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涛

作品数:4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7篇疫情
  • 7篇流行病学分析
  • 4篇接种
  • 3篇疫苗
  • 3篇疟疾
  • 3篇麻疹
  • 3篇狂犬
  • 3篇狂犬病
  • 3篇疾病预防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儿童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碘盐
  • 2篇碘营养

机构

  • 37篇黔东南州疾病...
  • 3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罗甸县疾病预...

作者

  • 37篇罗涛
  • 19篇唐德亮
  • 11篇潘宏
  • 11篇周峻
  • 10篇周文红
  • 6篇侯兴华
  • 6篇杨斌
  • 5篇刘静
  • 4篇卫芳
  • 3篇王方林
  • 3篇李涛
  • 2篇狄静
  • 2篇杨兰
  • 2篇王芳林
  • 2篇龙英
  • 2篇郭豫
  • 2篇覃常宇
  • 1篇王娅芳
  • 1篇王芳
  • 1篇唐光鹏

传媒

  • 9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微量元素与健...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华南预防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黔东南州2007年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审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吴念标罗涛唐德亮潘宏周峻周文红
关键词:免疫规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榕江县1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2
2006年
李逸雄周峻唐光鹏罗涛雷永书吴念标
关键词:肉毒杆菌中毒调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物肉毒中毒
4例HIV抗体WB阴性核酸检测确证为感染者的报告被引量:4
2020年
蛋白印迹试验(WB)是最为常用的艾滋病确证试验,一般作为最终结果确证使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WB阴性人群可能存在漏检情况[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将错失早治疗的机会,更可能导致二代传播。本研究对58例初筛有反应WB为阴性人群进行HIV-1核酸定量检测,分析检出的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与抗病毒治疗(ART)前后的血清学特点,为建立更有效的检测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罗涛王方林熊永香杨斌肖俊
关键词:蛋白印迹试验核酸定量检测
2011-2013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2011-2013年黔东南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黔东南州2011-2013年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重症病例调查个案及采样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重症49例(含死亡病例),以凯里市居首(20例,占40.81%),主要为农村病例(26例,占53.06%),病例集中在1~2岁组,占69.39%,男女性别比为4.71∶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41例,83.67%)。重症病例呈5-7月份和11月份双峰分布。患者发病到初诊平均间隔为1.33 d,62.50%的初诊机构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初诊正确诊断率占52.50%;发病至诊为重症平均间隔为2.90 d,90.00%重症病例由市级级及以上医院诊断;重症病例分布中,以EV71阳性为主,占88.46%。结论除了早期科学识别外,采取加强农村地区、3岁以内幼儿为重点的监测控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防控能力,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预测预警等综合防控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和控制该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发展。
邓茂铭白明书石德慧单竹周刘静罗涛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
贵州省黔东南州消除疟疾前后疫情态势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州消除疟疾前后疫情特征,为今后当地巩固消除疟疾防治成果制定有效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8年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消除疟疾前(2005-2011年)、后(2012-2018年)当地居民疟原虫和流动人口疟原虫感染率,疟疾病例人群分布、季节分布、疟原虫种类、传疟媒介种类等特征.结果消除疟疾前共报告疟疾病例1412例,其中本地病例1361例,占总病例数的96.39%;消除疟疾后报告病例17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消除疟疾前,18~60岁人员比例为70.54%(996/1412),消除后的17例病例年龄均为18~60岁;儿童/学生比例由消除前的24.65%(348/1412)降至消除后的0;消除前疟疾病例发病高峰为6-10月份,且每月均有病例发生;而消除后,输入性病例呈散在发生;消除前疟原虫种类以间日疟为主(98.58%,1392/1412),消除后主要为恶性疟输入为主(70.59%,12/17);消除前后,疟疾媒介中华按蚊均为优势种群,2015年以后未发现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分布.结论黔东南州消除疟疾后,存在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疟疾病例风险,建议当地相关部门今后应重点做好境外回归人员疑似疟疾病例处置及其媒介监测工作.
唐德亮罗涛邓茂铭狄静郭豫侯兴华杨斌石德慧杨彰平刘运维祁远方李琼潘晓彦吴国艳
关键词:疟疾疫情特征
2011年黔东南州390名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血清抗体水平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6~7月,在黔东南州抽取锦屏县、剑河县和凯里市的390名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390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的349人,阳性率为89.4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890.54,其中滴度≥1∶800(达到保护水平)者253人,占64.87%。各年龄组血清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85%以上,达到保护水平者所占比例均在59%以上。麻疹抗体阳性率,接种麻疹疫苗1针次的为84.31%,接种2针次的为92.83%(P<0.01);男性为89.54%,女性为89.40%(P>0.05);凯里市为87.74%,剑河县为87.50%,锦屏县为92.81%(P>0.05);汉族为88.00%,苗族为89.15%,侗族为91.43%(P>0.05)。结论黔东南州8月龄至6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不高。
