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化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角膜外伤等原因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氟康唑局部应用、碘酊烧灼以及斯皮仁诺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外伤等原因所致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斯皮仁诺200mg睡前口服,联合滴0.5%氟康唑滴眼液每2小时1次或0.2%氟康唑0.5 mL球结膜下注射,5%碘酊烧灼溃疡面,视病情好转,可减少药物用量。结果所有32例中有24例治愈(75.00%)、4例好转(12.50%)。痊愈24例的疗程10~52d,平均28d。结论斯皮仁诺口服联合氟康唑静脉滴注及局部应用碘酊烧灼溃疡面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确实,方法简单、实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宜及早使用。
- 力强董丽华秦书艳卢化梅蔡淑莉
- 关键词:角膜溃疡真菌性斯皮仁诺氟康唑角膜外伤
-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疗效及角膜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疗效及角膜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接受规范化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患者中方便选取410例628眼,所有患者连续配戴8个月,对其治疗效果以及角膜并发生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前相比,患者配戴8个月内的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屈光度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160.361 2、178.3805,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为0~Ⅱ级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为64.01%。结论规范化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有利于提高裸眼视力,改善近视状况,安全性高。
- 卢化梅
- 关键词: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近视角膜并发症
-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斜视治疗中水平直肌移位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中选取6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水平肌移位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35例患者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3 mm,将其归为甲组,20例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在5~7 mm之间,将其归为乙组,8例未行内外直肌移位术(即内外直肌止端的上下移位量为0 mm),对3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为(1.77±0.44)度,与对照组的(1.26±0.38)度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2 6,P=0.152 8);乙组患者平均矫正垂直斜视度数为(4.58±0.78)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0.38)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5 8,P=0.000 0)。结论水平斜视伴垂直斜视患者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其中水平肌移位量高于5 mm时,矫正垂直斜视度更高,值得推广。
- 卢化梅
- 关键词:斜视
- 小切口非超声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观察的方法,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26例(26只眼),其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均大于180°。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及术后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一周,患者26例(26眼)较术前平均视力显著提高。术前矫正视力0.05~0.1有24例(24眼),HM/眼前2例,术后视力范围在0.1~0.8之间(P<0.001)。眼压由术前用药后平均(30.6±5.3)mm Hg降至术后(14.2±4.1)mm Hg(1 mm Hg=0.133 kPa)(P<0.001),功能性滤过泡者24例,占92.3%,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法。
- 董丽华孙红艳朱江卢化梅沈磊
-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 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KTP激光治疗仪治疗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142例(154眼)。随访观察146眼。结果经一次激光治疗治愈108眼,好转9眼,效果差7眼。二次激光再次疏通治愈13眼,好转4眼,无效5眼。结论KTP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适应证广,组织损伤小,疗效较好。
- 力强董丽华卢化梅秦书艳
- 关键词:KTP激光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