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海东

作品数:98 被引量:1,668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1篇玉米
  • 16篇饲用
  • 15篇性状
  • 15篇饲用玉米
  • 13篇籽粒
  • 13篇高产
  • 12篇籽粒产量
  • 9篇玉米品种
  • 9篇源库
  • 9篇栽培
  • 9篇水分
  • 9篇夏玉米
  • 9篇粮饲兼用
  • 9篇兼用
  • 9篇春玉
  • 9篇春玉米
  • 8篇胁迫
  • 6篇地膜
  • 6篇预处理
  • 6篇土壤

机构

  • 9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榆林学院
  • 3篇陕西省安康市...
  • 2篇榆林高等专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气候中...
  • 1篇眉县农业技术...
  • 1篇陕西国防工业...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8篇路海东
  • 79篇薛吉全
  • 55篇马国胜
  • 37篇张仁和
  • 22篇张兴华
  • 20篇郝引川
  • 13篇楚杰
  • 10篇邰书静
  • 7篇李凤艳
  • 7篇任建宏
  • 6篇郭东伟
  • 5篇高杰
  • 3篇史俊通
  • 3篇张军华
  • 3篇李发民
  • 3篇崔鸣
  • 3篇许燕
  • 3篇刘建超
  • 3篇毛建昌
  • 3篇马莉

