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塞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护理
  • 2篇梗塞
  • 2篇干预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盐类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配伍
  • 1篇药物配伍禁忌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患者
  • 1篇酸钠
  • 1篇配伍禁忌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张淑军
  • 4篇赵红梅
  • 2篇于海燕
  • 1篇王兰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存在配伍禁忌被引量:3
2009年
赵红梅张淑军王兰
关键词:药物配伍禁忌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生存质量(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和QOL评分均改善,其中观察组SAS评分为(43.17±6.13)分,低于对照组(50.23±4.32)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SDS评分为(45.34±6.57)分,低于对照组(54.78±4.92)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QOL评分为(62.34±4.58)分,高于对照组(51.72±6.2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用心理干预措施对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有很大帮助,而且生存质量相对好,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张淑军赵红梅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脑梗塞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脑梗塞老年患者医院感染(NI)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20例脑梗塞老年患者(年龄60~89(71.25±10.16)岁)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N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参数异同;同时分析感染组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结果:感染组患者年龄、住院天数、非腔隙性CI人员比例、意识障碍人员比例、糖尿病人员比例、有创检查和治疗人员比例、抗菌药联合和免疫制剂及激素人员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患者性别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38.1%,48/126)和泌尿系(29.4%,37/126);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株(44.6%,41/91)。结论:脑梗塞老年患者发生NI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非腔隙性CI、意识障碍、糖尿病、有创检查和治疗、抗菌药联合和免疫制剂及激素应用有关;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及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NI发生率。
赵红梅张淑军于海燕
关键词:脑梗塞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脑梗塞偏瘫老年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脑梗塞(CI)偏瘫老年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I偏瘫老年患者102例,随机平均分为综合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CI中西药物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病情稳定48h后行综合康复护理,观察周期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参数变化。结果:康复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20%(46/51),显著高于对照组(72.55%,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是治疗CI偏瘫老年患者较理想选择。
赵红梅张淑军于海燕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老年康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