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欢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药典
  • 4篇饮片
  • 4篇中国药典
  • 4篇中药
  • 4篇微生物限度
  • 4篇国药
  • 3篇中药饮片
  • 3篇微生物污染
  • 3篇微生物限度检...
  • 2篇左归丸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高通量
  • 2篇高通量测序
  • 2篇《中国药典》
  • 2篇测序
  • 1篇当归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系统
  • 1篇药材

机构

  • 12篇广东省药品检...

作者

  • 12篇朱欢敏
  • 6篇林铁豪
  • 4篇张帆
  • 2篇钟燕飞
  • 1篇林丽英
  • 1篇肖建光
  • 1篇张江维
  • 1篇赖珊
  • 1篇李文靖
  • 1篇洪建文

传媒

  • 5篇药物资讯
  • 3篇中国药品标准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微生物前沿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品无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0年
各国药典现行的无菌检查法存在着耗时长、有部分微生物在常规的培养方法下不生长等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的无菌检查新方法,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自动化程度,缩短检验时间,补充或替代现行药典的常规检查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无菌制剂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核酸扩增、流式细胞、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成像及呼吸作用等新技术在无菌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洪晓丹朱欢敏方燕玲
关键词:核酸扩增流式细胞技术
不同检验体系中白色念珠菌检查法的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国内外不同检验领域中现行版本的白色念珠菌检查方法及标准的差异,为我国化妆品相关微生物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中国药典、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化妆品、出口食品中白色念珠菌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增菌、分离、鉴定等)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不同检验体系中的微生物标准中虽然培养基体系不同,但同一种微生物特性不变,在鉴定时存在参考借鉴的可能。建议相互取长补短,从实验具体操作和实验思路拓展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参考方案,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白色念珠菌检查法的修订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化妆品微生物控制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用妆安全。
钟燕飞凌晓敏朱欢敏林铁豪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
广东地区6种常用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考察广东地区6种常用中药饮片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8,对6种饮片共60份样品进行控制菌检查,采用IVD MALDI Biotyper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选择性分离平板上的微生物菌落进行鉴定,并利用16S rRNA/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有39批样品检出耐胆盐革兰阴性菌,3批样品检出大肠埃希菌,而沙门菌在所有样品中均没有检出;质谱鉴定结果表明6种饮片中污染的微生物均属于变形菌门,分布于10个属,其中包含克罗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重要的条件致病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是污染中药饮片的主要细菌优势群落。结论 广东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致病风险。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中药饮片污染的微生物进行研究,能更准确地评估中药饮片中污染微生物的风险。
朱欢敏方燕玲利惠桃张帆林铁豪
关键词:中药饮片微生物群落
左归丸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检查3个生产企业73批左归丸的微生物限度,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现状,为左归丸的微生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和1107,对左归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3个生产企业73批次左归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有一个生产企业的左归丸微生物污染情况较另外两家的严重,但都在限度范围内。
朱欢敏方燕玲洪晓丹陈明桥蔡文腾
关键词:左归丸微生物污染
BC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作为药品无菌检查替代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价基于呼吸信号检测原理的BC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在特定注射剂产品中作为替代方法开展无菌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种不同类型的无菌制剂,考察在专属性、检测限和方法适用性等方面与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严格按照BC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使用说明操作的前提下,该系统在专属性和检测限参数上与药典方法无显著差异,多数情况下比药典方法更快地报告阳性结果。结论:BC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在风险管理的前提下,经过验证,可作为药典无菌检查的替代方法用于特定注射剂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和快速放行。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BC120 blood culture system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sterility test. Methods: Two aseptic preparations were collected,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nd pharmacopoeia method in specificity, detection limit and method applicability.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of BC120 blood culture system,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pharmacopoeia method in specificity and detection limit parameters, and in most cases, the positive results are reported faster than the pharmacopoeia method. Conclus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risk management, BC120 blood culture system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sterile testi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pecific injection products for sterile quality control and rapid release after validation.
张帆林铁豪朱欢敏赖珊
3种中药配方颗粒全生产链的污染微生物考察
2024年
目的:对郁金、桑叶、蝉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全过程污染微生物进行考察,建立数据库,探索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微生物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为企业提供示范性研究,为制定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提供依据,填补质量全过程控制的空白。方法:对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进行分析检测,采用质谱技术对负载微生物进行鉴定,分析研究从药材原料到中药配方颗粒成品的外源性污染微生物的程度及容易污染微生物的种类。结果: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材料(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原材料的耐热芽孢杆菌即使经过工艺处理后,仍能在中间产品、成品中检出,并造成部分批次需氧菌总数结果超出限度规定;中间产品、成品中还检出来源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屎肠球菌。结论:①加强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有利于降低终端产品的微生物负载;②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存在芽孢类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需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来降低微生物负载;③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产品全过程控制,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李文靖钟燕飞朱欢敏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饮片污染微生物蝉蜕全过程控制
正露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2010年
目的:建立正露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能有效消除本品在检验条件下本品对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控制菌的抑制作用。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可行,可用于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
朱欢敏肖建光张江维林丽英
关键词: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稀释法
左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研究
2020年
目的:通过对不同厂家同一品种的方法学验证,建立左归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和1107,用平皿法及常规法对左归丸进行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和控制菌检查法的适用性试验。结果:有两个厂家生产的左归丸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性,采用1:50平皿法后,抑菌性消除,回收率为0.5~2.0。结论:三个厂家生产的左归丸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需氧菌计数可用平皿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可采用常规法。
方燕玲朱欢敏
关键词:左归丸微生物限度检查
广东省中药饮片当归的微生物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考察市售常用中药饮片当归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方法: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1108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酵母菌数(TYMC)、耐热菌总数、控制菌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样品中的优势污染菌属,确定样品中潜在的不可接受微生物。结果:市售当归饮片中污染微生物存在高度不确定性;TAMC为10^(2)~10^(6) CFU·g^(-1);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污染不均匀,其中具有潜在致病风险的微生物有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TYMC为10^(1)~10^(3) CFU·g^(-1)。结论:当归微生物污染严重且不均匀,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以完善其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高通量测序能更准确地评估中药饮片样本中污染微生物的风险。
林铁豪张帆朱欢敏洪建文
关键词:中药饮片当归微生物污染高通量测序
岭南地区6种常用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2024年
目的:考察岭南地区6种常用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8,对6种饮片共100份样品进行微生物计数和控制菌的检查。结果:样品的需氧菌总数lg值介于1.7~7.5,霉菌和酵母菌总数lg值介于0.5~6.9,耐热菌总数lg值介于0.5~4.6,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定量)的检出率为77%,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菌,但有4批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岭南地区常用中药饮片微生物负载量很高,建议完善中药饮片评价标准,保障中药饮片的使用安全。
利惠桃方燕玲张帆朱欢敏
关键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