显的细胞毒性效应,而CytoPrP的细胞毒性作用受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关系。上述结果为研究CytoPrP在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 王新董辰方石琦石崧王桂荣雷艳君安润徐琨姜慧英韩俊赵玉军董小平
- 关键词:朊病毒细胞毒作用
- 一种基于连续PMCA的PrP^Sc体外扩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08年
- 为建立一种基于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PMCA)的体外稳定扩增方法以观察PrPSc是否能在体外连续传代,我们分别制备了正常仓鼠和羊瘙痒病因子263K感染的发病仓鼠的全脑匀浆,将两种脑匀浆以不同体积比混合后,分别进行144个循环的直接PMCA和每轮48个循环、共8轮的连续PMCA,用Western blot对PrPSc的扩增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常规的直接PMCA方法相比,连续PMCA能更有效地使低浓度的PrPSc扩增到可检出的水平,表明连续PMCA可以支持羊瘙痒因子263K在体外长期稳定的复制。连续PMCA方法是一种体外高效地扩增PrPSc的方法,有潜力成为一种Prion体外培养方法,用于研究Prion错误折叠和复制机制,以及检测脑组织、外周组织和体液样品中的微量PrPSc。
- 石崧董辰方张宝云石琦王桂荣王新韩俊董小平
- 关键词:PRION病
- 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和139A仓鼠脑组织中tau、磷酸化tau、GSK3β和β-tubulin变化的研究
- 前言朊病毒病又称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以脑内出现海绵状病理改变为特征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被认为是细胞内正常PrP蛋白转化为PrPSc所致,包括人类的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
- 王桂荣石崧高晨张宝云田婵董辰方周瑞敏李晓丽陈操韩俊董小平
- 关键词:TAUTUBULIN
- 文献传递
- 中国临床诊断克雅氏病人脑脊液中tau蛋白浓度诊断价值的研究
-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是一种由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快速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到目前为止,确诊需进行脑组织活检或尸检。脑脊液(CSF)与大脑细胞外空间接触最为紧密,因此大脑的生...
- 王桂荣高晨石琪周伟陈建明董辰方石崧王新韦艳姜慧英韩俊董小平
- 关键词:克雅氏病TAUCSFELISA
- 文献传递
- PrP对tubulin和GFAP的影响及链霉素增加PrP<sup>Sc</sup>检测敏感性的研究
- 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即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s),是一类罕见的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包括人类的克雅氏病(Cr...
- 董辰方
- 关键词:朊病毒微管蛋白免疫共沉淀
- PrP八肽重复突变体对细胞生长影响的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PrP八肽重复突变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具有遗传性朊病毒病相关不同八肽重复区插入突变的PRM,基因表达载体瞬时转染HeLa细胞,经噻唑蓝比色法(MTT)、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多八肽突变PrP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野生型明显增强。多八肽突变PrP较野生型更容易诱导凋亡发生,多八肽突变组早、晚期凋亡率均高于野生组。结论遗传性朊病毒病相关多八肽突变PrP蛋白可能较野生型更易诱导细胞凋亡发生。
- 韩露万言珍韩俊陈岚孙力王小凡黄银霞董辰方姜慧英董小平
- 关键词:朊病毒肽类噻唑蓝比色法细胞凋亡
- 鼠源抗haPrP23—231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
- 2007年
- 目的构建和鉴定鼠源抗haPrP23—231噬菌体抗体库。方法利用纯化的朊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cDNA,以其为模板进行免疫球蛋白Fab区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将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分别构建到pComb3质粒,构建噬菌体抗体库。结果经过四轮“吸附-洗脱-富集”的过程后获得了12株阳性克隆。挑取5株进行序列分析,并将结果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库中的IgG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了两株不同的抗体,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论本研究为朊病毒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黄银霞韩俊董辰方孙力高晨王小凡韩露周伟张宝云姜慧英梁米芳董小平
- 关键词:朊病毒肽库细菌噬菌体
- PrP及其缺失突变体与GFAP体外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2007年
- 目的研究PrP蛋白与GFAP蛋白是否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以及PrP蛋白多肽链中与GFAP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方法制备仓鼠脑组织匀浆上清,通过原核表达系统以及体外翻译系统表达了全长的小鼠GFAP蛋白、人PrP蛋白以及各种缺失突变体,利用Pull-down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rP与GFAP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不仅重组的GFAP与PrP发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脑组织中的GFAP与prpc及Prp也发生相互作用。PrP与GFAP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位于PrP的C端第91至231位氨基酸。结论PrP及其缺失突变体与GFAP在体外能够发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示GFAP可能参与朊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或者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 董辰方单冰王小凡韩俊董小平
- 关键词:朊病毒分子诊断技术
- 具有八肽重复区突变的朊蛋白其抗氧化性降低被引量:1
- 2008年
- 抗氧化性被认为是细胞朊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显示它的抗氧化性主要与朊蛋白序列中的八肽重复区有关.但是迄今为止它的抗氧化机制仍旧不清楚.我们构建表达了野生型朊蛋白(PrP-PG5)和它的不同八肽重复区突变体0(PrP-PG0),9(PrP-PG9)和12(PrP-PG12).各种原核表达突变体蛋白在H2O2氧化后出现分子量的增加,并可导致羰基产生.MTT和细胞计数实验显示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细胞内ROS检测发现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检测显示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H2O2处理细胞后,转染突变体的细胞总的羰基产物数量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而表达突变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较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对氧化物质的抵抗性明显减弱.这些结果提示,具有正确八肽重复区数目对于朊蛋白(PrP)的抗氧化作用起关键作用,PrP的抗氧功能的丢失可能参与家族性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 安润董辰方雷艳君韩露李平陈建明王桂荣石琦高晨姜慧英周伟韩俊楚雍烈董小平
- 关键词:PRP抗氧化性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细胞活性
- α-Synuclein与14-3-3蛋白在体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鉴定被引量:3
- 2007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涉及两种蛋白——α-synuclein蛋白(SNCP)与14-3-3蛋白.通过重组,将这两种蛋白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通过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和层析将其纯化,得到GST-14-3-3蛋白;利用凝血酶对纯化的融合蛋白GST-SNCP切割,再经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和层析获得SNCP.通过免疫共沉淀、GSTpull down和ELISA等技术,证明SNCP能够与14-3-3蛋白结合;为了进一步证明SNCP也与在脑组织中的天然14-3-3蛋白发生作用,利用His pull down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SNCP能够和脑组织中的14-3-3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这些结果从分子水平提供了SNCP与14-3-3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证据,为进一步了解SNC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 黄银霞韩俊韩露董辰方高晨王小凡周伟董小平
- 关键词:退行性疾病免疫共沉淀PULLΑ-SYNUCL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