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玉泉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内瘘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3篇护理
  • 2篇动静脉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宣教

机构

  • 8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8篇汪玉泉
  • 2篇王红燕
  • 2篇王晓丽
  • 2篇汤嘉敏
  • 2篇王琦
  • 2篇张云芳
  • 2篇骆谏英
  • 2篇张素娇
  • 1篇毕雪华
  • 1篇李红艳
  • 1篇黄伟斌
  • 1篇徐嘉琪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止血压迫带
一种止血压迫带,所述止血压迫带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供所述止血压迫带穿过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设有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能与手持终端实现无线通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显示模块、...
汪玉泉
文献传递
4R危机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4R危机理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4例和实验组1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瘘管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内瘘管理的基础上运用4R危机理论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血液透析充分性.结果 对照组总并发症例数47例,发生率为32.6%;实验组总并发症例数19例,发生率为12.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液透析充分性为(1.21±0.18),实验组血液透析充分性为(1.36±0.20),实验组透析充分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R危机理论可以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充分性.
汤嘉敏张素娇席杜鹃汪玉泉江燕开李红艳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血液透析充分性
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花都区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47.85±7.58)低于对照组患者(56.62±8.01),P<0.05;试验组不确定感评分(30.85±5.94)低于对照组(38.61±6.91),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王红燕汪玉泉骆谏英王晓丽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液透析护理
消瘦合并腹泻腹膜透析患者个性化皮肤护理实践的1例病例报告
2025年
目的通过个案研究总结住院周期长,压力性损伤风险高危,易产生压疮患者的皮肤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对1例消瘦,主动营养摄取障碍并腹泻的腹膜透析合并腹腔感染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预防及肛周皮肤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住院15 d,未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腹泻期肛周皮肤无破损,皮肤完好出院。结论对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及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如采用泡沫敷料减压进行压疮预防管理。针对腹泻患者,采用卫生棉条塞肛,能保持肛周及臀部皮肤干燥,避免大便污染对皮肤的刺激,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阳培汪玉泉王琦
关键词:腹泻营养支持
超纯双腔透析器配对在线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超纯双腔透析器配对在线透析滤过(PH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入选2020年1月—2023年12月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平行对照、前后对照的方法,将患者按入组序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行血液透析滤过时采用PHF,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滤过时采用高通量透析器透析,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通过评估两组患者微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来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炎症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纯双腔透析器PHF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状态。
王琦黄伟斌雷子涵徐嘉琪汪玉泉阳培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失功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分析医院血液透析室内瘘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8年12月3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栓塞者设为栓塞组,98例内瘘功能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龄、内瘘使用寿命,透析超滤量占干体质量比例及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波动(透析后平均动脉压-透析前平均动脉压)情况(栓塞组取内瘘栓塞前3次血液透析,对照组取同期3次血液透析),残余尿量,栓塞组栓塞时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及对照组同期血WBC、HB、PLT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透析龄及内瘘穿刺方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内瘘栓塞前第1次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波动情况及超滤量占干体质量比例、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瘘栓塞前第2、3次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波动情况及透析超滤脱水量占干体质量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WBC、HB、PL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中糖尿病肾病者占28%(14/50),对照组中占13.27%(13/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9,P=0.028).结论 糖尿病肾病是医院血液透析室内瘘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内瘘栓塞前第1次透析超滤量占干体质量比例及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波动情况是内瘘栓塞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残余尿量是内瘘栓塞的保护因素.内瘘栓塞前第2、3次透析超滤量占干体质量比例及平均动脉压波动情况,栓塞时血WBC、HB、PLT水平与内瘘栓塞失功无明显相关.
罗杰张云芳苏慧丽汪玉泉张素娇雷莹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平均动脉压残余尿量
分段式考核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式考核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宣教,干预组实施分段式健康宣教知识考核。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静脉内瘘知识宣教分段式考核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和维护知识知晓程度,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汪玉泉汤嘉敏王晓丽黄伟莹张云芳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的症生情况以及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为26.38天,平均住院费用12360.8元,并发症发生率11%,血透达标率86.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并降低其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透析的充分程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是值得临床大量推广的方法。
王红燕毕雪华骆谏英汪玉泉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