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国栋
-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快速康复技术的研究
- 2022年
- 观察手术治疗对垂体腺瘤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122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内镜手术,对比组扩大经鼻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腺瘤发病率较高,对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安全性较差,采取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效果更高,安全性也更强,对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有较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 牛国栋孙青青吴锋申桃瑞任洪波
-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治疗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3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前CT表现分为外侧型组、前部型组、后部型组、混合型组,均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4组的性别、年龄、血肿体积、术前GC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生存状态的异同。结果术后血肿清除〉90%者42例,血肿清除在80%~90%者6例。术后死亡6例,再出血1例。存活的42例中,术后6个月ADL评级Ⅰ级者6例,Ⅱ级者10例,Ⅲ级者17例,Ⅳ级者5例,V级者4例。在术前GCS评分及血肿体积方面,混合型与外侧型、混合型与前部型、后部型与外侧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术前血肿的CT分型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定的指导意义。
- 张山要跟东任洪波牛国栋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影像学分型
- 金丝桃苷通过miR-139-5p/DDIT4信号通路调节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 2025年
- 目的探究金丝桃苷(Hyp)通过miR-139-5p/DDIT4信号通路调节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方法体外培养人恶性胶质瘤细胞U87 MG,(1)分别给予0、25、50、100μmol·L-1Hyp处理[按Hyp不同剂量分为对照组、低剂量Hyp(L-Hyp)组、中剂量(M-Hyp)组、高剂量(H-Hyp)组。(2)利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分别将抑制物-NC、miR-139-5p抑制物转染至U87 MG细胞中(分为抑制物-NC组、miR-139-5p抑制物组),另设未转染的对照组;U87 MG细胞转染后,再分别给予0、H-Hyp(100μmol·L-1)处理,分为对照组、H-Hyp组、H-Hyp+抑制物-NC组和H-Hyp+miR-139-5p抑制物组。CCK-8检测各组U87 MG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各组U87 MG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qRT-PCR检测各组miR-139-5p、DDIT4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LR)法检测验证miR-139-5p与DDIT4的靶向关系。(3)建立裸鼠异种移植模型,分为对照组和Hyp(30 mg·kg^(-1))组,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q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139-5p、DDIT4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L-Hyp组、M-Hyp组、H-Hyp组U87 MG细胞A450值、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凋亡率增加,miR-139-5p表达增加,DDIT4表达减少,以H-Hyp组变化显著(均P<0.05)。(2)与对照组和抑制物-NC组比较,miR-139-5p抑制物组U87 MG细胞miR-139-5p表达减少,DDIT4表达增加,A450值、迁移数和侵袭数增加,凋亡率减少(均P<0.05);DLR法验证显示,miR-139-5p与DDIT4存在靶向关系。(3)与对照组比较,H-Hyp组U87 MG细胞miR-139-5p表达增加,DDIT4表达减少,A450值、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凋亡率增加(均P<0.05);与H-Hyp组、H-Hyp+抑制物-NC组比较,H-Hyp+miR-139-5p抑制物组U87 MG细胞miR-139-5p表达减少,DDIT4表达增加,A450值、迁移数和侵袭数增加,凋亡率下降(均P<0.05)。(4)与对照组比较,Hyp组肿瘤体积和重量减少、miR-139-5p表达增加、DDIT4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Hyp能通过上调miR-139-5p,靶向下调DDIT4�
- 宋志远任洪波牛国栋韩晓正胡志恒曲大成
- 关键词:金丝桃苷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
- 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SIAE)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84例。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SIAE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变化,术后3个月mRS分级情况,手术前、术后24 h血清NSE、S100β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mRS分级情况、预后良好率(对照组85.71%:观察组88.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血清NSE、S100β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血清NSE、S100β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感染、破裂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AE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与传统开颅夹闭术相当,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相较于开颅夹闭术,SIAE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小,但治疗费用较高,临床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 袁明智牛国栋任洪波
- 关键词:开颅夹闭术颅内动脉瘤
- miR-103a-3p和HMGB1在垂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垂体瘤组织中微小RNA-103a-3p(miR-103a-3p)和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垂体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神经外科和内分泌科收治的垂体瘤患者73例,在手术过程中收集垂体瘤组织和正常垂体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织中miR-103a-3p和HMGB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中HMGB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miR-103a-3p和HMGB1在各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垂体瘤组织中miR-103a-3p、HMGB1蛋白表达与垂体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TargetScan网站预测HMGB1与miR-103a-3p的靶向关系,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103a-3p、HMGB1蛋白表达在垂体组织中的关系。结果垂体瘤组织中,miR-103a-3p表达下调(P<0.05),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垂体瘤组织中miR-103a-3p低表达和HMGB1蛋白高表达均与垂体瘤侵袭性有关(P<0.05);miR-103a-3p和HMGB1具有靶向关系,其中miR-103a-3p与HMGB1蛋白在垂体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806,P<0.05)。结论miR-103a-3p在垂体瘤发病机制中具有抑癌作用,HMGB1具有致癌作用,两者表达关系密切,均与垂体瘤侵袭性有关,可能作为临床诊断垂体瘤发生发展的标志物。
