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书艳

作品数:18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角膜
  • 5篇内障
  • 5篇白内障
  • 4篇植入
  • 3篇术后
  • 3篇泪道
  • 3篇泪道阻塞
  • 3篇激光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翼状胬肉
  • 2篇真菌性
  • 2篇真菌性角膜
  • 2篇植入术
  • 2篇置管
  • 2篇上皮
  • 2篇水肿
  • 2篇逆行
  • 2篇切除
  • 2篇人工晶状体

机构

  • 7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宿迁市人民医...
  • 4篇南京鼓楼医院...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8篇秦书艳
  • 9篇力强
  • 5篇沈磊
  • 3篇沈磊
  • 2篇卢化梅
  • 2篇董丽华
  • 1篇朱江
  • 1篇李想
  • 1篇冯伟
  • 1篇李一壮
  • 1篇周平
  • 1篇王耀辉
  • 1篇赵娜娜
  • 1篇沈磊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翼状胬肉切除术中锁边缝合联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镜的疗效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锁边缝合联合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和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患者140例14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68例68眼)行连续锁边缝合,B组患者(72例72眼)行连续锁边缝合联合配戴角膜绷带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后1、3d,1wk眼部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1.62±0.71、0.83±0.52、0.31±0.36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P<0.0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为0.98±0.47、0.27±0.14、0.12±0.21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0,P<0.0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3、8.56、7.03,P<0.05);术后1a时A组患者复发4眼,复发率为5.9%,B组患者复发4眼,复发率为5.6%,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a,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0眼,发生率为14.7%,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3眼,发生率为4.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结论:采用连续锁边缝合联合配戴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可以促进角膜创面的修复,极大地减轻患者的术后刺激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
朱江秦书艳力强
关键词:翼状胬肉连续锁边缝合
激光泪道成形联合双探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探究应用激光泪道成形联合双探针泪道引流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Nd:YAG激光疏通泪道治疗,观察组则采取Nd:YAG激光成形联合双探针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为6.9%(2/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1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泪道阻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Nd:YAG激光成形联合双探针泪道引流管留置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沈磊秦书艳
关键词:泪道阻塞ND:YAG激光泪道引流管
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2011-01/12我院眼科诊治的白内障患者75例78眼,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38眼,B组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d;1wk;1,3mo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Ⅰtest,SⅠ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泪河宽度检查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相比各项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1d,1wk时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1wk,1mo时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B组患者干燥、异物感症状明显重于A组患者,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早期会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相对于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症状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但是随时间推移,患者不适症状可逐渐缓解。
秦书艳李一壮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干眼症
KTP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验介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KTP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86眼)慢性泪囊炎应用KTP激光治疗仪汽化疏通鼻泪管阻塞处后,逆行置入球头硅胶管以恢复其自然通道,而消除炎症。结果治愈72例(78眼),有效6例(6眼),无效2例(2眼)。总治愈有效率为97.67%。结论 KTP激光术后联合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面部无瘢痕、成功率高。
秦书艳力强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KTP激光逆行置管球头硅胶管
角膜外伤等原因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氟康唑局部应用、碘酊烧灼以及斯皮仁诺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外伤等原因所致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斯皮仁诺200mg睡前口服,联合滴0.5%氟康唑滴眼液每2小时1次或0.2%氟康唑0.5 mL球结膜下注射,5%碘酊烧灼溃疡面,视病情好转,可减少药物用量。结果所有32例中有24例治愈(75.00%)、4例好转(12.50%)。痊愈24例的疗程10~52d,平均28d。结论斯皮仁诺口服联合氟康唑静脉滴注及局部应用碘酊烧灼溃疡面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确实,方法简单、实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宜及早使用。
力强董丽华秦书艳卢化梅蔡淑莉
关键词:角膜溃疡真菌性斯皮仁诺氟康唑角膜外伤
基层农村高效开展项目性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基层农村高效开展项目性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基层农村开展项目性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90例140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A组和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的B组,对比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视力恢复状况。结果 2组术中及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前房出血以及虹膜脱出,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视力均得到显著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安全、操作简单,投入少,比较适合农村基层医院中白内障患者的治疗。
力强秦书艳沈磊
关键词:白内障视力恢复手术方式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该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方便选取41例(41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21例(21眼),对照组共20例(2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分别为(0.95±0.26)、(12.02±3.22)mmHg、(3.15±1.27)mm,均优于对照组的(0.61±0.12)、(14.98±2.68)mmHg、(13.75±1.62)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75 2、14.562 8、13.528 7,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赵娜娜秦书艳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探讨高渗糖与羟糖甘滴眼液用于丝状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渗糖与羟糖甘滴眼液用于丝状角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丝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高渗糖与羟糖甘滴眼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研究组无一例患者复发,对照组4例(11.76%)患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4例患者转为应用研究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全部治愈。结论高渗糖与羟糖甘滴眼液在丝状角膜炎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沈磊秦书艳
关键词:高渗糖丝状角膜炎
9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央凹厚度检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黄斑中央凹厚度变化,研究引起黄斑水肿和黄斑中央厚度上升的因素与术后其厚度上升对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炎症发生反应和是否存在PVD进行分组,术后使用OCT检查,分析炎症和PVD对黄斑中央厚度的影响。结果:炎症组在术后7d与1个月内的黄斑中央凹厚度明显上升,P<0.05;手术后3个月和术前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轻炎症组术后各个时间段和术前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和对照组相比,PVD组在术后各个时间段内和术前黄斑中央凹厚度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所有患者的术后7d、1个月、3个月黄斑中央凹厚度和矫正视力相关系数存在差异性,呈负相关。结论:超声乳化吸出术安全性较强,不引起黄斑中央厚度上升,不会明显增加剥离前体牵引力量,中央厚度增加可能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力强秦书艳沈磊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黄斑水肿黄斑厚度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2016-01/03间收治的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22例22眼,3mo内给予3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 L(0.5mg),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及眼底出血吸收情况。结果:所选患者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1wk,1、2、3mo后平均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图像显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检查FFA显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眼底出血明显吸收。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的黄斑水肿疗效肯定,但远期疗效及注射药物的频率尚需进一步观察与探讨。
秦书艳沈磊力强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