唐德亮罗涛邓茂铭潘宏王芳刘静
关键词:麻疹抗体
黔东南州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2007年黔东南州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我州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黔东南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14546例,死亡116例,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下称"3率")分别为355.79/10万、2.84/10万和0.80%。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上升3.82%,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12.76%和15.97%;丙类传染病6种,报告发病3367例,无死亡,发病率为82.36/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下降7.87%。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7.19%。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6.18%,呼吸道传染病占42.2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19.9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72%,新生儿破伤风占0.08%,丙类传染病占18.80%。[结论]2007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乙肝、菌痢、伤寒、狂犬病、乙脑、间日疟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学生和儿童。
罗涛周文红唐德亮吴念标邓茂铭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疫情特征
2017年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4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10—201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0.58/10万,呈下降趋势。2010—2014年分别报告27例、27例、19例、17例和15例,共105例。发病以男性为主,性别比2.31;年龄以40~59岁组最多(35.2%);职业以农民为主(73.3%)。在100例网络报告的本地病例中,除6例暴露史不详外,暴露后未处理伤口占63.8%,自行处理伤口占27.7%;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4%,82例Ⅲ度暴露的病例中狂犬疫苗接种率为9.8%;狂犬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为3.7%。结论加强对重点人群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提高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率,并强化犬只管理等措施,是防控狂犬病的关键。
张义明罗涛邓茂铭杨彰平白明书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2010—2012年黔东南州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2010--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2010--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黔东南州2010--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711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6.40/10万、28.10/10万、59.0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3.4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7和10-12月,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9.56%(1097/3711)和41.09%(1525/3711);男性发病2406例,女性发病1305例,男女性别比为1.84:1;病例主要集中在3-9岁年龄组,共发病2434例,占总病例数的65.59%;职业以学生最多,共2199例,占59.26%,其次为散居儿童(662例)和托幼儿童(557例),分别占17.84%和15.01%。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56起,报告病例558例,平均罹患率为1.42%,暴发疫情集中在4-7、9-12月,均发生在学校。结论黔东南州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较高,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做好免疫管理工作,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罗涛邓茂铭白明书杨斌侯兴华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流行病学
2012年黔东南州居民食盐碘含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2012年黔东南州居民食盐碘含量水平、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为推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持续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贵州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黔东南州16县(市)随机抽取320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检15户居民食用盐≥50 g,采用GB/T13025.7-1999进行检测。结果 2012年共检测4 800份食盐,盐碘均数为30.13mg/kg,碘盐覆盖率为99.9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65%,非碘盐率为0.10%。结论黔东南州16县(市)的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继续保持在《碘缺乏病消除标准》达标范围内,碘盐质量总体良好;存在盐碘变异系数波动范围较大的原因是市场上仍可以销售老标准生产的碘盐。
唐德亮卫芳龙黔清罗涛王方林龙英
关键词:盐碘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