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磁共振
  • 4篇关节
  • 4篇成像
  • 2篇肿瘤
  • 2篇膝关节
  • 2篇弥散
  • 2篇脊柱
  • 2篇加权成像
  • 2篇MRI
  • 2篇查对
  • 2篇磁共振检查
  • 1篇低场
  • 1篇低场磁共振
  • 1篇性疾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遗忘型轻度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改变

机构

  • 13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山西省地方病...

作者

  • 13篇李彩霞
  • 9篇王改梅
  • 1篇梁雯
  • 1篇李辉
  • 1篇王娟娟
  • 1篇赵峻岩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北方药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2年
磁共振成像(MRI)由于具有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病变范围广及可多层面显示等优势,可较好地显示椎间盘、椎旁脓肿及脊髓改变,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骨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收集了我院2004—2010年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MRI影像学改变,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探讨MRI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总结报告如下。
李彩霞王改梅
关键词:骨关节疾病结核诊断磁共振检查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改变
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20年
大脑胶质瘤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同时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进而延误治疗,在病理学中,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瘤样生长,维持原有解剖结构完整性为特点,目前对脑胶质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认为因为大脑胶质细胞系统发育出现异常,脑内出现弥漫性原始神经胶质细胞。本次研究对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以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寻找脑胶质瘤更佳的诊断方式,现报告如下。
李彩霞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原发性肿瘤脑胶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
MRI图像定量测量在髌股关节不稳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MRI图像定量测量的相关参数在髌股关节不稳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髌股关节不稳组纳入自2015-01—2020-05确诊并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7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髌股关节正常组纳入55例无髌股关节不稳的正常单侧膝关节MRI图像,比较髌股关节不稳组与髌股关节正常组在MRI图像上测量的髌骨偏移指数、髌骨倾斜度、髌骨外移度、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滑车沟角度、TT-TG距离共6项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MRI图像定量测量的诊断效能。结果髌股关节不稳组的髌骨偏移指数、髌骨倾斜度、髌骨外移度、滑车沟角度、TT-TG距离均大于髌股关节正常组,而髌股关节正常组髌骨外侧滑车倾斜度大于髌股关节不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图像定量测量6项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诊断髌股关节不稳的敏感度如下:髌骨偏移指数为0.834,髌骨倾斜度为0.785,髌骨外移度为0.762,滑车沟角度为0.849,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为0.883,TT-TG距离为0.792;诊断髌股关节不稳的特异度如下:髌骨偏移指数为0.716,髌骨倾斜度为0.642,髌骨外移度为0.855,滑车沟角度为0.794,股骨外侧滑车倾斜度为0.671,TT-TG距离为0.825。结论MRI图像定量测量对于髌股关节不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可以评估髌股关节不稳改善效果。
马五艳李辉王改梅李彩霞唐俊婷
关键词:髌股关节不稳
常规磁共振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5例肩关节疼痛患者的MR I检查结果,并结合X线及关节镜检查以及后期对患者的随访调查治疗结果,对MRI的检查图像及诊断效果进行探讨。结果135个患者中有43例为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检查T2WI及PDW-SPAIR序列图像可见线状高信号影,从肌腱内部累及肌腱表面,周围可见少许渗液;13例磁共振结果为完全撕裂,在T2WI及PDW-SPAIR序列图像上可见高信号影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结论对肩关节疼痛患者行常规磁共振,可以准确显示肩袖损伤的影像改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李彩霞
关键词:肩袖损伤常规磁共振图像特征
3.0TMR动态增强及DWI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3.0TMR动态增强(DCE-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2例腮腺肿瘤患者,患者均行DCE-MRI和DWI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炎症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DCE-MRI、DWI以及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阈值;四格表分析DCE-MRI及DWI联合外周血炎症指标对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多形性腺瘤呈A型30例,C型4例;腺淋巴瘤呈B型28例,C型12例;恶性肿瘤呈B型1例,C型17例。恶性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显著低于良性肿瘤(P<0.05);ADC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AUC为0.890。腮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间Kep和Ve比较有差异(P<0.05);Kep和Ve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AUC为0.851和0.870。腮腺恶性肿瘤患者PLR、NLR和SIRI显著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PLR、NLR和SIRI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AUC为0.854、0.890和0.864。DCE-MRI、DWI、PLR、NLR和SIRI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准确度为90.22%、88.04%、85.87%、83.70%、86.96%;五者联合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准确度为94.57%。结论腮腺肿瘤患者外周血PLR、NLR和SIRI显著升高,DCE-MRI及DWI联合PLR、NLR和SIRI可有效提高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唐俊婷李彩霞王改梅李立群梁雯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炎症指标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附属性腺,由纤维、肌肉和腺体组织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疾病成为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是前列腺疾病中的主要类型,以前者最常见。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在临床上,他们不仅治疗方法不相同,预后也大不相同。前列腺增生为良性疾病,预后良好;前列腺癌为恶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彩霞
关键词:疾病诊断附属性腺预后良好中央腺体腺体组织男性生殖系统
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6例脑膜瘤患者的MRI图像信号信号特点及瘤体、瘤周附属特征,分析MRI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脑膜瘤大多在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可见血管流空效应及脑膜尾征等附属征象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结论:MRI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李彩霞王改梅
关键词:脑膜瘤MRI
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白质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白质纤维病变并进一步评估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变化相关性。方法对12例aMCI患者及24名与患者组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并通过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学分析(TBSS)方法分析aMCI患者各向异性分数(FA)图。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与健康老年人相比,aMCI患者仅在小范围出现了FA值的降低,包括胼胝体膝部及部分左前额叶。aMCI组白质出现差异的区域的平均FA值(0.5±0.4)与MMSE及MoCA评分存在正相关(r=0.534,P<0.01;r=0.487,P=0.01)。结论胼胝体膝部及部分左前额叶的白质在aMCI阶段即可出现损害,且FA值的下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唐俊婷王改梅李彩霞马五艳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弥散张量成像脑白质病
低场磁共振检查对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起源于滑膜组织的类肿瘤样病变,是关节的滑膜或滑囊、腱鞘内所发生的软骨性、纤维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脱落产生游离体,继而钙化或骨化[1].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常规采用X线和CT诊断,MRI检查特别是低场MRI对本病的研究分析较少.笔者收集我院经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16例,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报道如下.
王改梅李彩霞
关键词:低场磁共振
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对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检查序列中的动态增强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小肝癌及其他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大小,以获取肝脏结节病变最适宜扫描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15例,肝结节病灶数共150个,统计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DWI及两者联合使用对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选取150个病灶,其中DCE-MRI扫描序列检出发现病灶127个,检出率84.7%,DWI共发现病灶120个,检出率80.0%,DCE-MRI和DWI联合使用共发现病灶135个,检出率90.0%,效果显著优于两种方法独立使用(χ^(2)=6.138,P=0.046)。115例患者中,DCE-MRI扫描诊断符合99个,正确率86%,DWI诊断符合83个,正确率72%,前者对病灶的定性正确率显著优于后者(P=0.009)。DCE-MRI和DWI联合使用诊断符合110个,正确率达95%,效果显著优于两种方法独立使用(χ^(2)=24.656,P<0.05)。结论:两种技术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肝癌及肝结节性病变检出率及定性率,在临床工作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李彩霞王改梅唐俊婷马五艳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小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