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球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向死而生”的但丁——从东西方死亡观念的差异看《神曲》的主题被引量:2
- 2005年
- 但丁在《神曲》中所描写的他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游历,实际上是一次“死亡之旅”。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场旅行呢?是因为身处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原有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危机,面对挑战,他回到生命的有限性这一人生最基本的起点,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通过对三界的游历,探索新的人生。这一“向死而生”的路径正是秉承了西方文化直面死亡思考人生的传统,从这里出发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神曲》的主题。
- 尹振球
- 关键词:《神曲》主题人生价值观文学研究
- 高师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被引量:2
- 2005年
- 高师中文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首先是生源素质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中文系科师范生的素质问题最为严重,这是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种下的恶果;其次是高师中文教育内部的教育观念、管理体制(包括评价考核体系)、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教师水平等存在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第三是随着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风潮,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合并、升级与扩招,其整体培养水平正在滑坡,问题极为严重。面对这种形势,本文认为首先要重树师范教育的精英性,控制师范教育的规模,强调师范教育的单一性,不要把师范大学办成综合性大学,真正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其次,要切实进行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抱着对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负责的态度,全面提升师范教育的水平;积极运用、充分发挥中文学科文学教育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形成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发挥其"师范"作用。
- 尹振球
- 关键词:高师中文教育精英性
- 高师中文教育的师范性定位及其教学改革——“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题之一被引量:2
- 2005年
- 高师中文教育的师范性应该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要体现在中文专业学习之中。为此,我们对高师中文教育的师范性重新进行定位,提出高师中文教育的师范性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它应该是人文教育、经典教育与通识教育。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对现行高师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 尹振球王俊霞
- 关键词:师范性人文教育经典教育通识教育
- 何怀宏“底线伦理”思想刍议被引量:11
- 2010年
- 何怀宏以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国传统的心性良知理论进行了高蹈道德与基本伦理的区分与剥离。这一学术努力不仅让我们从道德伦理角度看到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资源和局限,更让我们看到了在一个现代法治社会中建立和维护"底线伦理"的有效机制的重要性。而其后何怀宏以其持续的伸展到社会正义和精神信仰的学术努力,为他的"底线伦理"理论建构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一富于思想意义的架构中,"社会正义"是现代个人伦理的制度保障,而"个体信仰"则成为支持和提升底线伦理的一种力量。
- 尹振球
- 关键词:底线伦理社会正义
- 跨文化视野中的“杀子悲剧”——论菲尔多西《列王纪》中“四大悲剧”的文化精神被引量:4
- 2003年
- 父子冲突是文学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 ,但是它在东西方文学中的表现大相径庭 ,从这一跨文化的视野来审视菲尔多西的《列王纪》 ,我们就从这部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波斯民族最伟大的史诗中 ,看到了一种封闭、保守、恐新惧变的文化精神。通过这种审视 ,东西方文学中广泛存在的“杀子悲剧”与“杀父悲剧”所产生的根源 。
- 尹振球
- 关键词:父子冲突文化精神菲尔多西《列王纪》叛逆思想
- 荷马为什么歌唱“阿喀琉斯的愤怒”?——《伊利亚特》的主题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被引量:8
- 2003年
- 荷马为什么要把“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伊利亚特》的主题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民主政治与专制王权之间两种政治的冲突。史诗所反映的迈锡尼时代 ,发达的工商业文明孕育了阿喀琉斯反抗阿伽门农专制王权的政治力量。而阿喀琉斯的反抗引发平民和贵族的觉醒 ,动摇了专制统治的基础 ,这就开启了希腊历史的一个伟大时代 :城邦民主制时代。正是因为对阿喀琉斯民主精神的歌唱 ,使荷马成为希腊民族的伟大导师 ,受到后世的称颂和感激。《伊利亚特》的主题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紧密相连。
- 尹振球
- 谈古希伯来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教学定位被引量:2
- 2005年
- 忽视古希伯来文学对西方文学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是我国外国文学界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的倾向性问题。高等学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应该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与中世纪文学之间增加"古希伯来文学与早期基督教文学"一章。只有补上这条线,我们才能真正把握西方文学内在的发展脉络和精神实质。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也将由此而出现新的局面。
- 尹振球
- 关键词:《圣经》外国文学教学
- 他人的局限还是自己的局限——关于西方文学中的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宗教观念的审视与思考被引量:7
- 2005年
- 直到现在,国内权威的外国文学教材仍在不断地提出西方文学在思想观念上的各种"局限",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所谓"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宗教观念"的"局限"。其实这恰恰表现了我们自身的局限,表现了我们与西方文学之间因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存在的精神距离。我们应该正视这种距离,这不仅是为了推进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思想评论的不断发展,也是为了面对我们的现实人生。
- 尹振球
- 关键词:西方文学文学评论文化差异