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辉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起福氏志贺菌导致细菌性痢疾暴发调查
- 2009年
- 目的调查这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的特点和原因,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病例定义,进行个案调查,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特点,并对疾病流行的地点开展卫生学调查,寻找疾病暴发的原因。结果在约350就餐人员中有41人发病,罹患率为11.71%。水源水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并检出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患者肛拭子检出福氏志贺菌。结论此次是一起由水源与食源混合传播的福氏志贺菌细菌性痢疾暴发。
- 张仁俊吉光辉王艳红瞿彬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菌病例定义卫生学调查个案调查三间分布
- 遵义市2001~201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遵义市10年间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遵义市2001~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76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7.8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75.36%),痢疾。各类传染病构成分别为:呼吸道传染病占49.77%,肠道传染病占25.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05%,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占1.83%,新生儿破伤风占0.12%。结论遵义市呼吸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持续下降。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是遵义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张仁俊陶宏王世平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疫情分析
- 遵义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遵义市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订防制策略、科学开展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疫情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遵义市2006-2010年累计报告腮腺炎14 16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83/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占43.87%),职业以学生(66.48%)、散居(15.27%)和幼托儿童(14.21%)为主,发病年龄以4~14岁年龄组较高(占87.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遵义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今后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扩大宣传教育、积极在大龄儿童中推广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降低儿童发病重要措施。
- 王世平张仁俊陶宏吉光辉曹家艳谌文菊吴明旺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疫情分析
- 遵义市2004-2010年梅毒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遵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电子表格Excel对遵义市2004-2010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遵义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率从2004年的2.82/10万上升至2010年的20.30/10万,报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中的位次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3位。发病主要集中在红花岗区、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性活跃期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分型以隐性和Ⅰ期为主,占88.47%。结论遵义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态势严峻,需加大加强对性病疫情管理的力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诊断与报告。
- 陶宏张仁俊曹家艳吉光辉谌文菊吴明旺
- 关键词:梅毒疫情分析
- 遵义市2010年乡镇传染病零报原因调查
- 2012年
- 目的为了解遵义市乡镇传染病网络报告现状及导致乡镇零报告多而频繁的原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市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减少乡镇传染病零报告率提供依据。方法①制订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格,收集零报告率较高乡镇的基本信息资料;②查阅乡镇2010年所有门诊、出入院登记上有无传染病漏报;③统计2010年零报告率较高乡镇门诊就诊登记病例数和住院病例登记数。结果我市2010年乡镇传染病零报告率平均为16.92%,其中最低仅52.98%。此次抽查5个县25个乡镇卫生院和25个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累计登记86 116人次、住院累计登记14 011人次;查出传染病214例、报告132例,报告率61.68%;共查处方数1 848张,门诊日志登记904例,双向符合率仅48.92%。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门诊登记符合率低,存在传染病漏报现象,医疗机构要完善内部奖惩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开展部门联合执法督导力度是控制传染病漏登、漏报的有效措施。
- 陶宏唐志明张仁俊谌文菊曹家艳吴明旺吉光辉
-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 贵州省玉屏、镇远、岑巩县农村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为了解玉屏、镇远、岑巩的洞坪、沙水坪、洪家湾、异溪、响水等5个村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方法:每村随机抽取各年龄组人群150人,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结果: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分别为6.49%、31.35%、3.92%、2.57%、18.11%和42.16%。HBV感染模式以模式13(5项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模式8(仅抗-HBs阳性)和模式12(仅抗-HBc阳性)最多(占检测总数84.87%)。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高,HBsAg和HBeAg阳性率在20-29岁最高(分别为10.94%和9.38%),以后HBsAg阳性率逐渐下降,而HBeAg阳性率下降后,在50-59岁又有一个小高峰(7.14%),抗-HBs、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在30-39岁形成成人峰(分别为50.57%、31.03%和61.67%),以后维持在较平稳的水平。结论:为了阻断HBV传播,首先,对易感人群尤其是新生儿和20岁以下青少年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其二,强化对卫生医疗机构和饮食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其三,加强健康教育。
- 周峻田兴国吉光辉高岚唐光鹏邓军吴国刚高前荣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 遵义市2007-2011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遵义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物中毒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遵义市报告的食物中毒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食物中毒82起,中毒1 466人,死亡14人,二、三季度是高峰期,主要发生在农村,占46.34%,发生场所以家庭为主,占40.24%。致病因素以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次数最多,占48.78%,细菌和微生物所致的病例数最多,占34.72%。结论在夏秋季应加强细菌等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防控工作。
- 曹家艳王世平张仁俊吉光辉陶宏谌文菊
- 关键词:食物中毒流行病学食品安全
- 构皮滩水电站库区沿岸几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查明构皮滩水电站(以下简称电站)库区沿岸主要宿主动物,了解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和莱姆病的疫源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库区遵义市辖区内的3个县7个镇9个点,采集啮齿动物的肝、肺、肾、膀胱和滤纸血标本,分别检测鼠疫F1抗原、出血热HV抗原和抗体、培养分离钩端螺旋体和莱姆螺旋体。结果:捕获啮齿动物9种294只,黑线姬鼠为耕作区优势鼠种,褐家鼠为住宅区优势鼠种,检测出血热抗原阳性2份,分离出钩端螺旋体1株(未定型)。未检出鼠疫菌和莱姆螺旋体感染。结论:电站库区沿岸存在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开展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和灭杀家、野栖鼠类是控制鼠传疾病的重要措施。
- 张仁俊李昭毅唐朝忠龚朝阳吉光辉
- 关键词: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疾病
- 遵义市2007-2011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 2014年
- 目的:为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的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5起,4-8月和10-12月是高峰期,以手足口病、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发生场所以家庭和学校为主,分别占55.70%和47.08%。结论:传染病事件是遵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特别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控形势严峻。
- 曹家艳王世平张仁俊陶宏吉光辉谌文菊
- 关键词: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003-2013年遵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了解遵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3-2013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3年遵义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0种363 327例、死亡7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90.7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1.01/10万,病死率0.21%;乙类传染病22种264 890例、死亡7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7.7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97/10万,病死率0.27%;丙类传染病8种98 437例、死亡3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2.95/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3%。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撤呈逐年上升、乙类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手足口病发病率上升是导致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遵义市丙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后的传染病防控重点应以不放松乙类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防控,加大对丙类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以及其他感染病腹泻防治为主线。
- 陶宏唐志明吉光辉张仁俊谌文菊吴明旺王世平
-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