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松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困境与监管启示——基于信誉机制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 2011年
- 近期欧债危机表明,信用评级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却被控制在少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手中。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而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业是中国维护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信誉机制理论框架剖析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认为自发需求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而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则强化了监管的必要性,迫切需要提高监管方式的有效性。
- 彭宇松
- 关键词:信用评级特许权价值
- 人行成都分行征信监管信息系统功能介绍及运行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征信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在征信监管过程中面临着监管信息不透明、监督管理手段单一及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积极探索,组织开发了征信监管信息系统。该系统助力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建立了网格化、全息式的征信业务人员管理机制,并实现了对机构和人员信息变化的动态跟踪;建立了标准化、模块化的执法检查流程,实现了执法的全过程监管;建立了高效率、精细化的联动管理模式,提高了监管效率和针对性。
- 冯一洲彭宇松
- 关键词:征信监管金融机构监管征信业务
- 构建融资性非金融机构征信机制的探讨
- 2012年
- 随着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融资性非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中蕴含的风险也不断积累,引起了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而建立融资性非金融机构征信机制可以有效揭示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地区经济金融秩序。本文以四川为例,分析了建立融资性非金融机构征信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模式选择,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祁红孙炜彭宇松
- 关键词:征信
- 中国信用评级业的供需矛盾及解决途径探讨被引量:9
- 2010年
-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滞后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丧失定价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本文揭示了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多过滥的矛盾是影响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并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矛盾产生因素,最后针对具体因素提出了培育与监管相配套的解决办法和实施途径。
- 彭宇松
- 关键词:信用评级
- 美国消费者信用报告准确性研究与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消费者信用报告准确性影响着信贷资本的优化配置,进而影响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归纳提炼了美国政治经济研究理事会对本国消费者信用报告准确性的有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启示。
- 彭宇松胡文静李敏敏
- 关键词: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异议处理
- 大数据对现代征信体系的影响及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近两年,蓬勃兴起的大数据技术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被视为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征信体系,作为一个与数据密切相关的领域,必将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冲击。全面分析大数据对构成征信体系的数据基础、技术平台、市场结构、法律制度四个层面的影响,提出征信体系建设通过参与各方的应对举措。
- 彭宇松
-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征信体系
- 美欧信用评级监管体制改革及启示被引量:21
- 2009年
-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009年4月2日,20国集团领导人在伦敦峰会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起来构建一个更有力的全球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明确提出“将制度化监管和注册程序实施于信用评级机构,以确保它们满足规范的国际执业准则,特别是要避免不可接受的利益冲突”。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和欧洲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改革正沿着不同的改革思路前进。
- 彭宇松
- 关键词:信用评级业美欧金融监管体系信用评级机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