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药物
  • 4篇用药
  • 4篇帕累托图分析
  • 3篇药物经济学
  • 3篇依从
  • 3篇依从性
  • 3篇合理用药
  • 2篇门诊
  • 2篇成本-效果分...
  • 2篇处方
  • 1篇丁胺
  • 1篇血清
  • 1篇血清MCP-...
  • 1篇血压
  • 1篇药房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副反应报...
  • 1篇药物治疗方案
  • 1篇药物咨询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施志红
  • 7篇岳德永
  • 4篇杨忠英
  • 3篇樊洪中
  • 3篇龚海燕
  • 1篇黄骞
  • 1篇丁昭珩
  • 1篇潘青杰
  • 1篇丁罡
  • 1篇姜云达
  • 1篇高恒荣
  • 1篇倪国英
  • 1篇张明
  • 1篇王俊

传媒

  • 3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4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小成本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4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效果。方法:92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GP、NP、PC、TP4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法对4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GP、NP、PC、TP4种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10820.69、5864.54、7595.57、7774.64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35.00%、34.48%、36.36%、38.10%(P>0.05)。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等,经对症治疗可痊愈。结论:NP方案在4种方案的最小成本分析中最显优势。
杨忠英黄骞邵怿施志红潘青杰张明丁昭珩倪国英丁罡
关键词:化疗药物非小细胞肺癌最小成本分析药物经济学
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分析与讨论
2011年
目的:对Ⅱ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2010年Ⅱ类切口手术1782例,将其按照预防用药时间的长短分成A、B、C、D四组,以NNT值法,比较分析这四组切口的感染率.结果:A~D四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77%、1.53%、1.60%、1.62%.设A组为对照组,B~D三组NNT值分别为416、588、666.结论:Ⅱ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超过72小时并不能提高其预防效果.
施志红
关键词:NNT围手术期
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类别的构成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药师开展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系统性评价、回顾性分析和帕累托图等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类型。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为中药注射剂致ADRs的主要类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药注射剂所致ADRs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临床用药监测,以减少ADRs的发生。
施志红樊洪中岳德永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帕累托图分析构成比
儿童哮喘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的依从性与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儿童哮喘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的依从性和成本-效果比。方法 180例哮喘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三组,A组: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B组: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C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量化患儿服药依从性情况,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A、B、C三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90.00%和88.33%,A组有效率高于B、C组(P<0.05);三组费用成本分别为276.00、169.80和106.2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6、1.89和1.20;相对于C组,A、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是20.36和38.08。三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好。结论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和患者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为哮喘患儿的最佳治疗方案。
姜云达岳德永施志红
关键词:儿童哮喘成本-效果比依从性药物经济学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构成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退药原因归纳为9类,运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对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造成患者退药的前3项因素(ADR、不合理用药、医生笔误或收费错误)为主要因素,患者病情变化、医务人员因素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诸如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制定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条款以降低退药率。
樊洪中施志红岳德永
关键词:门诊药房合理用药退药
门诊312例药物咨询构成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患者药物咨询情况,分析改进药学信息服务工作。方法将患者咨询的问题归纳为13类,应用管理学中的帕累托图对门诊患者所咨询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常咨询的前五个问题(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药物名称、价格及规格,确诊后的用药选择,药物求购与退药)为主要问题,药物信息、药物作用及用途为次要问题,其余为一般问题。结论药师要根据患者咨询问题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药师做好药物咨询工作对医院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岳德永杨忠英王俊施志红龚海燕
关键词:药物咨询帕累托图分析药学服务依从性合理用药
银杏二帖葡胺注射液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血清MCP-1 H-FABP sST2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银杏二帖葡胺注射液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ST2(sST2)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8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二帖葡胺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降压疗效、心绞痛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血清MCP-1、H-FABP、sST2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0%(39/43)vs73.81%(31/42)](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气短、心悸证候积分、血清MCP-1、H-FABP、sST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较均具有交互作用(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30%(4/43)和7.14%(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帖葡胺注射液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MCP-1、H-FABP、sST2的表达,提高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施志红岳德永顾立华樊洪中
关键词:吲达帕胺
三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经济学及依从性评估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3种治疗高血压病方案的经济性和依从性。方法: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与3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用问卷调查及随访表形式,量化患者依从性情况;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种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0.0%、88.6%、82.9%;成本分别为752.64、903.26、287.84元。通过调查与随访,A组患者依从性最佳。结论:高血压病的医院治疗应科学选用治疗药物,为患者制定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A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岳德永高恒荣杨忠英龚海燕施志红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药物经济学服药依从性成本-效果分析
发热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构成帕累托图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发热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减少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本院发热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归纳为9类,运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对其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前3项因素(剂量及用法、选药不合理、重复用药)为主要因素,给药方案不合理、用药指证不明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针对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应制定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条款,把影响不合理用药处方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短时内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岳德永施志红杨忠英龚海燕
关键词:发热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帕累托图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