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各维度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运用SPSS 11.5管理并进行分析。结果(1)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深(P﹤0.01)。(2)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方面。面对职业风险和社会排斥,高支持利用和高主观支持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低于具有低支持利用和低主观支持的人员。但人际排斥压力增大时,高主观支持个体的情感耗竭水平上升更快。结论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有效调节变量,其中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蔡聚雨
- 关键词: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艾滋病医护人员
- 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减轻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用频数统计、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651,P﹤0.001)。其消极应对与耗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r=0.144,P﹤0.01);积极应对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340,P﹤0.01)。积极应对对其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t=-6.380,P﹤0.01);消极应对对其耗竭和人格解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4.338,P﹤0.01;t=2.215,P﹤0.05)。[结论]应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 崔冠宇李慧民张晓慧
-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
- 浅议青少年网络成瘾
- 2008年
- 张晓慧
-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特点青少年
- 浅谈心理护理在医学美容整形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重新定位美容护理工作,更好地认识美容整形手术过程中临床心理护理的问题。方法通过分析美容受术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加强术前心理护理,通过沟通分析求美者的求医动机,合理受术者的期望值,排除心理障碍的受术者;美容手术中应给予受术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并真诚地提供各种帮助,使受术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适应手术环境,配合手术;手术后应主动关心受术者,并建立术后随访制度,满足求美者的愿望。结论整形美容护理人员要全面地观察了解受术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做好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
- 张晓慧
- 关键词:心理护理医学美容
-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在管理问题方面得分为最高,均值以上者为46.5%(159人),其次为人际排斥,高于均值者为45%(154人),在职业风险方面得分高于均值者为38.6%(132人);在部分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其工作压力源的不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极其显著(P﹤0.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压力源对心理健康的解释量达到9.8%,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管理问题和人际排斥的解释贡献率均达统计显著性水平(P﹤0.01和P﹤0.05)。[结论]应加强管理,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存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注,减轻其工作压力,增进其心理健康。
-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蔡聚雨
-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被引量:5
- 2008年
- 当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和救援人员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即个体再度体验创伤,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心理干预,如暴露治疗、焦虑管理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研究发现这些技术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疾病、阻止迁延。
- 张晓慧栗鑫杜一菲
-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治疗
- 某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某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状况,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对342名来自某省农村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卫生单位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农村艾滋病医生、护士及检验人员在工作倦怠3个维度上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检验人员的高度倦怠检出率(20.0%)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得分(20.12±6.76)明显高于女性(18.92±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级职称者的情感耗竭得分(20.07±6.12)和成就感降低得分(15.87±4.83)明显高于中高级职称者(分别为18.76±6.93、14.2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业年限短的医护人员其人格解体得分明显高于从业年限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省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比较严重,不同人口特征群体的倦怠表现不同,应给予重点关注。
- 李慧民张晓慧崔冠宇李永鑫
- 关键词:医师护士
-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问卷编制结构初探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因素结构。方法通过专项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开放式问卷、访谈艾滋病医护人员建构其工作压力源,在此基础上,拟定了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源问卷初稿,然后进行调查与统计学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源问卷由15个项目构成,形成人际排斥、职业风险、管理问题3个分量表。结论编制的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源问卷可以反映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压力状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对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的评估与指导。
- 张晓慧李慧民崔冠宇
- 关键词:信度
- 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预测作用,为改善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社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河南省艾滋病医生的客观支持分明显低于综合科医生(P<0.01),而在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上,则分别明显高于综合科医生(P<0.01,P<0.05)。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状况不佳检出率为33.9%,其中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为39.4%;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P<0.05);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对心理健康预测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客观支持预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 李慧民杜一菲张晓慧
-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 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以及自编工作压力源问卷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工作倦怠3个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多个因素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和0.01)。②管理问题和职业风险的压力对情感耗竭以及职业风险对人格解体的预测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消极应对对于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0.01和0.05),而积极应对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P﹤0.01)。③Amos路径分析表明,职业风险的压力和消极应对方式直接影响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人际排斥的压力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而积极应对反向作用于成就感降低;消极应对在压力源和工作倦怠中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结论应当重视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问题,指导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
-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工作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