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13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杭州市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杭州市下城区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对杭州市下城区2013年确诊报告的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采用荧光双标记探针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对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例病例表现为重症肺炎并呈进行性加重,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时间为2 d,首次住院为5 d,确诊时间为7 d。4病例呈高度散发,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发病时间均为春季,均有农贸市场暴露史。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农贸市场停止活禽交易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4例人感染高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与农贸市场暴露有关,暂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早期发现和救治患者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要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以控制疫情扩散。 寿钧 周晓红 何玉芳 席胜军 商晓春 朱建慧 王峥 张睿 胡薇薇 黄巍 赵琪 帅慧群 吕鑫关键词:流行病学 杭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接触人群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杭州市 2 0 0 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人群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对 2 0 0 3年杭州市SA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触者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SARS抗体测定。结果 调查 117名 ,其中密切接触者 11名 ,一般接触者 3 3名 ,普通人群 73名 ;发病前接触 2 7名 ,发病后接触 7名 ,两者都接触 8名 ,未接触 75名。密切接触者以 15~ 3 4岁为主 ,占 81 82 %。 11例密切接触者中 ,与SARS病例在发病前 10天接触有 7人 ,发病后接触有 2人 ,两者都接触 2人 ;接触距离在 1米以内的 4人 ,其中亲属 3人 ;3人亲属中有 2人在发病后接触 ,接触方式主要为同进餐与同处室。其余接触者大多为邻居和同事 ,与SARS病人在发病后接触最多的方式是与病人谈话或 /和同封闭通道。 117名调查者的双份血清SARS抗体测定IgG均阴性。 3例SARSA病人发病后第 2周开始SARSIgG阳性 ,发病后 3个月仍阳性。结论 杭州市人群中未受到SARS病毒的感染 ,采取综合性防制是控制SARS流行的关键措施。 丛黎明 韩晓军 俞敏 卢亦愚 何玉芳 马彦 黄诚孝 严菊英 金涛 周晓红 王臻 许锋华 龚黎明 钟节鸣 朱建慧 胡锦峰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感染率 疾病控制 杭州市下城区2008—2009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杭州市下城区急性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54例,发病主要为16~60岁的中青年人群(94.4%),该人群有乙肝疫苗免疫史仅9.8%;调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占24.1%,患者有拔牙、补牙、洗牙等口腔诊疗史的占22.2%,去营业场所修脚者占18.5%、修面刮须者占14.8%。[结论]要加强乙肝防治宣传教育,开展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对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病毒的公共场所用具的消毒管理和监督。 黄巍 朱建慧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疾病控制 下城区2011—2017年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下城区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诺如病毒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特征,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影响诺如病毒疫情规模和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7年下城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共报告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22起,均集中在单一班级,班级平均罹患率为34.72%。疫情规模平均11.77例/起;首例病例发病至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天;疫情持续时间平均3天;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平均9.37。疫情以诺如病毒GⅡ型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为人传人。不同学校类型及不同传播途径疫情动力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例病例发病至疫情报告的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8,P<0.05)。结论诺如病毒易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引起较大规模疫情,需在疫情早期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等关键环节采取各项防控措施。 桂娟娟 寿钧 朱建慧 周晓红 席胜军 吕鑫关键词:动力学特征 基本再生数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后血清学效果及免疫方案探讨 被引量:1 1997年 选以往无流行性腮腺炎患病史和接种史的学龄及学龄前儿童243名,血清检测流腮HI抗体,阳性率为55.6%,阳性率明显地随年龄增大而上升,而性别无差异。经用S生物所及B生物所生产的两种疫苗接种,免后HI抗体的跳高率及GMT均较免前有明显上升。双份血清检测结果,免后HI抗体显著跳高率(≥4倍)为44.8%;98名免前阴性儿童免后HI阳转率57.1%,GMT为113.29,两种疫苗均无显著差异,提示疫苗的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笔者对当前免疫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 方天郎 孙木兴 付南 朱建慧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疫苗 血清学效果 免疫方案 大规模含风疹成份疫苗接种后对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含风疹成份疫苗(Rubella Contained Vaccine,RCV)大规模接种后,对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2009年全人群风疹免疫水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为67.52%,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20.04国际单位/毫升(IU/ml),以4~7月龄最低,2~4岁最高,15~39岁女性抗体阳性率为67.82%。有RCV免疫史者中,97.36%集中于8月龄~19岁。其中8~23月龄、2~4岁组有免疫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有RCV免疫史及风疹患病史人群免疫水平明显升高。8月龄~2岁常规免疫覆盖人群中,有1剂、2剂次RCV免疫史者风疹抗体GMC均高于无免疫史者,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20岁各年龄组风疹免疫水平与发病率基本上呈反比。结论常规免疫覆盖人群风疹免疫水平较使用疫苗前明显提高,发病率明显下降。而青少年及成人风疹免疫水平却较使用疫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 赵艳荣 何寒青 冯燕 陈恩富 李倩 朱建慧 吴逸平 李清 李岩林 郑晓华关键词:大规模接种 国产腮腺炎和进口麻风腮疫苗免后腮腺炎HI抗体比较 被引量:21 1998年 报道了用国产流行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美国产麻-风-腮减毒活疫苗接种8~9岁小学生后,采血进行HI抗体测定比较,其抗体阳转率均在80%左右,GMT为7.35~10.03。 王树巧 顾祖万 张亚达 刘惠珍 谢广中 方天郎 孙木兴 朱建慧关键词:腮腺炎 活疫苗 HI抗体 免疫应答 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和管理 被引量:3 2000年 王秋萍 朱建慧关键词:外来儿童 计划免疫 杭州市下城区1993~2002年性病流行情况分析 2004年 朱建慧关键词:性病 流行病 公共卫生 杭州市1995——2008年白喉免疫状况的监测分析 2010年 杭州市已连续29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为维持无白喉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杭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在全市范围进行了系统监测工作,现将1995年以来的结果报告如下。 黄利明 孟冬梅 许二萍 朱建慧 杨洛贤 朱冰 张小平 刘艳 王骏关键词:监测分析 免疫状况 白喉 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