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楠
- 作品数:20 被引量:11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政权建设——史学界对1932-1937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被引量:6
- 2014年
- 1932年1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开始合作,分任国家军事和行政最高首脑,由此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是南京国民政府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其基调是中央政府统治能力的加强和统治范围的扩大。本文综述了最近30多年来史学界对1932-1937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从政府高层的合作和派系斗争、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攘外必先安内"基本方针的实施、中央对地方实力派的整合、国民党政权对社会统治的巩固等方面,评述了南京国民政府在这段时期里国家政权建设的举措和成果。对1932-1937年民国政治史研究的梳理显示,最近10年来,许多学者已经在利用新出史料的实证研究基础上、逐渐摆脱了"革命史叙事"的束缚,展现出历史进程的丰富和复杂,并产生新的问题意识,其研究视野也从单纯的政治史拓展到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相关领域的互动,研究视角转向以国民党政权为主体,以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为叙述主线。这些最新进展虽然还未形成完整的通史叙述,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国政治史研究范式转型的契机。
- 刘文楠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国家政权建设
- 专业知识的未来被引量:10
- 2019年
- 感谢弗兰岑(Martina Franzen)博士的介绍。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对如此考验我能力的听众演讲。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客套了,而是直接进入话题。很抱歉我没用德语来讲,因为我德语欠佳。
- 安德鲁·阿伯特刘文楠周忆粟
- 关键词:德语演讲
- 让地方社会的无声民众说话
- 2019年
- 王笛1956年在四川成都出生。成都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富饶的平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王笛在这里长大成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曾在成都附近的农村插队务农,对这片土地和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1978年,他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7年后他在那里获得了硕士学位,因为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1987年,他就因为表现出色而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 王笛刘文楠
- 关键词:历史系破格提拔文化大革命
- 借迷信行教化:西山万寿宫朝香与新生活运动被引量:11
- 2016年
- 本文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1934年到1936年江西省地方政府在新生活运动期间,对南昌近郊西山万寿宫朝香活动及其周边农村的改造,观察新生活运动如何从城市推广到农村,以及该运动在实际操作中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协调。这一个案研究显示,新生活运动的推行,依靠以超越政府机构职权和层级分界的方式动员官僚系统,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整合各部门工作,其中既包括民众教育部门,也包括公安局等使用强制力的部门。在"剿共"的大背景下,国民党政府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重建政府权威和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新生活运动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并结合了乡村教育、地方保甲、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新生活运动还利用万寿宫朝香的时机举办乡村建设展览会,将新观念接榫于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将旧的迷信通过祛魅和理性化,赋予现代意义,将公民训练与旧风俗相结合,从而起到训育民众的目的。
- 刘文楠
-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
- 在技术与政治之间:近代矿冶工程师程义法的生平和时代
- 2025年
- 近代矿冶工程师群体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涉及能源、冶金等与国防和基础设施相关的重工业建设。程义法是民国时期一名具有典型性的矿冶工程师,考察其一生在实业界、政界、学界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网络,可见其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他身处以资源委员会为代表的精英工程师和技术官僚的小圈子中,具有鲜明的“技术至上主义”价值立场,有着较高道德自律,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民国时期政治和时局的影响,其专业技术工作往往徒劳无功,无力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 刘文楠
- 关键词:技术官僚
-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纸烟业被引量:2
- 2013年
- 抗战时期大量城市人口进入陕甘宁边区,把吸纸烟的习惯带入边区,提高了边区对纸烟的需求。纸烟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准工业产品,在1941年初皖南事变前,边区消费的纸烟绝大多数从边区外进口。皖南事变后的经济困难时期,外来纸烟被当作引起现金外流的奢侈品在边区禁卖,后来虽一度恢复进口,但很快又为了配合生产节约运动而全面禁止进口。与此同时,边区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也开始鼓励公营经济下的纸烟生产,并试图实行烟酒专卖制度。然而,由于边区原材料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公营经济中制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与现实需求脱节,边区生产的纸烟缺乏竞争力。在"自给自足"的生产压力下,某些机关部队参与纸烟走私,又破坏了边区税务部门用高税率保护本地纸烟业政策的有效性。边区发展纸烟业的努力基本失败。纸烟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是边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做细致的个案研究,有助于理解边区公营经济的整体逻辑及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刘文楠
- 关键词:烟草业公营经济
- 规训日常生活: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家的治理被引量:38
- 2013年
- 1934年2月蒋介石发起了旨在通过改良民众日常行为而复兴"固有道德"的新生活运动,在汪精卫的影响下,蒋使用道德教化的方式督促民众遵守新生活规范,但他仍然把新运与政府工作整合在一起,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尤其是警察,来确保运动的推行。时论将此运动视为在德治衰退、法治未建的国家治理疲软状态中维系社会秩序、培养合格国民的有效手段。因而,新生活运动表现了政府在德治与法治框架以外规训民众日常生活的尝试及其遇到的困难。以培养"驯顺的肉体"为目的而言,新生活运动与福柯所归纳的西方国家对民众的规训机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其实是中国自身近代化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晚清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中间状态。处于"训政"阶段威权政治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新生活运动中用警察等强制性国家权力结合传统的德治话语来规训民众日常生活,但这一规训机制并不能纳入法治的框架,也未能为现代国家介入民众日常生活设定明确的道德和法律界限。
- 刘文楠
- 关键词:新生活运动规训德治法治警察蒋介石
- 从行业史迈向整体史:重新思考当代中国史中的烟草被引量:4
- 2024年
- 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里,哥伦布把烟草这种高度成瘾的植物从美洲带到欧洲,并经由欧亚航路传至中国。从晚明开始,吸烟习惯迅速遍及全国各地,发展出旱烟、水烟、鼻烟等主要消费方式,烟草种植和加工逐渐本土化。19世纪末,中国人的吸烟习惯发生了一次变化。纸卷烟丝的卷烟稍早在欧洲兴起,随着机器制造的工业化大生产而风靡全球,其中也包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就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烟草消费方式。
- 刘文楠
- 关键词:烟草消费吸烟习惯大航海时代当代中国史整体史
- 治理“妨害”:晚清上海工部局市政管理的演进被引量:10
- 2014年
-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为了处理各类城市环境污染,借用普通法传统中的"妨害"概念制订了《妨害消除法》,以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工部局在管理上海租界时,借鉴了英国的《妨害消除法》修订《土地章程》及其附律,并根据上海华洋杂处的特殊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工部局通过妨害治理立法、行政制度设计和司法惩诫,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维护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的需要。在妨害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工部局的行政制度逐步完善,最终在19世纪末分化出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机构。妨害治理为了维护西方"文明观"和公共行为规范,对租界华人居民进行规训,强迫其改变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租界中华洋居民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 刘文楠
- 关键词:妨害公共租界公共卫生
-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 拟通过介绍北美史学界用新文化史方法研究政治史问题的四部专著,展示新方法对政治史研究范式和具体政治问题的影响。这四部专著分别是《唤醒中国》、《塑造共和国民》、《公民之辩》与《迷信体制》。这四部专著从不同切入角度回应了杨念群...
- 刘文楠
- 关键词:民国时期政治问题叙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