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护理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对接
  • 1篇宣教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液透析治疗
  • 1篇针对性护理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功能衰竭患...

机构

  • 4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4篇王晓丽
  • 2篇汪玉泉
  • 1篇王红燕
  • 1篇汤嘉敏
  • 1篇王琦
  • 1篇张云芳
  • 1篇骆谏英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移植与血...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一种多功能手术床,包括用于承托人体躯干的躯干板和用于承托人体腿部的两块腿部板,每块所述腿部板底部设有用于举升腿部板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第一支腿上,两块所述腿部板内侧之间设有用于将两块腿部板水平分开的第二气缸。本实...
王晓丽王琦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分析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4)和针对性组(n=2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针对性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对治护的依从性。结果 :治护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针对性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及对治护的依从率均较高,P <0.05。接受治护期间与常规组患者相比,针对性组患者感染、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及低血糖等透析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进行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其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提升其对治护的依从性。
曾健梅王晓丽李静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针对性护理
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花都区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47.85±7.58)低于对照组患者(56.62±8.01),P<0.05;试验组不确定感评分(30.85±5.94)低于对照组(38.61±6.91),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王红燕汪玉泉骆谏英王晓丽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液透析护理
分段式考核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式考核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规律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9)和干预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宣教,干预组实施分段式健康宣教知识考核。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知识知晓程度均明显增加,血栓形成发生率下降,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77,P=0.049)。结论动静脉内瘘知识宣教分段式考核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和维护知识知晓程度,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汪玉泉汤嘉敏王晓丽黄伟莹张云芳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健康宣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