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良海 作品数:13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政治法律 更多>>
黄土塬区通量数据的质量评价及空间代表性研究 涡动相关法作为一种直接测定地气间碳通量以及水热通量的观测方法,可以为研究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以及物质与能量传输过程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目前,涡动相关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量网等研究机构通量观测的标准方法,在全球范围... 楚良海关键词:冬小麦 黄土高原 文献传递 高校新校区稳定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2012年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周边治安环境恶劣等原因,高校新校区的稳定安全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加强学生正面引导教育为思路,提出高校新校区稳定安全教育提纲及实施细则,帮助高校新校区将稳定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楚良海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稳定安全 教育工作 一种安全保温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瓶塞和把手,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所述的把手的一端与下外壳活动连接,把手另一端留有通孔,悬在下外壳上,且该把手可在下外壳上进行180°旋转;所述的上外壳顶部设有瓶盖,该... 路海东 楚杰 路敌 楚良海 许燕文献传递 多媒体演示仪的人机安全设计 被引量:3 2010年 多媒体演示仪已成为高校教学的必备工具。由于多媒体演示仪设计上的不合理使75%以上的教师患上颈椎病、肩周炎等多种疾病。以人机工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实测法和调查研究法,完成多媒体演示仪的参数优化设计,从简单易用、安全高效的角度改善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环境。样本人群选取260名在职高校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人体百分位测量与参数计算,总结教师在课堂操作中的规律,进行演示仪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人体尺寸分析、用户界面设计、功能操作界面设计、话筒设计、上盖设计、设备连接口及系统操作区设计、总体尺寸设计和实体模型设计。经过模拟试验和模型测试,结果显示:演示仪参数符合教师课堂操作状态和相合性。总体设计重新定位演示仪人机安全尺寸,增加合开两用升降座椅,创新演示屏,完善了演示仪的总体结构和功能,促进教育设备的创新设计改革。 楚杰 楚良海 邱晓利关键词:人机工程学 参数优化 键盘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8 2007年 传统键盘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操作者的作业特点和手臂舒适性,易使操作者患腕管综合症等疾病。基于人手的生理特点和键盘的人机功能,完成了现代健康型人机工程学键盘的设计,是对人机工程学键盘设计的尝试。新键盘的特点:改进了键盘的布局;设计了一体化支撑手枕;按键采用"x构架"技术,实现按键"静音"效果,减低噪音;制作材料考虑"抗菌性能"新型材料;键盘与电脑采用无线接口技术。 楚杰 牛敏 楚良海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人机工程学 一种翻盖式多媒体教学演示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盖式多媒体教学演示仪器,包括机壳,机壳下方两侧设有拉门,机壳上方一侧有界面展示区和控制按钮,界面展示区带有翻盖,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上课时教学内容的折叠式红外线远程控制仪界面展示区上分有视频显示区、系... 楚杰 路海东 楚良海文献传递 省属高校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 2025年 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实力、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省属高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应用系统建设成效不明显、网络安全工作不完善、管理机制相对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安全策略、加大人员和经费投入、优化管理流程等具体措施,以期为今后省属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省属高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楚良海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省属高校 信息素养、终身学习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基于399份高职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2025年 该研究从陕西省12所高职院校收集了399份有效问卷,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信息素养如何通过终身学习影响创新能力,为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会直接和间接地积极影响其创新能力,且终身学习在其中扮演关键的中介角色。此研究结果丰富了终身学习、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三者关系的理论成果,支持了高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的必要性。 楚良海关键词:信息素养 终身学习 高职学生 黄土高原沟壑区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研究 被引量:17 2009年 利用FSAM(Flux Source Area Model)模型,对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内的通量数据空间代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90%贡献率水平下,整个冬小麦各生育期内通量源区范围动态变化明显,通量贡献最大点在距离观测点7.7—36.2m范围内变化。在盛行风向上,通量源区离观测点最近点为3.3m,最远点可达172.8m;在侧风向上,通量源区在38.1~128.4m范围内变化。不同观测高度的对比研究表明,观测高度从1.86ITI增加到12.17m,盛行风向上源区距观测点最远距离从172.8m增加到1555.2m;在侧风向上则从123.2m增加到665.8m,通量源区范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大气稳定度对通量贡献源区影响很大,在大气稳定状态下,通量源区面积最大,距观测点最远距离达到135.3ITI;中性条件下次之,为101.7m;在不稳定条件下面积最小,为36.3m。同一日内,夜晚源区面积较白天大。在日和季尺度上,大气稳定度是影响通量源区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楚良海 刘文兆 朱元骏 李双江关键词:冬小麦 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