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鹏

作品数:72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缺损
  • 19篇皮瓣
  • 17篇软组织
  • 16篇关节
  • 13篇软组织缺损
  • 13篇组织缺损
  • 12篇动脉
  • 11篇皮瓣修复
  • 10篇骨缺损
  • 10篇骨折
  • 9篇皮肤软组织
  • 9篇皮肤软组织缺...
  • 8篇拇指
  • 7篇外科
  • 7篇小腿
  • 6篇指损伤
  • 6篇胫骨
  • 6篇疗效
  • 5篇指间关节
  • 5篇内固定

机构

  • 64篇唐山市第二医...
  • 8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72篇张云鹏
  • 61篇高顺红
  • 44篇胡宏宇
  • 42篇于志亮
  • 36篇张文龙
  • 35篇于俊
  • 34篇张净宇
  • 23篇董惠双
  • 10篇马铁鹏
  • 10篇周彤
  • 8篇李军
  • 7篇赵刚
  • 7篇齐巍
  • 4篇姚军
  • 3篇焦成
  • 3篇费小轩
  • 3篇董慧双
  • 3篇平凡
  • 3篇倪玉龙
  • 3篇赵丽英

传媒

  • 12篇中华手外科杂...
  • 11篇中国骨与关节...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6篇中华解剖与临...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1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Eaton法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
2023年
目的探讨改良Eaton法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们采用改良Eaton法治疗第-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7例,即利用第一掌骨基底双骨道,取桡侧腕屈肌腱尺侧半重建掌侧前斜韧带、背侧后斜韧带和背桡韧带,恢复第一腕掌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1.5个月,活动时第一腕掌关节均无疼痛不适感,复查X线片示第一腕掌关节对应关系正常,关节间隙周围无退行性改变,按照Green-O'Brien评分标准:优5例,良2例。结论改良Eaton法韧带重建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陈旧性脱位,手术操作不复杂,术后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张云鹏范宾胡宏宇于俊董惠双周彤高顺红符建松姚军
关键词:腕掌关节脱位韧带重建
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8例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外固定架与克氏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4~20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3周,平均7.6周。患手运动功能按TAM评定标准:优13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外固定架与克氏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第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胡宏宇高顺红于志亮马铁鹏张文龙张云鹏于俊张净宇
关键词:第5掌骨骨折腕掌关节脱位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合并骨间后神经卡压一例
2013年
患者 女,67岁。因发现右肘部外侧肿物2年,右手中、环指伸直受限2.5个月来我院就诊。
张云鹏高顺红胡宏宇于俊张净宇齐巍
关键词: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小腿骨搬移中软组织嵌顿的Z字成形术
2020年
[目的]介绍小腿骨搬移后软组织嵌顿的Z字成形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2年7月~2018年11月,本科采用Z字成形术矫正Ilizarov技术骨段搬移后皮肤软组织嵌顿患者8例。于皮瓣原伤口切开,切除部分多余软组织,以原邹褶为轴线行多个"Z"字切口,形成多个三角形皮瓣。小心锐性剥离,保护游离骨段血运,切除部分多余皮肤软组织。调整胫骨段间力线,将滑移胫骨骨段向近端移动约0.5 cm后拧紧螺钉,拍摄X线片确定胫骨力线正常后,交叉缝合三角形皮瓣闭合创面。[结果] 8例患者术后Z字三角形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滑移过程皮肤软组织无再嵌顿发生,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Z字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小腿大段骨缺损术后合并皮肤软组织嵌顿的有效方法。
董惠双马铁鹏高顺红张文龙于志亮胡宏宇张云鹏赵亮于俊
关键词:ILIZAROV骨搬移
校企合作培养安全工程学科工程硕士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在深入研究工程硕士校企合作培养的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安全工程工程硕士培养的经验,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培养、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入探索与研究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教育模式,并提出了相关的见解,以期能为...
王福生张云鹏李玉凤朱令起
关键词:工程硕士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骨搬运联合骨水泥分段填塞与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探究骨搬运技术联合骨水泥分段填塞与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63例[男40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75±6.13)岁]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骨搬运技术联合骨水泥分段填塞进行治疗,30例)、试验组(采用骨短缩-延长术进行治疗,33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骨愈合程度、下肢功能评分、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和总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骨愈合优良率比较(90.91%,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3、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85,P=0.025;F=6.129,P=0.014),除术前以外,不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3.151,P<0.001;F=189.122,P<0.001),组间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1.339,P=0.262;F=2.262,P=0.082);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次要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12.12%,23.33%;次要:30.30%,46.67%)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缺损端自然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运技术联合骨水泥分段填塞与骨短缩-延长术均能有效促进创伤后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骨愈合,改善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具有相似并发症发生率,但骨搬运技术联合骨水泥分段填塞术中术后出血量和引流量较少,骨短缩-延长术的骨折愈合时间相对更短。
皮秀敏张云鹏屈伟胡宏宇
关键词:胫骨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与能力培养
提出了爆破工程课程设计的原则,围绕着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爆破工程”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ZHANG Yun-peng张云鹏
关键词:爆破工程教学设计
同指指背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被引量:4
2017年
指背皮肤菲薄,外伤或肿物切除后,往往造成深层肌腱和/或骨质外露,需用皮瓣修复,其中采用邻指皮瓣和指动脉皮瓣修复的报道较多。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血供的皮瓣,因其不破坏手指主要供血血管也被广泛用于修复指背创面。2013年5月-2016年8月,笔者科室收治16例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同指指背矩形推进皮瓣修复,取得预期疗效。
张文龙赵刚高顺红于志亮张云鹏张净宇胡宏宇董慧双于俊
关键词:推进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骨质外露邻指皮瓣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解剖学观察,总结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走行、吻合规律,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4年5月,对10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同期以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供血的指背皮瓣分别修复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指端皮肤缺损共49例58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示指指端缺损21指,中指皮肤缺损12指,环指皮肤缺损16指,小指皮肤缺损9指;合并骨折10例12指,合并肌腱断裂或缺损12例16指,合并血管神经损伤6例7指。同指修复31例36指,邻指修复18例22指;皮瓣切取面积10 mm ×8 mm -22 mm ×18 mm。结果显微解剖观察显示,示指、中指、环指、小指指固有动脉中节远端背侧支位于中节指骨颈部,即终末背侧支位置恒定。临床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供血皮瓣修复指端缺损49例58指,皮瓣均成活,其中47例55指获6-29个月随访,平均18.6个月,皮瓣外观及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皮瓣感觉恢复平均达 S3+,两点辨别觉6-9 mm,平均7.4 mm。供区无并发症。结论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血管发出位置恒定,以终末背侧支供血切取皮瓣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张文龙赵刚高顺红于志亮张云鹏张净宇胡宏宇董慧双于俊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指损伤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中节指骨掌侧基底不稳定骨折的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中节指骨掌侧基底不稳定骨折是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中的常见类型,近指间关节对手指的解剖及功能非常重要,中节指骨掌侧基底骨折当骨折块不超过中节指骨基底关节面30%~40%时,近指间关节较稳定,可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而当骨折块超过30%~40%时,关节则不稳定,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竹筏样固定治疗中节指骨掌侧基底不稳定骨折9例,疗效满意。
于志亮高顺红马铁鹏张云鹏焦成张文龙张净宇齐巍
关键词:不稳定骨折基底指骨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近指间关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