- 牛国栋孙青青任洪波吴锋李文柳素英韩晓正宋志远
- 关键词:垂体瘤临床病理特征
- 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和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与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垂体腺瘤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每组各56例。内镜组采取内镜下单侧鼻蝶入路手术,显微镜组采取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统计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效果、手术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肾素(R)、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生存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镜组肿瘤全切率(91.07%)高于显微镜组(76.79%)(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显微镜组短,术中失血量较显微镜组少,住院费用较显微镜组少(P<0.05),术后1和3 d内镜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显微镜组高,血清R、ATⅡ、E和NE水平较显微镜组低(P<0.05),术后1周内镜组鼻部相关生存质量评分较显微镜组低(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36%)较显微镜组(17.86%)低(P<0.05)。结论与显微镜下经单侧鼻蝶入路手术相比,内镜下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具有肿瘤切除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减轻应激反应及缓解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 牛国栋袁明智孙青青吴锋申桃瑞任洪波
- 关键词:内镜显微镜垂体腺瘤T淋巴细胞亚群
- lncRNA SNHG6和miR-186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 通过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小分子RNA宿主基因6(SNHG6)、微小RNA-186 (miR-186)在侵袭性垂体腺瘤(IPA)中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侵袭组(54例)和侵袭组(51例);比较两组SNHG6、miR-186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NHG6与miR-186的相关性。结果 侵袭组腺瘤组织SNHG6表达水平(2.57±0.48)显著高于非侵袭组(1.00±0.11),miR-186表达水平(0.49±0.12)显著低于非侵袭组(1.01±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A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型中SNHG6、miR-18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肿瘤体积大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PA患者腺瘤组织SNHG6与miR-186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78,P=0.000)。SNHG6低表达患者复发率(12.0%)显著低于SNHG6高表达患者(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8.913,P=0.003)。miR-186高表达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15.4%对比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6.452,P=0.011)。结论 IPA腺瘤组织中SNHG6表达上调,miR-186表达下调,SNHG6与miR-186呈负相关,两者均与肿瘤体积大小及预后相关。
- 申桃瑞牛国栋任洪波贺静芝吴锋
-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腺瘤长链非编码RNA临床病理特征
-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效果差异
- 2021年
-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效果差异。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2月的84例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并参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展开神经内镜(观察组)和显微镜下(参照组)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之间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中,神经内镜和显微镜都可以取得一定的应用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但是对比显微镜下手术,神经内镜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 牛国栋孙青青申桃瑞任洪波吴锋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腺瘤
- 内镜和显微手术治疗对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血清MMP-9、IGF-1及激素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内镜和显微手术对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激素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值表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6例垂体腺瘤患者均分为内镜组(神经内镜下行肿瘤切除)和显微镜组(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第3天检测血清MMP-9、IGF-1、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与显微镜组相比,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更长,肿瘤切除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镜组的血清MMP-9、IGF-1及PRL、GH及ACTH水平均低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显微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2%、27.0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时间较显微镜更长,但在瘤体的清除、降低术后血清MMP-9、IGF-1及激素指标水平方面更具优势。
- 孙青青任洪波牛国栋
- 关键词:垂体腺瘤垂体腺瘤切除术内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手术治疗重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3种术式治疗重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探讨手术治疗策略。方法270例重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12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90例和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组60例,观察术后1个月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结果3组术后1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优于另2组(P均〈0.05)。结论重型基底节区HICH,推荐在发病后6~24h内手术治疗,可首选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 张山要跟东任洪波祁红辉牛国栋刘斌董雨胡志恒
-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手术基底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