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血管
  • 6篇临床病理
  • 6篇免疫
  • 6篇免疫组化
  • 6篇病变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瘤
  • 4篇蛋白
  • 4篇腺癌
  • 3篇导丝
  • 3篇乳腺
  • 3篇追逐
  • 3篇完全闭塞病变
  • 3篇腺癌组织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完全闭塞

机构

  • 24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辽宁省食品药...

作者

  • 24篇杨明
  • 14篇宋福林
  • 8篇荆全民
  • 7篇王斌
  • 7篇韩雅玲
  • 6篇王效增
  • 6篇王耿
  • 6篇马颖艳
  • 6篇黄文臣
  • 5篇杨原
  • 4篇冯新莉
  • 3篇唐谊海
  • 3篇王守力
  • 3篇刘海伟
  • 3篇孙文利
  • 2篇阎玲
  • 2篇闫灵
  • 2篇屈淑贤
  • 2篇李雪
  • 2篇郑振东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THE 22...
  • 2篇第17届全军...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癌症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3
  • 2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VEGF-C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VEGF、VEGF-C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VEGF-C表达,并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VEGF、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56/87)和56.3%(49/87),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无进展生存期(PFS)无关(P>0.05)。结论:VEGF、VEGF-C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定乳腺癌临床分期及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屈淑贤谢晓冬郑振东宋福林刘大为刘永叶刘艳梅杨明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
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应用'追逐'导丝的可行性探讨
荆全民杨明韩雅玲王斌马颖艳王耿王效增
分泌型脑膜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目的:探讨分泌型脑膜瘤的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19例分泌型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肿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大小不等均匀一致的嗜酸性透明状包涵体,PAS和阿尔辛兰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发现此包涵...
宋福林黄文臣杨明孙文利黄文清闰玲冯新利
关键词:脑膜瘤分泌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逆向导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应用'追逐'导丝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评价逆向导丝成功穿过CTO病变进入真腔或进入CTO病变内,正向导丝沿逆向导丝轨迹穿入逆向微导管内,这种技术我们称为'追逐'导丝技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8月份至201 1年4月份共14例(男性11...
荆全民杨明韩雅玲王斌马颖艳王耿王效增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小肠血管瘤6例报道及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小肠血管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运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例小肠血管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小肠血管瘤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1岁。消化道出血2例,腹痛2例,腹部包块1例,肠梗阻1例;术前仅有1例拟诊血管瘤,误诊5例;6例手术治疗,均痊愈,其中毛细血管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型2例。免疫组化示CD34、Ⅷ因子、actin、SMA和Vim(+),CK(-)。结论小肠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小肠良性肿瘤,容易误诊,但若能确诊,手术治疗预后很好。
狄军艳宋福林杨原杨明
关键词:小肠血管瘤误诊临床病理
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患者ICAM-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患者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浓度及与脑缺血危险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03月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4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CAM-1,并随访患者180 d内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情况。结果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3组间ICA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ICAM-1浓度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和轻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组中有36%出现TIA,与ICAM-1浓度随着血管狭窄的程度加重而增加的现象一致。而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发生狭窄超过50%的所有患者中,脑血管疾患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ICAM-1浓度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相关,监测ICAM-1浓度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荆全民杨明王军公锐王斌韩雅玲
关键词:缺血ICAM-1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Percutaneous rotational,coronary atherectomy,PRC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
荆全民韩雅玲杨明王守力马颖艳王耿王斌王效增刘海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文献传递
p16和cyclinD_1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 p16和cyclinD1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p16、cyclinD1在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组织中 p16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cyclinD1在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组表达最为明显 ,且与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组及轻度非典型增生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p16、cyclinD1蛋白在乳腺各组病变中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p16、cyclinD1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中呈现不同程度表达 ,其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 ,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恶性转化的一个客观检测指标。其中 ,cyclinD1蛋白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
李雪宋敏王晖宋继谒宋福林黄文臣杨明
关键词: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细胞周期蛋白表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被引量:4
2010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运重建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解除了冠状动脉主干血管的狭窄,但心肌组织的血液灌注与心肌微循环相关,因此一个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当不仅改善心外膜大血管的血流,而且应最大程度的改善心肌微循环的血液灌注,然而手术过程中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会造成心肌一过性或者永久性损伤,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已引起介入医生的高度重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积极的药物或器械干预有利于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尽可能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者的治疗策略也攸关重要,合理的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效果,使患者受益。
杨明荆全民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
胰腺癌p27^(kip1)、周期蛋白E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关系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p2 7kip1、周期蛋白E(cyclinE)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 ,对 32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 p2 7kip1、cyclinE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 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 5 6 2 5 % ,显著低于癌旁胰腺组织 (P <0 0 5 ) ,并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5 ) ;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胰腺癌组织中为 6 8.75 % ,显著高于癌旁胰腺组织 (P <0 0 5 ) ,并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 (P <0 0 5 )。结论 p2 7kip1、cyclinE可能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岳辉杨波那延立冯新莉杨明夏玉亭于皆平
关键词:胰腺癌P27^KIPL周期蛋白E病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