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忆粟
-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专业知识的未来被引量:10
- 2019年
- 感谢弗兰岑(Martina Franzen)博士的介绍。我很高兴能在这里对如此考验我能力的听众演讲。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客套了,而是直接进入话题。很抱歉我没用德语来讲,因为我德语欠佳。
- 安德鲁·阿伯特刘文楠周忆粟
- 关键词:德语演讲
- 中港台澳四地之职业教育被引量:1
- 2018年
- 两岸的上海、台湾和香港同属华人社会中经济发展较进步的地方,近年来,上海、台湾和香港都能维持经济增长和高就业水平,而澳门在2004年以后,经济也在强势增长。本文的目的,在参照香港、上海、台湾和澳门四地的情况,就着相关文献和四地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的整理、实地考察、和求证于各地官员和培训机构的领导,除介绍各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外,也藉此作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 黄炳文施达明周忆粟
-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 信息技术教育的展望和挑战
- 2012年
- 试想如果孩子们能够在学校之外观看、阅读课程内容,那么在学校里他们就能够开展完全不同的活动。由此完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含义。
- 周忆粟
-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孩子
- 我国电子商务创新效率指数的区域差异与驱动因素探究
- 2025年
- 本研究参照效率测度设计,首先使用DEA模型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测量了我国电子商务创新效率指数,然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对其区域差异分布特征进行刻画,最后利用计量模型对影响电子商务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创新效率指数变化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呈现出“东高、中、西次、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区域间差异是整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我国电子商务创新效率高低受到财政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人才规模和数字金融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出和数字金融发展这两个驱动因子具有空间异质性。
- 吴伟生周忆粟
- 漂在北京: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与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主体性被引量:2
- 2023年
- 以福柯新自由主义治理术为理论视角,通过对26位非北京户口的教育培训机构讲师进行访谈,探讨现行户籍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培训机构讲师之所以选择漂在北京,主要是出于对收入和发展机会的考虑。在他们眼中,北京象征着年轻和拼搏、先进和前沿以及公平。他们并不过度追求和看中北京户口,而是认可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来获取好的生活,其话语呈现为典型的能力至上和个体归因而非制度归因。然而,随着工作的开展以及年龄的增长,他们又逐渐感受到机构工作的不稳定和漂泊之下的巨大压力。他们成为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职业选择呈现为一种受限制的、适应性的自由选择,而他们自身呈现出一种受限制的企业家主体、吊诡的半市民身份和漂泊的主体的形象。
- 潘冬冬周忆粟
-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教育培训户口
- 在影子中教学:从时间向度理解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被引量:2
- 2024年
- 工作时间是理解现代工作和雇佣关系的一个关键。本研究共访谈来自15个不同机构的31位讲师和3位管理者,探讨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时间模式及其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培训机构讲师的工作是在影子中教学,其工作时间是一种“影子工作时间”,呈现出工作日程颠倒、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边界模糊,以及师生关系限定等特征。作为情感回应,讲师的工作伴随着疏离、高压、倦怠、漂泊、低成就感、低满足感等。这些负面体验限制了他们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建构,导致了他们在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和作为服务业从业人员之间的挣扎、协商和平衡。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讲师而言,他们生活在一个由市场契约所界定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 潘冬冬周忆粟
- 关键词:教育培训工作时间
- 中产阶级教育焦虑,造就了太多“小别离”
- 2016年
- 中产家庭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全球性的教育流动的博弈里面,这个游戏竞争的惨烈程度,或许会比在国内要好一点,但是也好不到哪去,
- 周忆粟
- 关键词:中产阶级教育焦虑中产家庭
- 职业教育的政治经济学故事被引量:4
- 2022年
- 教育,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推进力量。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原有教育体制正进入一个全面调整期,这其中,职业教育的改革尤为显著。本期“观察·社会”栏目聚焦当前的职教改革,从历史经验与实践案例的不同维度,将职业教育置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之中,以期对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改革路径提出新的理解。周忆粟的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梳理了德国和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揭示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对诸种社会矛盾的一种解决方案。今天,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并根据中国自身的条件正确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矛盾。尹秋玲的文章讨论了当前中西部地区中职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由于大部分中西部县产业结构是去工业化的,缺少产教融合基础和就业机会,中职只能采取策略性的办学逻辑,陷入低水平空转。作者建议,应从全国产业转型和社会公平稳定的战略角度出发,在中观教育制度层面思考中西部地区整体中职发展的转型之路。
- 周忆粟
-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