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线上孕妇学校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3月在本院产科进行产检的142例孕妇为观察组,实施线上结合线下的产前健康教育;以2019年10~12月的147例孕妇为对照组,实施线下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产前健康宣教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检完成率分别为95.8%及89.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巨大儿、产后出血、剖宫产、侧切、产道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孕妇学校结合线下一对一咨询,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个性化,值得推广应用。
- 黄燕刘兰萍
- 关键词:满意度
- 不同体位干预对阴道分娩新生儿自主寻乳及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影响
- 2019年
- 探讨不同体位干预对阴道分娩新生儿自主寻乳及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34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围产期护理措施,但对照组(n=171)产妇在分娩结束后继续采用床头抬高45°仰卧位的体位,而实验组(n=171)产妇则选择侧卧位,比较两组新生儿寻乳成功时间、含接姿势以及产妇舒适度、泌乳状况。结果:实验组婴儿含接成功时间(48.88±3.62)min、婴儿含接姿势正确率96.4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婴儿(p<0.05);实验组产妇舒适度、产妇对纯母乳喂养的信心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48h泌乳量(92.73±6.28)mL、产后72h为(125.19±8.90)mL,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取侧卧位可使新生儿在较短时间内寻乳成功并能正确含接乳头,且能够增加产妇的舒适度和泌乳量,这对于促进产妇纯母乳喂养信心以及其机体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朱骏刘兰萍
- 关键词:体位干预侧卧位母乳喂养
- 双侧会阴和阴部神经阻滞配合无保护接产在自然分娩中的运用
- 目的 探讨双侧会阴和阴部神经阻滞配合无保护接产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产程中无胎儿宫内窘迫等侧切指征的产妇400例,按分娩先后分...
- 刘兰萍
- 孕妇糖耐量正常的巨大儿原因分析
- 1990年我院分娩总数1560例,巨大儿72人,巨大儿发生率4.6%,1999年分娩总数1042人,巨大儿100人,巨大儿发生率9.6%,2009年分娩总数1215人、巨大儿发生率11%,据报道上海市2009年巨大儿发生...
- 刘兰萍戴爱华
- 关键词:巨大儿糖耐量正常卧床时间
- 文献传递
- 极度屈髋外展联合侧卧位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母体极度屈髋外展联合侧卧位纠正胎头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9月胎头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66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极度屈髋外展联合侧卧位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对照组采用单纯侧卧位纠正。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自然复位率高于对照组,且自然复位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度屈髋外展联合侧卧位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中自然复位率高,自然复位时间短,且不增加母婴损伤,对促进自然分娩具有重要意义。
- 刘兰萍陈久红朱骏张钰
- 关键词:枕横位枕后位复位
- 促进孕产妇泌乳启动与建立的最佳证据临床应用障碍及促进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最佳证据制订促进孕产妇泌乳启动与建立的审查指标并开展临床审查,剖析证据临床应用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拟订对策。方法采用循证护理研究方法,确定临床问题、组建循证小组、系统检索、评价及综合证据。选取2023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建档并分娩的孕产妇进行调查,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导,基于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和确定审查方法,明确临床现状与证据的差距,结合利益相关者的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剖析障碍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对策。结果最终纳入140名孕产妇为临床审查对象,年龄22~42(30.13±3.69)岁。共纳入23条最佳证据,制订29条审查指标,有20条审查指标依从率<60%。基于审查结果和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剖析主要障碍因素:例如,证据内容涉及围生期各阶段,但不具体,操作性欠佳;护士相关知识不足,工作量增加;孕产妇相关知识与技能欠缺,出现泌乳问题时未及时解决;实践环境缺少相关管理流程、专项评估工具及专业泌乳顾问团队等。促进因素:项目组有丰富的证据转化经验,变革响应国家政策,科室管理者变革积极性高,护理部对循证项目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孕产妇积极性高;所在医院为爱婴医院,具备证据转化所需的人才。结论促进泌乳启动与建立的临床现状与最佳证据存在较大差距,护士应充分利用促进因素,针对障碍因素拟订对策,为推动促进孕产妇泌乳启动与建立相关证据向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 李苏杭朱丽群徐芳金华怡朱骏夏青雍丹丹刘兰萍
- 关键词:泌乳母乳喂养循证护理
- 应用综合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探索被引量:6
- 2009年
- 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母亲损伤,保护母婴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每位助产士追求的目标。然而,由于众多原因,会阴侧切率一直居高不下,无数助产士从保护会阴的方法人手,采用了如单指法、按肛法、托肛法等手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技术的熟练程度不同,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自2008年4月起从多方入手,采用综合的方法以降低会阴侧切率,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 戴爱华刘兰萍
- 关键词:会阴侧切率
- 住院产妇产后健康需求调查及应对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住院产妇产后的健康需求及如何满足产妇健康需求,改变健康行为,提升服务满意度。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住院产妇产后健康需求调查表对60位住院产妇进行产后健康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表对住院产妇实施持续评估及针对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同时对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应用住院产妇产后健康需求调查表的产妇,出院前产褥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达100%,对护理服务满意率达100%与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相对少、不全面,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0%相比有积极意义。结论运用健康需求调查表.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充分利用住院期时间学习并掌握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技巧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同时对照顾者的教育可减少照顾者的不良健康知识及行为对产妇的影响、有利于改变产妇的健康行为,提升产妇及照顾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
- 刘兰萍窦秀华
- 关键词:住院产妇个性化健康教育
- 无保护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保护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00例单胎低危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传统保护会阴助产法,实验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会阴无保护助产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能减轻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会阴损伤,提高产妇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 陈久红刘兰萍杨志娟朱俊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神经阻滞
- 改良阴部神经麻醉联合无保护助产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阴部神经麻醉联合无保护助产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保护会阴助产术,观察组采用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加外阴多点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会阴无保护助产术,比较两组会阴损伤指标、产时会阴疼痛、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会阴裂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时2级会阴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部神经麻醉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术能降低产妇会阴损伤率和会阴侧切率,提高会阴完整率,减轻产妇会阴疼痛,操作安全、有效。
- 刘兰萍陈久红嵇曹朱骏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