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介入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射频消融术
  • 2篇射频消融术治...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术
  • 2篇消融术治疗
  • 2篇介入诊疗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机构

  • 11篇贵州省兴义市...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11篇彭超
  • 7篇王朝富
  • 4篇刘全义
  • 2篇杨茜
  • 2篇方颖
  • 1篇刘晓宁
  • 1篇吴立荣
  • 1篇张澍
  • 1篇李晓枫
  • 1篇楚建民
  • 1篇蔡迟
  • 1篇贾玉和
  • 1篇华伟
  • 1篇杨萍
  • 1篇杨敏
  • 1篇林瑶
  • 1篇王靖
  • 1篇刘俊
  • 1篇方丕华
  • 1篇张竞涛

传媒

  • 3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内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记录消融相关参数与病损参数。术前、术后住院期间与术后3个月随访期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15)岁,男性6例,5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曾行冠状动脉间隔支酒精消融。肥厚心室肌累及范围:6例单纯累及室间隔,1例累及室间隔和前壁,1例累及室间隔和后乳头肌肥大、4例累及室间隔+前壁+下壁。7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消融成功(其中2例经房间隔途径失败),5例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成功(其中3例经主动脉途径失败)。平均消融功率(37±3)W,平均消融累计时间(916±728)s,平均消融表面积(1.14±1.16)cm^2,平均消融深度(4.5±3.7)mm。1例患者消融术中发生心肌组织气爆现象,1例患者发生股动脉穿刺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平均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中位数)23.5(第5和第95百分位数:1.0,84.0)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继续下降14(1,59)mmHg,较入院时总体下降37(2,78)mmHg,平均降幅36.4%(2.8%,80.4%)。随访期间11例患者无晕厥发作,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发作;所有患者均无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心电图表现。结论: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贾玉和林瑶刘俊赵洋程敏曹思敏李晓枫刘晓宁申玉静彭超王凤娟蔡迟王靖张竞涛唐闽楚建民方丕华华伟张澍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晕厥
内陆山区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术617例体会
201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在内陆山区开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我院所进行的617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病例资料。结果 617例造影成功615例,成功率99.67%,造影阳性者481例,阳性率78.21%,支架植入176例,共植入支架236枚,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陆山区医院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可逐步开展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有肯定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王朝富王培书彭超刘全义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
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继发冠状动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50岁,因"胸痛12小时"入院。胸痛位于胸骨后,为持续性疼痛,伴有大汗,头晕、恶心。既往3年前有劳力性气促,未诊治。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94/63 mmHg(1 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
彭超王朝富杨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栓塞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继发持续性疼痛
冠状动脉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首选治疗方法已经基本成熟,并己在国内广泛开展。
彭超王朝富刘全义方颖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亚急性血栓形成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症
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S100钙结合蛋白A8/A9复合物(S100 A8/A9)、核转录因子(NF)-κB、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4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6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平均室壁应力(MWS)、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正常-间期标准差、相邻间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比例、连续5 min正常-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及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WS、LVMI,心悸、气短、胸痛、下肢水肿及面色晦暗评分,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正常-间期标准差、相邻间期差值均方根、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心搏数占分析心搏数总数比例及连续5 min正常-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辅助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保护心脏功能,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心率变异性,并有助于调节S100 A8/A9、NF-κB及RAGE水平。
彭超
关键词:麝香通心滴丸气虚血瘀证缺血性心力衰竭炎症相关因子
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迟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2011年
患儿男,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年"入院。平时剧烈活动时感心悸、胸闷、气促不适,无喘息、发绀。查体:血压104/71 mmHg(1 mmHg=0.133kPa),口唇无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5次/min,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彭超王朝富方颖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纤颤封堵术迟发
内陆山区县级医院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301例体会
2015年
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外科手术治疗外的另一有效治疗方法,其特点为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易于被患者及家人接受,但由于技术、费用等因素,开展应用较差.随着先心病介入技术的普及推广,尤其是介入器材的改进,特别是国产器材的研发应用后。
王朝富刘全义彭超杨敏杨茜
关键词:介入诊疗
急性心肌梗死多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14g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多血管病变患者的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53例AMI多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患者是否复发、疾病加重将其分为无病生存组(n=113)和非无病生存组(n=40),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AMI多血管病变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药物治疗(n=3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72—120)患者心肌梗死、心衰、心绞痛、脑卒中、死亡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87%(29/33)和9.16%(1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血运重建率不33.33%(1l/33)高于PCI治疗患者的1.66%(2/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病生存组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治疗方式、血清BuN、Cr水平与非无病生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药物治疗、高BUN水平、高Cr水平为AMI多血管病变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d0.05)。【结论】AMI多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但PCI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和总终点事件的发生,且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高BuN水平、高Cr水平为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此类患者加强监控,改善其预后。
彭超马永娴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病血管疾病预后
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总结本院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21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这一技术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7例,手术未成功2例,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成功率90.5%,并发症率4.8%,无复发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项有效、安全微创手术,可以在各级基层医院开展。
彭超王朝富田应英杨茜吴立荣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PCI治疗,试验组在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左心射血分数及术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试验组中TIMI血流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占93.6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7d的左心射血分数为(63.03±6.9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3.51±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
彭超吴容宋林郑维惟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