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维敬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ADC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
- 目的:探讨ADC 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2021 年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 个月和6 个月行MR...
- 刘明明梁宇霆赵维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生育
- 基于CT的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识别移位卵巢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的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识别移位卵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卵巢移位术后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两位医师共同阅片识别移位卵巢,先后进行常规阅片和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的方法阅片,并测量移位卵巢实性区与毗邻结肠壁的CT值。结果移位卵巢共62个,常规阅片识别移位卵巢44个,识别率71.0%,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识别移位卵巢及卵巢病灶61个,识别率98.4%。两种方法的识别率有显著差异(P<0.01)。后者定位诊断移位卵巢肿物3例,术后证实卵巢囊腺瘤2例,卵巢黄体出血性囊肿1例,常规阅片均未能明确诊断卵巢来源。31个移位卵巢实性区与比邻结肠壁均呈软组织密度影,平扫CT值分别为(46.90±3.33)HU、(48.03±4.35)HU,增强静脉期CT值分别为(68.97±8.06)HU、(69.74±8.49)HU,无显著差异(P>0.05)。29个移位卵巢与毗邻结肠壁之间不存在脂肪间隙。结论基于CT的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移位卵巢,移位卵巢的确认对腹腔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 赵维敬梁颖徐斌梁宇霆
-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静脉卵巢移位术
- 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在CT识别卵巢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索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方法在CT识别卵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随后进行手术并取得病理结果的女性盆腔肿物患者234例。两位放射科医师在CT静脉期图像上观察卵巢静脉的显影情况,将逐层连续显示的卵巢静脉视为显影良好。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方法识别卵巢。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该方法识别正常卵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被观察病例234例,其中单侧附件切除术后3例,共465侧卵巢静脉中,显影良好459侧,卵巢静脉显影良好率98.7%。245侧正常卵巢中,CT识别正确224侧,220侧非正常卵巢中,CT识别正确215侧。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CT识别正常卵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4%、97.7%、94.4%。结论 CT静脉期能够很好地显示卵巢静脉。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多平面重组方法在CT上识别卵巢的准确性很高。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赵维敬梁宇霆孟颖刘明明
- 关键词:卵巢卵巢静脉多平面重组
- 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MRI诊断征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产前明确诊断植入性胎盘谱系疾病(PAS)并评估其严重程度非常重要。相比超声检查,MRI可以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PAS的MRI诊断征象及其在评分模型中的应用可以准确评估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简述正常胎盘的相关解剖及MRI表现,并就PAS的多种MRI诊断征象及严重程度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赵维敬梁宇霆
- 关键词:胎盘胎盘植入磁共振成像
- 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在CT识别卵巢源肿物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索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在CT识别卵巢源肿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盆部CT增强检查、随后进行手术并取得病理结果的女性盆腔肿物患者234例。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识别盆腔肿物是否为卵巢来源。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该方法识别卵巢源肿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被观察病例234例,盆腔肿物共283个。217个卵巢源肿物中,CT诊断正确208个,66个非卵巢源肿物中,CT诊断正确53个。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CT识别卵巢源肿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80.3%、92.2%、94.1%、85.5%。结论采用卵巢静脉追踪结合MPR的方法在CT上识别卵巢源肿物的准确性很高。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赵维敬梁宇霆孟颖刘明明
- 关键词:卵巢卵巢静脉盆腔肿物多平面重组
- ADC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
- 目的:探讨ADC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2021年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MRI和宫腔...
- 刘明明梁宇霆赵维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生育
- ADC值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MRI和宫腔镜复查,MRI早于宫腔镜。以宫腔镜病理结果为标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病变及相应部位内膜ADC值。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肿瘤及治疗后相应部位内膜ADC值分别为(0.8±0.06)×10^(-3)mm^(2)/s、(1.1±0.03)×10^(-3)mm^(2)/s、(1.2±0.08)×10^(-3)mm^(2)/s,三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内膜ADC值分别为(1.1±0.06)×10^(-3)mm^(2)/s、(1.1±0.01)×10^(-3)mm^(2)/s、(1.3±0.09)×10^(-3)mm^(2)/s,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可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疗效评估,在治疗后6个月评估更有意义。
- 刘明明梁宇霆赵维敬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表观扩散系数生育
- 全面“二孩”政策对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影响的思考
- 2017年
- 伴随全面"二孩"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将会涉及到诸多医学亚专业,使得医学教育及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充分认识政策可能带来的变化,积极准备应对措施,适应改革发展,健全相应专业的医学教育,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医疗服务。
- 苏天昊陈建军金龙赵维敬陈广
- 关键词:医学教育
- 胰腺微囊性腺瘤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赵维敬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及下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致原发性闭经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及下生殖道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原发性闭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先天发育异常导致原发性闭经的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总结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MRI表现,最终诊断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MRKH)综合征27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2例,处女膜闭锁6例,宫颈闭锁2例,阴道下段闭锁4例。27例MRKH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子宫缺如或始基子宫,伴阴道部分闭锁19例、全程闭锁8例;2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子宫及宫颈缺如,阴道下段可见,1例性腺位于双侧腹股沟区,1例位于盆腔内髂外血管内侧并伴发肿瘤;6例处女膜闭锁患者表现为子宫腔、宫颈管及阴道全程不同程度积血,1例伴输卵管积血;2例宫颈闭锁患者同时合并阴道闭锁、输卵管积血;4例阴道下段闭锁患者表现为闭锁段上方阴道、宫颈管及宫腔增宽积血。结论MRI可清楚显示子宫及下生殖道发育异常,明确导致原发性闭经的病变部位,为患者下一步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 王新莲王克杨赵维敬梁宇霆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先天发育异常原发性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