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初师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2005-2019年南宁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2005-2019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5-201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百日咳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005-2019年共报告百日咳病例247例,其中2019年最高167例(2.30/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报告病例中1岁及以下的占85%。有夏秋季和冬春季高发的现象。2019年家庭聚集性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38%。2018-2019年报告的百日咳病例中55.85%有百日咳类疫苗免疫史。结论南宁市百日咳报告病例以1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应针对适龄儿童制定针对性的百日咳防控策略。
- 甘文烨黄文胜陈骞黄昌农初师唐金芳潘廷彬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
- 南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南宁市城市和农村共120名居民的疾病防治知识等基本公共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组(<60岁)与老年组(≥60)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城市和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知识知晓水平不高,应针对不同地区、性别和文化程度人群特点,建立符合当地居民要求的个性化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知识水平。
- 农初师周吉杨绍湖陆涛梁宝送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知晓率
- 2017-2019年南宁市健康人群麻疹和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免疫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9年对南宁市7个县区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进行调查,收集其年龄、民族、免疫史等相关资料,采集2~3 mL静脉血进行抗体浓度检测,计算抗体的阳性率、保护率及浓度中位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322名调查对象中,麻疹、风疹、流腮抗体浓度中位数分别为861.86 mIU/mL、59.07 IU/mL、371.81 IU/mL,阳性率分别为91.23%、84.87%、77.9%,麻疹抗体保护率为54.54%。麻疹、风疹、流腮的抗体浓度中位数在不同县区、性别、年龄、民族、免疫史和免疫时间间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疹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在不同县区、年龄、免疫史、免疫时间间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风疹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县区、年龄、民族、免疫史、免疫时间间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腮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县区、性别、年龄、免疫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95%CI为1.01~1.04,P<0.001)、免疫史(OR=1.09,95%CI为1.07~1.11,P<0.001)是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年龄(OR=0.95,95%CI为0.92~0.97,P<0.001)、免疫史(OR=1.14,95%CI为1.10~1.18,P<0.001)、免疫时间间隔(OR=1.01,95%CI为1.01~1.02,P<0.001)是麻疹抗体保护率的影响因素,县区(OR=0.99,95%CI为0.98~1.00,P=0.031)是风疹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县区(OR=0.98,95%CI为0.97~1.00,P=0.007)、年龄(OR=1.03,95%CI为1.02~1.04,P<0.001)、免疫史(OR=1.15,95%CI为1.12~1.18,P<0.001)是流腮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麻疹、风疹抗体阳性率接近消除的要求,流腮抗体阳性率较低。麻疹和风疹及流腮的抗体水平受地区、年龄、免疫史、免疫时间间隔等不同程度影响,麻疹、风疹呈现衰退情况。建
- 黄昌唐金芳唐金芳梁灵芝甘文烨
- 关键词: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
- 2001—2020年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变化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后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历年麻疹个案调查表收集2001—2020年南宁市麻疹病例的资料,分析比较2010年麻疹补充免疫活动前(2001—2010年)和后(2011—2020年)广西南宁市麻疹流行特征变化。结果与2001—2010年比较,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从1.81/10万升至2.67/10万;发病年龄中位数从3.99岁升至18.90岁;男性发病率从2.10/10万升至2.81/10万,女性发病率从1.48/10万升至2.60/10万,性别比从1.58:1降至1.17:1;市区发病率从2.78/10万升至3.45/10万,乡镇发病率从0.98/10万升至1.75/10万;<8月龄、8~17月龄、1.5~5岁、6~14岁和≥15岁的病发病率分别从36.37/10万升至70.43/10万、33.51/10万升至38.19/10万、9.23/10万降至2.57/10万、2.57/10万降至0.36/10万和0.44/10万升至1.69/10万,无免疫史病例比例明显增加。结论2011—2020年南宁市麻疹具有明显市区时空聚集性,高发年龄逐渐从8月龄~14岁转移到<8月龄和≥15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常规免疫和薄弱区域甄别工作,完善<8月龄和≥15岁人群免疫策略,提高人群免疫屏障。
- 黄昌唐金芳唐金芳梁灵芝农初师
- 关键词:麻疹发病率流行病学防控策略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分析被引量:45
- 2017年
- 目的对南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系统信息年报和现场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业务能力测试、座谈、现场走访和电话访谈等形式,南宁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年初在14个区(县)所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每年以区(县)为单位各抽取2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最终从84个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抽取1 680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作为现场绩效考核样本。用SPSS 21.0软件对现场考核样本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及规范管理率与《健康档案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项目信息报表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2015年对840名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服务满意度和档案真实性。结果2013-2015年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均已达到国家要求;2013-2015年度报表与考核结果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均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2013-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年度报表与考核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年度报表统计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均达标,由考核结果得出的只有2015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标。2015年慢性病患者随访服务满意度为58.21%,档案真实率为87.50%。结论现场考核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与信息系统报表存在不符,部分项目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信息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加强项目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同时建立人才管理和激励制度。
- 周吉农初师谭雄燕梁宝送
-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
- 南宁市2005-2019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目的 分析对南宁市2005-2019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百日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5-201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百日咳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南宁市2005-2019年共...
- 甘文烨黄文胜陈骞黄昌农初师唐金芳潘廷彬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
- 2020年南宁市流行性腮腺炎ARIMA模型预测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预测南宁市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为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使用南宁市2013年1月—2019年6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率建立ARIMA模型,运用2019年7—12月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评估,并预测2020年1—6月的发病率。结果拟合的ARIMA(1,0,0)(0,1,1)12模型最佳,MAE=0.695,RMSE=1.230,MAPE=23.487,经检验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拟合模型对短期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020年1—6月的预测月发病率分别为9.88/10万、7.62/10万、8.32/10万、9.40/10万、11.91/10万、11.67/10万。结论ARIMA模型可用于南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适宜推广使用。
- 唐金芳王佑新农初师甘文烨曾小云
-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ARIMA模型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1年
-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接种主要是指把疫苗注射到健康人体内,使其机体在未发病的状态下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它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最重要的措施。衡量预防接种工作的好坏是疫苗接种率高低。通过健康教育,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普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促使其主动、自愿参与预防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政府部门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使预防接种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健康教育,也能提高预防接种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医护人员良好职业形象,改善医患关系,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应当在预防接种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 农初师
- 关键词:健康教育预防接种
- 南宁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状况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南宁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现状,为制定今后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流动儿童分布情况、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0~7岁儿童总数982 822人,其中流动儿童数360 275人,占36.66%。城区流动儿童数320 353人,占儿童数49.88%,县级流动儿童数39 922人,占儿童数11.72%。2~7岁流动儿童八苗全程接种率70.07%。本地儿童疫苗接种率均在90%以上,流动儿童流脑A群疫苗接种率86.21%、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率74.74%。0~7岁流动儿童2013-2017年麻疹平均发病率32.29/10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麻疹平均发病率11.15/10万(P<0.05)。结论南宁市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偏低,麻疹发病率较高,预防接种工作有待加强。
- 黄文胜农初师唐金芳班澜庞志军甘文烨梁灵芝廖妮妮
- 关键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 2007-2019年南宁市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防控策略
- 目的 分析2007-2019年南宁市<15岁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9年南宁市<15岁儿童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
- 梁灵芝黄文胜甘文烨黄昌唐金芳农初师
-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