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仁民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教育
  • 7篇高校
  • 4篇辅导
  • 4篇辅导员
  • 4篇高校辅导员
  • 2篇学生事务管理
  • 2篇文化
  • 2篇高校学生
  • 2篇高等教育
  • 1篇学生管理
  • 1篇学生事务工作
  • 1篇养成
  • 1篇质量管理
  • 1篇中国高校
  • 1篇儒家
  • 1篇少年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观

机构

  • 12篇渤海大学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15篇史仁民
  • 3篇朱宁波
  • 1篇孙诗涵
  • 1篇曲乐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进展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
  • 1篇职业时空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今日财富(金...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考改革中地域差异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高考改革中的地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其中所体现的高考录取制度的公平性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分析高考地域差异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高考地域差异问题的对策。
史仁民
关键词:高考改革教育公平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小学职前教师身份认同的形成与演变探究
2025年
小学职前教师身份认同是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对自身教师身份的理解与认识;是师范生向教育者角色过渡的心灵映射;是自我认同,职业认同,群体认同的三维交织。从这三个维度审视当下小学职前教师身份认同,可窥见其中存在工具角色下本体的迷失、技能导向下认知的局限、职业囿见下愿景的桎梏的问题。以个人,学校,社会作为切入点,剖析出问题的缘由:传统教师刻板印象的限制、专业主导培养模式束缚,以及社会角色固化观念的框定。并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探求破晓之道。
牛玉鑫史仁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儒家生命观引领下青少年的生命教育现状与重构
2025年
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乎个体生命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者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持续性的探索,发现青少年生命观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命意识淡薄与生命价值观缺失。生命教育困境主要表现为:生命教育内容的单一、教学形式的固化和师资力量的匮乏。儒家思想中的生命教育理念为现代生命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结合儒家生命观,本文提出未来生命教育的发展路径,融合传统文化、回归自然教育、强化师资,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生命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珍视生命、全面发展,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孙铭蔚史仁民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传统文化
中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被引量:1
2011年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中仍存在着发展困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仅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出发,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面临的问题,并以此提出解决的对策。
史仁民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行了界定,并对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市场结构,从而为我国教育的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史仁民
关键词:高等教育市场结构
再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
2017年
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包含着辅导员的专业和辅导员的发展两极。从大学的本体功能与任务思考,辅导员是专业的,又是发展的。作为专业的辅导员,在过去的专业研究领域,有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的理论基础,有境内外专业发展的成功范例佐证,具备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然而作为发展的辅导员,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困境,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研究表明,用科学的发展路径指引,在充足的物质资源和规范的体制机制行动保障和依托下,首先让辅导员作为一个专业,然后再实现辅导员的发展。
史仁民曲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OECD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向探赜
2024年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理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高等教育作为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阿帕杜莱的文化全球化理论为通过机构和学生流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解释路径。OECD作为三大政府间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OECD通过设立专职研究机构,采用了四种不同但并非相互排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取向,以促进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同时,OECD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重心体现在了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追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品质、强调高等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三个方面。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发展,需要厘清OECD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部关系,转变留学生的输入输出比例;关注OECD政策取向,实现不依赖人员流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配置;结合OECD政策重心,通过区域性一体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史仁民吕进朱云凤
关键词:OECD高等教育国际化文化全球化
黄埔军校现代化办学特征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它学习和借鉴了前苏联的军事教育经验,以革命青年为主要培养对象,注重精神教育,坚持学术并举、军事与政治并重的全新教育理念,培养具有革命信仰、牺牲精神兼具现代军事理论与技能的革命军事和政治干部,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办学特征,成为近代中国军校的楷模。
史仁民
关键词:黄埔军校办学特征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理论视角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被引量:4
2013年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运用波特五力模型理论分析了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以期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宁波史仁民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项分工模式的运作与启示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于高校育人职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学的学生事务工作在管理的基础上也现实性地增加了发展与服务的职能,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辅导员队伍成为提高高校育人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此方面,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项分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为我国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朱宁波史仁民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美国高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