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未闭
  • 2篇卵圆孔
  • 2篇卵圆孔未闭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1篇动脉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管反应性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压力感受器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卡罗琳斯卡医...

作者

  • 5篇马欣
  • 3篇马欣
  • 2篇董静
  • 2篇董静
  • 1篇尹春琳
  • 1篇杜祥颖

传媒

  • 3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05
  • 1篇199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
缺血性脑卒中对人类健康极具危害,但目前有效治疗方法却不多,因此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研究以提高这一疾病的预测、预防水平尤显重要.用常见的危险因素并不能解释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遗传因素的作用受到关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
马欣
关键词: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脑血管反应性血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进展性血栓性卒中的溶栓治疗
马欣
压力感受器分布动脉的粥样硬化总负荷对卒中后新监测到的心房颤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压力感受器分布动脉的粥样硬化总负荷(TAB-BRA)对卒中后新监测到的心房颤动(AFDA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发病7 d内无心脏病史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采用本团队前期已建立的方法,通过心脑一体化CT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10个节段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基于动脉粥样硬化累及管壁周径百分比的总和,量化生成TAB-BRA;同时评估无症状性冠脉狭窄(ACAS)≥50%情况。对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移动心电监护1周,监测是否存在AFDAS;同时进行24 h Holter心电监测,获取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状态的心率变异性(HRV)参数。以TAB-BRA评分中位数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低TAB-BRA组(<5分)和高TAB-BRA组(≥5分),比较2组患者的AFDAS分布差异,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BRA、ACAS≥50%与AFDAS的独立相关性;同时将所有患者分为AFDAS组和无AFDAS组,比较2组患者的HRV参数差异,并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AFDAS和TAB-BRA与主要HRV参数低频/高频比值(LF/HF)的独立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AIS患者,其平均年龄为(59±12)岁,TAB-BRA评分中位数为5分,其中,21例(9.2%)患者出现AFDAS。相比于低TAB-BRA组,高TAB-BRA组AFDAS发生比例更高(13.8%vs 4.5%,P<0.001)。在校正多项危险因素,卒中特点(包括卒中严重程度、梗死体积和是否累及岛叶)以及ACAS≥50%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AB-BRA与AFDAS仍显著相关(OR=4.35,95%CI:1.58~10.47,P=0.008),而ACAS≥50%与AFDAS无相关性(OR=0.24,95%CI:0.17~21.13,P=0.09)。另外,相比于无AFDAS组,AFDAS组患者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平衡的LF/HF(中位数,2.4 vs 1.8,P=0.024)更高,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AFDAS与LF/HF显著相关(β=1.41,95%CI:1.04~3.53,P=0.037),且该比值与TAB-BRA显著相关(r=0.197,P=0.012)。结论在无心脏病史的AIS患者中AFDAS与TAB-BRA独立相关,而与ACAS≥50%无关,且AFDAS�
付志勇马欣马欣杜祥颖董静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心房颤动
卵圆孔未闭伴下腔静脉瓣致发作性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一例
2025年
发作性意识障碍是指由于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可自行恢复[1],其特征为无意识期间记忆缺失、运动控制异常及反应能力丧失,意识完全恢复后除头痛、头晕、肢体乏力等症状之外,无明确定位体征[2]。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中青年隐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近年来发现相关意识障碍与PFO有关[4-7],但国内外鲜有报道,对其认识尚不充分。本文报道1例继发于PFO合并残存下腔静脉瓣(eustachian valve,EV)的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情况,结合文献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PFO伴EV与意识障碍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李雪婷马欣马欣
关键词:下腔静脉瓣卵圆孔未闭发作性意识障碍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诊治策略及其进展
2025年
【视频简介】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与卒中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相关诊治理念尚不统一。虽然隐源性卒中伴PFO的概率相对较高,但PFO的存在并不一定与卒中有关,因此,全面合理地评估卒中与PFO的相关性对诊断及下一步的治疗均至关重要,而判定PFO相关卒中的发生机制以及高危因素是关键环节。对于卒中与PFO因果可能性评定的新型方法有望促进合理诊疗策略的制定。一旦明确为PFO相关卒中,究竟是选择内科药物治疗还是选择PFO封堵术是亟待明确的另一重大问题。本视频结合PFO与卒中的研究进展及本团队开展的系列研究,探讨了PFO相关卒中的诊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马欣
关键词:PFO诊治策略卵圆孔未闭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