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消化道常见病,常合并肠化,少数出现异型增生,经长期演变,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胃癌[1-2]。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癌前状态。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1%。
- 庄坤宋瑛余剑华徐俊荣左利平闫媛张欣张宁霞方雅丽
- 关键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技术放大内镜腺体萎缩
- 联合检测血清IFABP、IMA和D-D在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检测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D-二聚体(D-D)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急性腹痛患者,疑似缺血性肠病患者51例,经结肠镜诊断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2例(缺血性肠病组)、非缺血性肠病患者19例(非缺血性肠病组),同期体检的健康者28名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清中IFABP、IMA和D-D水平。结果缺血性肠病组IFABP、IMA、D-D水平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肠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ABP水平在多节段损伤患者中高于单节段损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为98.87%,特异度为90.32%,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IFABP、IMA、D-D水平对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左利平闫媛韩坤原姗姗张欣尚亮
-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D-二聚体缺血性肠病
- 静脉采血练习模型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采血练习模型,模型本体从内到外包括橡胶内层、海绵中间层及橡胶外层,橡胶内层设模拟血管;模型本体外侧设模拟血液储存盒及微型液体循环泵,血液储存盒的出液端与微型液体循环泵的进液端通过管道相连通,微型液体...
- 王冠杰黄新闫媛 孙宏陆莎吴娟霍敏 姜雯白洁杜旭升
- 胃肠检查用呕吐液化验提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胃肠检查用呕吐液化验提取装置,由盒体、盒体左侧上端固定贯穿的连接管、连接管顶部固设的罩体以及罩体顶部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锁扣连接的盖板所组成的呕吐物收集器,盒体内部上端滑动设置的挤压组件,可对盒体内部上端的呕吐...
- 李杰李天新闫媛侯妮
- 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中mi R-21、mi R-155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2例胰腺癌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RT-PCR法检测血浆中mi R-21、mi R-155的相对表达量,采用电化学方法检测同样本中的CA19-9含量,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浆中两种mi RNAs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2个特异性mi RNA联合CA19-9,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提高。结论血浆中mi R-21、mi R-155检测可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个新方法。
- 左利平尚亚飞韩坤庄坤闫媛张欣
- 关键词:胰腺癌MIR-21MIR-155CA19-9
- 一种墙式氧气吸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式氧气吸入装置,属于氧气吸入器技术领域,该墙式氧气吸入装置包括:湿化瓶;安装管,转动连接于湿化瓶的上端;放气机构,放气机构包括: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湿化瓶的圆周表面;滑行通槽,开设于固定管的圆周内壁;挡...
- 王冠杰黄新闫媛 孙宏陆莎吴娟霍敏 姜雯白洁杜旭升
- 绿原酸抑制HepG_2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绿原酸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50,125,250,500,1 000μmol/L绿原酸与肝癌细胞株HepG_2细胞共孵育24 h,Trypan blue染色并进行HepG_2细胞计数,Western blotting测定HepG_2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的ERK1/2磷酸化,CM-H_2DCFDA荧光探针测定HepG_2细胞内ROS浓度,观察绿原酸对HepG_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0μmol/L组比较,500,1 000μmol/L组HepG_2细胞的增殖分别降低了45.5和81.7个百分点;绿原酸抑制HepG_2细胞MAPK/ERK信号通路的ERK1/2磷酸化(P<0.01);绿原酸促进HepG_2细胞内ROS浓度升高。结论绿原酸通过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的活化遏制肝癌细胞增殖。
- 闫媛李杰侯妮董蕾
- 关键词:绿原酸MAPK/ERK信号通路HEPG2细胞
-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比较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与传统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STER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CD;、CD;和S-100蛋白表达情况,手术并发症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2±0.6)d比(10.5±2.5)d],CD;、CD;、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和术后1个月创面完全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73.3%(33/45)比33.3%(15/45)、66.7%(30/45)比40.0%(18/45)、64.4%(29/45)比22.2%(10/45)、91.1%(41/45)比33.3%(15/4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肿瘤残留率、肿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8.9%(4/45)比28.9%(13/45)、0(0/45)比15.6%(7/45)、2.2%(1/45)比22.2%(10/45)](均P<0.05)。结论STE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与传统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具有相当的肿瘤切除效果,STER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预后方面更具有优势。
- 庄坤原姗姗闫媛左利平唐海灵郭汉青
- 关键词:胃黏膜下肿瘤
- 大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酪酪肽受体的分布与特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正常大鼠空肠黏膜酪酪肽(PYY)受体的分布并测定反映酪酪肽受体特性的基本参数,初步阐明酪酪肽的作用位点和作用特点。方法用125I标记酪酪肽并对其进行受体放射分析,测得酪酪肽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最大结合容量及Hill系数。结果正常大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酪酪肽受体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386.69±129.95)pmol/L,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303.21±116.85)fmol/mg蛋白;Hill系数为1。酪酪肽受体为高亲和力受体。结论正常大鼠空肠黏膜上皮细胞有酪酪肽受体的分布,酪酪肽受体之间无正负协同效应;酪酪肽受体对PYY具有高亲和性;可能有PYY直接与空肠黏膜上皮酪酪肽受体结合而直接抑制空肠黏膜的分泌。
- 闫媛董蕾
- 关键词:酪酪肽胃肠激素
- 金属钛夹在降低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降低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n=502)采用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B组(n=618)采用单纯EM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20%,明显低于B组的5.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进行钛夹切口夹闭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 闫媛庄坤左利平张欣韩坤方雅丽张宁霞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金属钛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