传媒

  • 15篇玉米科学
  • 9篇西北农业学报
  • 7篇作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第一届玉米产...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草地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玉...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安全保温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保温瓶,包括外壳、瓶胆、瓶塞和把手,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所述的把手的一端与下外壳活动连接,把手另一端留有通孔,悬在下外壳上,且该把手可在下外壳上进行180°旋转;所述的上外壳顶部设有瓶盖,该...
路海东楚杰路敌楚良海许燕
文献传递
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3个饲用玉米品种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饲用玉米生物学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穗行数>行粒数>结实长>吐丝期>穗长>穗粗>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长>结实长>行粒数>穗粗>行数>生物产量>株高>穗位高>成熟期保绿度>吐丝期。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
关键词:籽粒产量饲用玉米生物产量穗长生物学产量穗位高
“林业工程学科进展”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林业工程学科进展”课程具有学科覆盖面大、综合应用及实践性强等特点。推行“林业工程学科进展”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是林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向。概述了“林业工程学科进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方式单一,优秀教学案例所占比例偏低;教学内容更新慢,有些内容与现有的企业生产技术脱节;实践教学环节偏少,需要建设以实践为特色的案例式教学模式。提出了课堂案例教学的实施路径:案例的结构设计、案例库的构建、案例教学的组织和教学实践。教师通过经典案例教学将“林业工程学科进展”课程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中,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楚杰路海东雷亚芳史小娟张利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库
自然条件下气温升高3℃至4℃对地膜玉米根-冠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2025年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及骤旱频发,地膜春玉米早衰现象愈加严重,严重抑制了玉米产量的形成。目前,关于覆膜玉米早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分逆境胁迫与叶片关系方面,而覆膜增温对春玉米根-冠衰老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西北半湿润易旱区的长武(年平均气温>9℃)和杨凌(年平均气温>12℃)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以裸地为对照(CK),从不改变地膜保水效应的角度出发,设置了透明地膜覆盖(TM)和“透明地膜+黑色聚乙烯网”的双层覆盖(TM+BN)措施。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环境、春玉米根系生长与衰老特性、叶片持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覆盖处理增加了2个地点的土壤蓄水量,且覆盖处理间的平均土壤蓄水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杨凌春玉米从三叶至成熟期(V3—R6)的平均表土温度比长武高2.1~2.3℃。在2个地点,TM下的平均表土温度比TM+BN显著增加2.0~2.2℃。因此,相比TM,TM+BN适度的降温有利于后期土壤氮素供应,进而延长了春玉米生殖生长期10~12 d,并增强了生育后期根系抗氧化能力和叶片持绿特性,使成熟期0~40 cm根系干重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8.6%和14.4%,最终春玉米产量较TM增加了18.5%~24.5%。这些结果表明,在未来全球变暖3~4℃的大背景下,在热量资源丰富的旱地农业区,将V3—R6期的平均表土温度保持在26.3~29.0℃有望延缓地膜玉米早衰并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可为地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及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张世博李宏岩李培富任瑞华路海东
关键词:物候籽粒产量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秸秆饲用品质被引量:21
2009年
为了对玉米秸秆的饲用品质进行可靠、便捷、快速的分析和评价,该研究以不同品种、密度、氮肥和水分处理的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PLS),采用一阶导数+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构建了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的NIRS分析模型。所建立的IVDMD、ADF、NDF和WSC含量的NIRS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cal)分别为0.9906、0.9870、0.9931和0.9802,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9593、0.9413、0.9678和0.9342,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分别为0.9549、0.9353、0.9519和0.9191,各项标准差(SEC、SECV和SEP)为0.935~1.904,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果表明,各参数的NIRS分析模型可用于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分析和品种选育的快速鉴定。
邰书静张仁和史俊通薛吉全张兴华马国胜路海东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玉米秸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可溶性糖
密度对不同类型饲用玉米光合产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对2种类型饲用玉米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光合产物生产和运转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型玉米科多8号偏重于营养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大,二者随密度的变化其变幅较大;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310偏重于生殖生长,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较小,密度对其影响较小,耐密植。密度对2种类型玉米光合产物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及器官中光合产物的转运性能具有调节作用。科多8号和陕单310光合产物转移率较大的器官分别是叶片和茎秆。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张仁和
关键词:饲用玉米光合产物转运
坡地粮草带状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在宁夏南部旱区,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降水,有效降水不足和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制约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大量坡耕地因受雨季暴雨的冲刷,造成众多农田土壤侵蚀和地表土壤养分流失,导致作物产量和比较效益不高。坡地种植植物篱或普...
路海东
关键词:间作种植生理生态特征
文献传递
宁夏南部旱区坡地不同粮草带比间作种植模式比较被引量:11
2010年
在宁夏南部旱区15°坡耕地上,于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7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谷子和糜子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形态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同粮食单作相比,4∶4、4∶6、6∶4、6∶6、6∶8、8∶6和8∶8等7个粮(谷子或糜子)草(苜蓿)条带间作种植模式的作物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单株质量明显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99-1.57kg/m3,产量增加3.02%-15.72%,地表径流减少6.86%-58.42%,泥沙流失量减少56.09%-100%。不同粮草带比间作种植模式比较,带距越窄,粮食增产效果和整体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越佳。尤其是4∶4、4∶6和6∶43种带比间作种植模式的综合效果较好。
路海东贾志宽杨宝平李永平刘世新
关键词:粮草间作坡耕地水土流失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群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1
2005年
对两种类型饲用玉米的群体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青贮型玉米的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较大 ,吐丝前叶面积增长快 ,吐丝后叶片衰老略快 ,拔节至吐丝 2 5 d期间作物生长率较高 ,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 ,是决定生物学产量的关键时期 ,青贮型玉米科多 8号的适宜密度在 6 75 0 0株 / hm2 左右 ;粮饲兼用型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系数较小 ,吐丝前叶面积增长较快 ,吐丝后叶片衰亡较慢 ,吐丝后至成熟期期间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大 ,作物生长率高 ,是决定其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关键时期 ,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 310的耐密性较好 .
马国胜薛吉全路海东任建宏
关键词:饲用玉米生理特性
播期对雨养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目的]渭北旱塬地区玉米播种期干旱缺水是造成出苗不全、不整齐导致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明确播期调整对玉米生长发育及自然降雨等水分利用的内在关系,可为该区干旱情况下确定适宜播期,实现玉米高产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选用陕单...
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张仁和张兴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