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红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1篇碘伏
  • 1篇氧化锌软膏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病
  • 1篇胰腺病变
  • 1篇胰腺占位
  • 1篇粘膜
  • 1篇占位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根治
  • 1篇乳腺癌根治术
  • 1篇乳腺癌根治术...
  • 1篇软膏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机构

  • 6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寿光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邱红梅
  • 1篇董青
  • 1篇张秀云
  • 1篇孙俊伟
  • 1篇夏琛
  • 1篇刘超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系统康复护理体会
2009年
孙俊伟邱红梅夏琛
关键词:术后康复护理根治术后全身恶性肿瘤侧上肢功能障碍腋窝淋巴结
碘伏联合马铃薯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06年
邱红梅
关键词:静脉炎马铃薯输液碘伏
浅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方法的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穿刺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组(研究组)和B组(对照组),A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B组采用留置针的外套管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留置效果。结果不全送入血管,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比完全送入血管的留置方法留置时间长,导管堵塞少,静脉炎、穿刺点感染的例数均减少。结论不全送入血管的,外露0.2cm的留置方法更适合临床应用。
邱红梅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
果冻盒新用
2005年
张秀云邱红梅
关键词:负压吸引器皮肤粘膜持续负压吸引氧化锌软膏外瘘
1.0T开放式磁共振引导经皮同轴胰腺病变穿刺活检的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优化选择1.0 T开放式MR引导经皮同轴胰腺病变穿刺活检的多模态序列及评估其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42例胰腺病变患者,采用开放式1.0 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仪引导下经皮同轴切割针穿刺活检操作。术前增强CT或MR评估,19例胰头病变(19/42, 45.2%),10例胰体病变(10/42, 23.8%), 13例胰尾病变(13/42, 31.0%),病变最长径平均(2.9±0.8) cm(2.0~5.3 cm)。局麻下,MR扫描联合鱼油胶囊矩阵定位网格确定活检针穿刺入路点并引导穿刺。T2WI-TSE(Turbo Spin Echo T2加权序列)用于病灶定位;PD-TSE(Turbo Spin Echo prodensity加权序列)进行穿刺过程中显示穿刺针方向和实际针尖的位置;增强扫描T1WI-TFE(Turbo Field Echo T1加权序列)在需要区分病灶及坏死灶时,作为互补序列确定穿刺靶区;活检后10 min内,采用脂肪抑制T2WI-TSE序列扫描确认是否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通过手术和临床随访至少12个月确认最终诊断。计算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记录并发症。结果 1.0 T MR多模态序列扫描引导与监控下,对全组4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穿刺活检,获取的样本足以用于组织病理学诊断。穿刺活检病理显示34例(80.9%)患者为恶性胰腺肿瘤,8例(19.1%)为良性胰腺病变。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37例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5例为良性疾病,3例活检结果为假阴性。活检诊断准确率92.9%(39/42),灵敏度91.9%(34/37),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2.5%。全部患者穿刺活检耐受良好,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轻微的胰周出血,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1.0 T开放式高场强MR多模态序列引导与监控对胰腺病变经皮穿刺活检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实践中是可行和安全的。
刘超朱丽萍张克宁何祥萌柳明许玉军董青邱红梅李成利
关键词:磁共振引导介入放射学胰腺占位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于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中晚期肺癌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个体化组(n=31)。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个体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癌性疲乏(BFI)和生活质量(EORTC QLO-C 43)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个体化组无BFI的比例和轻度BFI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个体化组EORTC QLO-C 43各个项目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改善肺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的疲乏、焦虑、抑郁等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期限,改善其预后。
邱红梅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肺癌放疗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