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莉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医护
  • 4篇医护人员
  • 4篇艾滋病
  • 4篇艾滋病医护人...
  • 3篇压力源
  • 3篇工作压力
  • 3篇工作压力源
  • 2篇社会支持
  • 2篇工作倦怠
  • 1篇心理健康
  • 1篇社会支持状况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机构

  • 5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5篇李慧民
  • 5篇李莉
  • 3篇张晓慧
  • 1篇蔡聚雨

传媒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状况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 11.5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艾滋病医护人员的主观社会支持在年龄(t=-2.100,P<0.05)、职称(F=4.319,P<0.05)、工作性质(t=2.269,P<0.05)、婚否(F=3.252,P<0.05)和有无子女(t=2.267,P<0.05)变量上存在差异。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客观社会支持在职称(F=5.808,P<0.01)、婚否(F=4.307,P<0.05)和有无子女(t=2.709,P<0.01)变量上存在差异;2其他医护人员的客观支持(t=-6.015,P<0.001)和支持利用度(t=-3.506,P<0.001)高于艾滋病医护人员,但是主观支持低于艾滋病医护人员(t=5.94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关注艾滋病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特别是年轻、低职称和未婚的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
李莉李慧民
关键词:社会支持问卷调查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应对方式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帮助他们有效使用积极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11.5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级职称艾滋病医护人员的积极应对显著多于初级职称人员。有子女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多于无子女人员。男性、40岁以上和高收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消极应对方式分别多于女性、30岁以下和低收入人员。(2)一般医护人员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多于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显著少于艾滋病医护人员。[结论]职称、性别、年龄和收入影响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应改善年轻、低职称和低收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应对方式,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李莉李慧民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
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各维度在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中式工作倦怠量表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运用SPSS 11.5管理并进行分析。结果(1)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深(P﹤0.01)。(2)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方面。面对职业风险和社会排斥,高支持利用和高主观支持医护人员的情感耗竭低于具有低支持利用和低主观支持的人员。但人际排斥压力增大时,高主观支持个体的情感耗竭水平上升更快。结论社会支持是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的有效调节变量,其中支持利用和主观支持的调节作用更显著。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蔡聚雨
关键词: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艾滋病医护人员
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农村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问卷和一般健康问卷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在管理问题方面得分为最高,均值以上者为46.5%(159人),其次为人际排斥,高于均值者为45%(154人),在职业风险方面得分高于均值者为38.6%(132人);在部分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其工作压力源的不同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极其显著(P﹤0.001);分层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工作压力源对心理健康的解释量达到9.8%,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管理问题和人际排斥的解释贡献率均达统计显著性水平(P﹤0.01和P﹤0.05)。[结论]应加强管理,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存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注,减轻其工作压力,增进其心理健康。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蔡聚雨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
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以及自编工作压力源问卷对342名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工作倦怠3个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多个因素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和0.01)。②管理问题和职业风险的压力对情感耗竭以及职业风险对人格解体的预测作用均极其显著(P﹤0.01);消极应对对于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P﹤0.01和0.05),而积极应对对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反向预测作用(P﹤0.01)。③Amos路径分析表明,职业风险的压力和消极应对方式直接影响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人际排斥的压力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而积极应对反向作用于成就感降低;消极应对在压力源和工作倦怠中起着部分的中介作用。结论应当重视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问题,指导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李慧民李莉张晓慧
关键词: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工作压力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