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流行病
  • 12篇流行病学
  • 9篇传染
  • 9篇传染病
  • 8篇疫情
  • 5篇疫情分析
  • 5篇染病
  • 3篇手足
  • 3篇手足口
  • 3篇手足口病
  • 3篇法定传染
  • 3篇法定传染病
  • 3篇病毒
  • 2篇毒性肝炎
  • 2篇疫情调查
  • 2篇疫情监测
  • 2篇托幼机构
  • 2篇网络直报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机构

  • 21篇遵义市疾病预...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21篇吴明旺
  • 20篇张仁俊
  • 19篇陶宏
  • 19篇吉光辉
  • 17篇曹家艳
  • 14篇王世平
  • 3篇唐志明
  • 1篇陈正义
  • 1篇周彩霞

传媒

  • 8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贵州省预防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遵义市1起布鲁菌病疫情调查
2012年
目的对遵义市2011年务川县1起布鲁菌病(布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羊间和人间所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该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2例,2例患者为夫妻,血培养结果为马尔他布鲁菌;2008年由务川县畜牧部门引进羊种免费投放从事山羊养殖,系因接触新生羊羔或母羊产道分泌物而感染,属本土病例,患者村羊血标本布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7.17%(17/99),病家羊血标本阳性检出率为85%(17/20)。遵义市2010年以前无该病报告。结论布病是遵义市新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个别地区存在布病疫源地,应引起重视。
张仁俊吴明旺杨兴万李驹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疫源地
遵义市2001~201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遵义市10年间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遵义市2001~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76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7.8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75.36%),痢疾。各类传染病构成分别为:呼吸道传染病占49.77%,肠道传染病占25.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05%,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占1.83%,新生儿破伤风占0.12%。结论遵义市呼吸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持续下降。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是遵义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张仁俊陶宏王世平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遵义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遵义市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订防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遵义市2006-2010年累计报告腮腺炎14 16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83/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占43.87%),职业以学生(66.48%)、散居(15.27%)和幼托儿童(14.21%)为主,发病年龄以4~14岁年龄组较高(占87.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遵义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扩大宣传教育、积极在大龄儿童中推广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降低儿童发病重要措施。
王世平张仁俊陶宏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疫情分析
遵义市2010年乡镇传染病零报原因调查
2012年
目的为了解遵义市乡镇传染病网络报告现状及导致乡镇零报告多而频繁的原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市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减少乡镇传染病零报告率提供依据。方法①制订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收集零报告率较高乡镇的基本信息资料;②查阅乡镇2010年所有门诊、出入院登记上有无传染病漏报;③统计2010年零报告率较高乡镇门诊就诊登记病例数和住院病例登记数。结果我市2010年乡镇传染病零报告率平均为16.92%,其中最低仅52.98%。此次抽查5个县25个乡镇卫生院和25个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累计登记86 116人次、住院累计登记14 011人次;查出传染病214例、报告132例,报告率61.68%;共查处方数1 848张,门诊日志登记904例,双向符合率仅48.92%。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门诊登记符合率低,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医疗机构要完善内部奖惩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开展部门联合执法督导力度是控制传染病漏登、漏报的有效措施。
陶宏唐志明张仁俊谌文菊曹家艳吴明旺吉光辉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2003-2013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了解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3-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3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363 327例、死亡7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0.7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1.01/10万,病死率0.21%;乙类传染病22种264 890例、死亡7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7.7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97/10万,病死率0.27%;丙类传染病8种98 437例、死亡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2.9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3%。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撤呈逐年上升、乙类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遵义市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不放松乙类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防控,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病腹泻防治为主线。
陶宏唐志明吉光辉张仁俊谌文菊吴明旺王世平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3年遵义县一起布鲁氏菌疫情调查分析
2014年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以布氏菌属细菌为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牛、羊、猪等均可成为主要感染源,接触感染、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染途径,属国家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布鲁氏菌病误诊率较高,致使该病易迁延不愈,并转为慢性,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质量。遵义市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接汇川区疾控中心报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1例布鲁氏菌病,随后我中心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所获资料与数据如下,旨在为读者提供借鉴经验。
曹家艳张仁俊王世平吉光辉陶宏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疫情分析
遵义市1例死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4年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EV71型等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亦无预防疫苗,监护易感人群、及早干预是防控感染的关键,因此探讨手足口病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非常必要[1]。2013年3月28日笔者所在疾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接到1例重症手足口病死亡报告,该患儿收治于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ICU病区,接报告后当日中心遣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曹家艳张仁俊王世平吉光辉陶宏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贵州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了解其发病和诊疗经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运用PCR进行H7N9禽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死亡病例为贵州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病例无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仅患者配偶和其子出现流感样症状,但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途径不明,暂无人传人的证据,多部门协作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王世平曹家艳张仁俊郭黄吉陶宏吉光辉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
2001-2012年遵义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遵义市2001-2012年遵义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肝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遵义市12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甲肝疫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年间共报告甲肝病例11 015例,报告发病率为32.36~1.08/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46/10万,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两城区及周边的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市和边远欠发达的务川县;职业以农民较多占37.53%,其次是学生占32.59%和散居儿童占7.94%;年龄以5~34岁年龄段为高发占67.3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74︰1(χ2=586.22,P〈0.01)。结论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监测与管理和农村改水改厕,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张仁俊陶宏吉光辉王世平吴明旺谌文菊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2010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遵义市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遵义市2010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遵义市2010年传染病年发病率454.14/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3~8月发病略高;发病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家务及待业和幼托儿童居多,分别占44.92%、16.27%、8.78、7.6%和6.03%;乙类传染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54.27%),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6.91%)。结论加大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力度,有利减少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肺结核、乙肝、梅毒等传染病成为遵义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统一、规范肺结核、乙肝及梅毒的诊断和报告标准,有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减少误诊误报。
张仁俊陶宏曹家艳吉光辉谌文菊吴明旺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疾病控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